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夸张地说现如今的影视剧这么敢的吗?
预告片都敢发1个小时的了?

看完这个超长的预告片之后,我敢说,湖南台这部剧将很快火遍全国!
肯定有人说你喝高了吧,说的话比1个小时的宣传片还离谱。
别急,我来帮你好好端详一下这部新出炉的电视剧。

今晚,27集《180天重启计划》将在湖南台首播,凭4位实力派演员,有望成为爆款。
老规矩,先说故事再说其他。
一、当28岁都市女性遭遇人生断崖

顾云苏在失恋、失业的双重打击下选择回家“啃老”,暂时过渡一地鸡毛的生活。
没成想,她在分手前夕在妇产科诊室遭遇了正在排队的妈妈。
顾云苏的天塌了!

“啃老”变成了“老啃”,毕竟她不能放任高龄产妇不管,自己的身份也从职场失意者转化成了老妈的贴身保姆。
与不相熟的继父以及无血缘的弟弟过上了啼笑皆非的生活。

说起啼笑皆非,这部剧可以说把狗血剧拍成了喜剧,单从预告片中的几个片段就能看出有多搞笑。
例如母女二人在妇产科诊室里battle的场面让人笑出了猪叫。

顾云苏问妈妈:几个月了,是意外吧,怎么那么不小心呢?你该不是特意备孕吧,算了,我不想听。想清楚了不反悔不抱怨的那种,算了,我不想跟你说!
妈妈:你话都说尽了,让我说什么,你最起码的要恭喜我一下吧?
顾云苏:我没觉得喜啊,我恭不出口啊。

妈妈:那我先恭喜你!
顾云苏:不用,我未婚呢,不想先孕。
两人的对话非常理智,在理智的背面又充满了抱怨,两种不搭嘎的情绪混合在一块,要多纠结有多纠结,要多搞笑就有多搞笑。

再配合上医生的表情以及两位尴尬的男人,这场面真的能让人笑不活。
当然,这仅仅是预告片的开场,后面还有更多有趣的笑料,只不过这些笑点还得观众自己去体悟。
二、创作者们

《180天重启计划》是由李漠指导,从《我在他乡挺好的》到《三悦有了新工作》,李漠始终保持着对都市青年生存状态的敏锐触觉。
这位擅长在生活褶皱处寻找戏剧张力的导演,此次将镜头对准更具挑战性的家庭场域。

导演此次作品中没有了过往标志性的「废墟美学」,但这次李漠显然在喜剧节奏上做了更大胆的尝试。
充满错位感的喜剧设计,让家庭剧摆脱了苦情窠臼。
该剧除了优质的导演坐镇,演员也选得非常不错。

周雨彤继《他乡》《爱情而已》后第三次与李漠合作,已然成为新生代都市剧女演员的标杆式存在。
此次她饰演的顾云苏,既有被现实击溃时的脆弱颤抖,又有强撑门面时的毒舌逞强。

还有角色从自嘲到震惊,从离职到从事自媒体,都精准诠释了当代女性的生存特点。
吴越此次突破性塑造了一位非典型母亲形象。不同于《我的前半生》中凌玲的精明算计。
吴俪梅,这个角色有着中年重获新生的蓬勃生命力。

产检时面对女儿吐槽时的狡黠反击,在吴越举重若轻的演绎下,一个挣脱年龄桎梏的鲜活女性跃然荧屏。
耿乐饰演的继父林大川,堪称全剧的喜剧发动机。

这位曾以《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痞气青年成名的演员,此次化身笨拙却真诚的继父。
话剧界“扛把子”陈明昊此次饰演顾云亲生父亲。

从以往他扮演的角色来看,这个角色对演技高超的他来说并不难,而且极易出彩。
三、平台

湖南台的「爆款公式」一般来说都是:社会议题+情感共振+轻喜剧节奏 。
纵观湖南卫视近年爆款剧集,例如《以家人之名》用伪骨科亲情破局传统家庭叙事。
《少年派》系列以教育焦虑撬动全民讨论。

《去有风的地方》借田园治愈风抚慰都市心灵,无不印证着「话题性+共情力+观赏性」的三重定律。
《180天重启计划》显然深谙此道:剧中涉及的「新型啃老」「再婚闪孕」「无血缘家庭」等议题,恰与《中国家庭发展报告》中「60%年轻人存在阶段性啃老」「重组家庭占比超10%」等数据形成互文。

该剧选择在春节后职场焦虑高峰期开播,可谓精准踩中社会情绪节拍。
从平台排播策略来看,依托强大的话题制造能力,《180天重启计划》有望在都市青年群体中引发「家庭角色再定义」的深度讨论。
四、能不能火遍全国

从各种指数趋势来看,周雨彤+吴越+耿乐这种演技派混搭的组合热度不断攀升,证明观众对这群演技派的混搭充满期待。
根据历史数据模型,湖南台近三年2-3月平均收视率不低,而带有轻喜剧元素的都市剧往往能拉升15%-20%的收视表现。

考虑到周雨彤《爱情而已》单日播放量破亿的市场号召力,配合吴越《县委大院》、耿乐《突围》积累的熟龄观众基本盘,该剧极有可能打破同类型剧收视纪录。
若剧集能保持前五集每集制造1-2个出圈梗,有望复制某剧单日14个话题的传播盛况。
《180天重启计划》提供的不仅是一个笑中带泪的家庭故事,更是一面映照当代青年生存困境的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