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un Schott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浙江、江苏。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切厚片。以切面色类白、香气浓者为佳。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心、胃经。
【性状】本品呈扁圆柱形,多弯曲,常有分枝,长3~20cm,直径0.3~1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疏密不匀的环节,节间长0.2~0.8cm,具细纵纹,一面残留须根或圆点状根痕;叶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有的其上有毛鳞状的叶基残余。质硬,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内皮层环明显,可见多数维管束小点及棕色油细胞。气芳香,味苦、微辛。
【功能与主治】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用于神昏癫痫,健忘失眠,耳鸣耳聋,脱容不饥,噤口下痢。
【效用分析】石菖蒲辛开苦燥温通,芳香走窜,不但有通关开窍醒神之功,并有化湿,豁痰,辟秽之效,擅长治疗绕湿秽浊之邪蒙蔽清窍所致神志昏乱。
石菖蒲入心经,开心窍,益心智,安心神,聪耳明目,故常可用于健忘,失眠,耳鸣,耳聋等。
石菖蒲辛温芳香,归胃经,善化湿浊,醒脾胃,消胀满,故为治疗湿浊中阻所致脱痞胀痛的良药;若与清热燥湿、行气导滞之品配伍,对湿浊热毒蕴结肠中所致的噤口痢有良效。
【配伍应用】石菖蒲配香
附石菖蒲温中化浊,开胃消胀;香附舒肝行气止痛。二药配伍则温中行气、消胀止痛,可治中寒气滞的肮腹胀痛。
石菖蒲配郁金
石菖蒲开窍宜气,解郁化湿;郁金解肝郁,清心热,凉血消瘀。二药合用,能开窍解郁,清心醒神,可用于热病痰蒙心窍、神志不清等。
石菖蒲配厚朴
二药都能化湿,石菖蒲又能辟秽;厚朴兼能行气宽中。两药相伍,有健脾胃、行气、化湿的功效,可治湿浊中阻所致的肮腹痞满,食欲不振。
石菖蒲配佩兰
石菖蒲芳香开窍,温化湿浊,调和中焦;佩兰芳香辟浊,化湿和中,醒脾开胃。两药合用,共达芳香开胃,行气和中之功,用于湿阻中焦及肝胃不和所致的腕闷腹胀,呕恶泄泻,胁痛苔腻等症。
【方剂举隅】定痫丸(《医学心悟》)
药物组成:明天麻、川贝母、半夏、获苓、获神、胆南星、石菖蒲、全蝎、甘草、僵蚕、真琥珀、陈皮、远志、丹参、麦冬、辰砂等。
功能与主治:涤痰息风,开窍安神。适用于风痰蕴热之痫病。症见忽然发作,眩仆倒地,目睛上视,口吐白沫,喉中痰鸣,叫喊作声,甚或手足抽搐,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滑略数。亦可用于癫狂。
桑嫖蛸散(《本草衍义》)
药物组成:桑嫖蛸、远志、菖蒲、龙骨、人参、获神、当归、龟甲。
功能与主治:调补心肾,涩精止遗。适用于心肾两虚证。症见小便频数,或尿如米甜色,或遗尿,或遗精,心神恍惚,健忘,舌淡苔白,脉细弱。
甘露消毒丹(《续名医类案》)
药物组成:藿香、飞滑石、绵茵陈、淡黄苓、石菖蒲、川贝母、木通、射干、连翘、薄荷、白豆蔻。
功能与主治:利湿化浊,清热解毒。适用于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湿热并重证。症见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肿,颐肿口渴,身目发黄,小便短赤,泄泻淋浊,舌苔白或厚腻或干黄脉濡数或滑数。
尊薛分清饮(《杨氏家藏方》)
药物组成:益智、川草藓、石菖蒲、乌药。
功能与主治:温肾利湿,分清化浊。适用于下焦虚寒之膏淋,白浊。小便频数,浑浊不清,白如米泄,凝如膏糊,舌淡苔白,脉沉。
作者:中山市人民医院药学部 副主任药师 邹敏君
审稿专家:中山市人民医院药学部 主任药师 刘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