自二战落幕,全球整体态势趋向和平,但局部冲突与战火,仍在某些角落燃烧。比如俄乌冲突持续了800多天,如今双方非但没有停火,还有继续猛攻的趋势。再看中东地区,同样是局势不稳,巴以冲突不仅导致巴勒斯坦5万多人的死亡,如今黎巴嫩、伊朗跟以色列剑拔弩张。
面对这样的现实,一个关键问题浮现在人们心头:一旦战争爆发,哪里才是安全的避风港?是繁华的城市,还是偏远的山区?
城市:现代的“堡垒”
现代战争的逻辑已与传统战争大不相同。过去,敌方可能会集中火力攻击对手的重要地区,以期造成最大程度的破坏和混乱,让敌军失去持续供给能力。但在今天,情况已然改变。
以最近的俄乌冲突为例,俄罗斯在进攻中,主要瞄准的是乌克兰的军事目标,而非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比如乌军的指挥所、弹药库、交通枢纽等等。
此外,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任何非人道的攻击行为,都可能受到国际社会的严密监视和谴责。这意味着,大城市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保护”,成为了相对安全的区域。比如俄乌冲突中,俄军就不敢悍然袭击人群密集地,但凡造出无辜伤亡,马上就引来国际舆论压力。当然了,像以色列这种,是特例的。
山区:并非想象中的“世外桃源”
很多人可能认为,偏远的山区因其隐蔽性而更为安全。然而,事实可能并非如此。有一个普通事实,现代各国的主要军队部署,重大军事目标等,很少会处于大城市,主要集中在城郊亦或是山区。所以,发生战争,看似安全的偏僻地带,也可能是军事重地,从而遭受敌方的密集攻击。
与此同时,山区的物资补给难度远大于城市。一旦选择躲入山区,很可能面临食物、水源和医疗用品的短缺。历史已经给出了明证,一战结束后,苏联爆发了内战,不少大城市的人跑到了山区躲避,结果这些城里人,由于得不到及时的物资补给,许多人最终因饥饿而死亡。而留在大城市的,大多幸存了下来。
再者,当社会法制因战争而崩溃时,人性中的恶可能会被放大。在山区这种相对孤立、缺乏法制约束的环境中,各种难以想象的事件都有可能发生。
结论:城市,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可见,虽然山区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隐蔽性,但考虑到物资补给的困难、可能成为军事打击的目标,以及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不确定性,城市反而可能是一个更为安全的选择。至少在城市中,除了战火的威胁外,人们不必过于担心其他不可预测的风险。而且城市中有不少防御措施,比如地铁、各小区的地下防空室,都可以躲避导弹的袭击。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城市就绝对安全。战争是残酷的,无论身处何地,都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和准备。但相对而言,选择留在城市,可能是一个更为明智的决策。大家觉得呢?
那个脑残写这种东西?看看中国的历史,躲战乱是往哪里?郊区也是乡下吗?农村生活,半年可以不去商店城市能做的到吗?
一旦发生战争躲那里都不安全,只有拿起武器反抗打击敌人,才能保护大家亲人有N次活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