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营造五一节日期间安全、有序、温馨的出行环境,云南机场公安将聚焦“境优、平安、温暖”三个维度,用责任和担当筑牢空港防线,用心用情用力守护“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让每一段旅途满载安心与温度。

立体巡逻防控 打造“境优空港”
牢固树立“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理念,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警力跟着航班走”,实行“定点值守+动态巡逻+视频巡查”三位一体巡防机制,严格落实社会面巡逻防控“四项机制”和“1、3、5分钟”应急处置要求,最大限度把警力摆在面上,提高见警率、管事率。
紧盯节日期间机场旅客进出港重点部位、航班起降高峰重点时段“两个重点”,区分航站楼值机柜台、安检区、候机区、到达区和停车区等5个重点区域,增加流动执勤点和屯警点,让人民群众“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
紧紧围绕“防事故、保安全、促通畅”目标,进一步优化航站楼出发层、机场出入口以及易拥堵路段执勤点设置,动态监测车流、强化疏导指挥,通过“分段分流”等方式提升通行效率,严厉查处“三超一疲劳”、酒(醉)驾等交通违法行为,确保机场道路交通平稳有序。

严打违法犯罪 打造“平安空港”
严厉打击危害民航运输安全违法行为,严格落实民航“六严”规定,加强与机场安检、护卫等多部门协同,严厉打击非法携带爆炸物品、管制刀具、火种等危害民航运输安全,冒用他人身份证件等危害民航运输秩序,以及扰乱航空器上秩序的违法行为,确保空防持续安全。
加强与各地交通运输、机场监察等部门的协作配合,联动机场及航空公司开展安全出行宣传提醒,持续推进机场治安交通秩序整治常态化,依法从严打击强买强卖、寻衅滋事等扰乱机场公共秩序行为,为广大人民群众出行创造舒心、顺心的社会治安环境。
深入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针对“机票退改签”骗局日益成为民航领域电信诈骗新手法,机场公安采取在航站楼和辖区酒店设置醒目宣传栏、发放宣传手册、开展案例教育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引导,提高广大旅客防范电信诈骗意识,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践行为民宗旨 打造“温暖空港”
持续推行便民服务。充分发挥机场公安“青年突击队”“党员先锋岗”等一线服务保障职能,在机场人员密集场所设置流动执勤点,“7×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为旅客提供咨询引导、遗失寻物、走失寻人等服务。同时,为适应过境免签新需求,为一线执勤部门配发同步翻译机,更好服务国内外旅客。
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突出“小警快办”,拓展“彩云调解室”功能,坚持“动中巡逻、一线调解”,及时发现问题、前移调解关口、现场解决纠纷,尽量在不影响旅客后续行程的情况下,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
注重解决群众急需。针对旅客证件遗忘或遗失多发易发的情况,通过“机场便民服务点线下+放置醒目二维码线上”办理的方式,优化临时乘机证明办理流程,多渠道“快捷办证”。积极为婴幼儿、老年人和无智能手机等特殊群体旅客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顺利出行提供便捷服务。

机场公安温馨提示
三大常见警情
扰乱航空器上秩序类警情
比如机上霸座、客舱吸烟(包括电子烟)、违规使用手机或其他禁止使用的电子设备、违规开启应急舱门、对机组人员实施打骂推搡等行为都属于扰乱航空器上秩序行为,这种行为轻则破坏客舱秩序、重则危害航空安全,机场公安机关将依法严厉打击。提醒广大旅客朋友,要文明、有序、安全乘机,遵守客舱秩序,切莫以身试法。
非法携带禁运物品类警情
有的旅客为了自身方便,可能携带打火机、火柴、或者其他易燃易爆物品通过安检,如果存在主观藏匿行为,将涉嫌违反《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提醒广大旅客乘机前上网了解,或者阅读机场设置的禁止携带物品清单,以免耽误个人行程。
求助类警情
比如遗失寻物、纠纷调解等。旅客经常忘记携带个人有效证件或证件遗失,遇到此类情况,大家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搜索“临时乘机证明”小程序办理电子版临时乘机证明,也可以到“机场公安便民服务点”办理纸质临时乘机证明,机场公安提供24小时办证服务。
来源: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唐姗姗
编辑:贺靖
审核:孟俊
二审:钟玲
终审:王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