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推理界主要分为三大派系,本格派、变格派、社会派,这三大派系构建出了日本推理界的基石在三大派别之中又衍生出悬疑派、冷硬派、法庭派。
在国内,东野圭吾是名副其实名气最大的推理作家,作品质量佳,同时又能保障高产,作品及其本人多次获得日本推理界奖项。近年来国内也将他的两部作品《嫌疑人X的现身》、《解忧杂货铺》改编为影视作品,又让东野圭吾的名气上升了一大台阶。
但是小伙伴们也要知道,在日本推理小说界,并不是只由东野圭吾一人扛起了日本推理的大旗。在这里,把在日本与东野圭吾并驾齐驱、共同将日本推理推上巅峰的作家介绍给大家。
一、宫部美雪(又译宫部美幸)宫部美雪的写作范围很广,获奖无数,与其他两位作家大沢在昌、京极夏彦合作官方网站“大极宫”。连续11年当选“日本最受欢迎女作家”,创日本史上最高纪录,被称为“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平成国民作家”。
会想读宫部美雪的书,一部分原因也是听过好友对她作品的评价很高。之前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自己那么喜欢读这类的小说,有时也会尝试给自己一个解释,也许是喜欢反转剧情的冲突,跟随事件解谜的欲望,或者是想要自己的逻辑挑战一下作者们。解释过后,总觉得太过牵强,也就放一放暂时不去深究了。
1.火车和也的未婚妻彰子失踪了。两人认识一年四个月了,正筹办婚礼。彰子说从未办过信用卡,和也替她申办,却被银行告知她早已破产。第二天,彰子就消失了。和也请警察本间帮忙寻找。本间来到彰子工作的地方,发现她的履历表全是假的;进入她的住处,发现生活的痕迹几乎全抹掉了;找到受托办理破产的律师,发现真正的彰子另有其人!她究竟是谁?
周末的两个下午,看完了整本书。内容对我的震撼在夜里仍未消退,甚至还在网上搜索了一些这本书里所提到的相关法律。也注意到其实交通事故这类事件远没有此前自己理解的那么简单,事件只是表象,本质的原因原来都是从未想过去深究,或者被深究带来的无力感所击倒。针对不完善的法律固然需要尽早修订,但还是觉得先救人更重要。
就算在常人眼中再怎么不好的人,也是希望获得幸福的。
2.所罗门的伪证(三部曲)少年的死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恶与善、虚伪与真实。
一九九〇年圣诞节的清晨,城东第三中学校园内的积雪之下发现一具尸体,死者是该校二年级的学生。这起很快被校方和警方认定为自杀的案件,却因一封匿名举报信揭发的谋杀疑云,渐渐演变成一场巨大的风波。
谎言和恶意层层累积,新闻媒体插手其中大肆渲染,大人们的欺瞒与懈怠让事件变得越发不可收拾。不良少年被指认为凶手,校长和班主任引咎辞职,新的牺牲者接二连三地出现……孩子们终于忍无可忍,他们要用从未有过的方式找寻真相!
一九九一年八月十五日,赌上人生的校内审判,即将开庭!
在看过这部书之前,一直对所谓的“三部曲”有些反感,一般都给贴上了“大部头”、“好啰嗦”的标签,但是这部书颠覆了我之前对于三部曲的认知。
特别喜欢书中的一句话——“当有勇气的人同时拥有智慧,当有智慧的人同时拥有勇气之时,我们才能感受到人类的进步。而过去的我们,总是将别的事物视作人类的进步。”
3.模仿犯东京大川公园出现一截女人的手臂。警方开始调查,发现了更多女性被害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凶手给电视台打电话,炫耀罪行,甚至预告新的犯罪。没人能推断出凶手的动机,侦破陷入僵局。这时,有犯罪前科的田川引起警方怀疑。电视台让他在屏风后接受直播采访,凶手突然再次打来电话,愤怒地指责田川冒名顶替:“我倒要看看你是什么德行!”
宫部美雪对于人物的刻画,心理的描绘细腻,甚至有人评价“读者经由阅读小说开始深思社会不同层面的各种问题,只有宫部美雪的《模仿犯》才有这种真本事。宫部美雪能用一个事件引出几十个人的人生故事。”
二、伊坂幸太郎有人这样评价伊坂幸太郎“如果说东野圭吾的小说是“月亮”,那伊坂幸太郎的小说就是“太阳”。前者更多是通过诡谲精巧的方式揭露人性批判社会,后者则多了许多温柔、许多幽默,让人觉得温暖。”
伊坂幸太郎2003至2006年五度入围日本至高奖项直木奖。作品《金色梦乡》、《重力小丑》等多次获奖,并被改编搬上银幕,是日本广受欢迎的畅销作家。擅长以超现实笔法打破推理小说的框架,被作家宫部美雪誉为“天才作家”。
1.金色梦乡日本新任首相在仙台街头被暗杀,凶器是搭载炸弹的遥控飞机。警方立刻认定一个叫青柳雅春的人是凶手。青柳被迫逃亡,渐渐发现有人早已处心积虑地布下陷阱:两年前,他做快递员时因救了女明星而红极一时,这成了被栽赃陷害的原因;半年前,恐吓电话持续骚扰快递公司,他被迫辞职;两个月前,他在乘车时被诬陷成色狼;案发当天,电视台播出监控录像显示,酷似他的人买走了一架遥控飞机;第二天,警方宣布他打来电话承认自己就是凶手。青柳百口莫辩,陷入重围。
这部作品让我想起了电影《国家公敌》,但更能彰显一个普通人在绝境中的强大、友情的羁绊,以纯真、信赖、生存为核心,填补人内心的隔阂。有个出版社这样评价这部作品“无论是伏笔、对白还是对时间线的驾驭,都非常高明,令人印象深刻。”
2.重力小丑春从二楼落下来了。
季节当然不可能从哪里掉落,春是我没有血缘关系的弟弟。他是强奸犯的孩子——哥哥泉水再次回忆起这件事时,正在身患癌症的父亲的病房里。自母亲去世后,这个家庭再次面临瓦解的危机。
弟弟春以清除街道上的涂鸦为业。他提起近日频发的纵火案,想要给父亲解闷,便玩起了“抓罪犯”的侦探游戏。父子三人因纵火案再次结合成“z强大的一家人”。然而,毕竟是犯罪事件,大火背后藏着每个人的秘密。弟弟越来越神秘,父亲整日忧心忡忡,哥哥则决定快刀斩乱麻……
让人看得既压抑又温馨,兄弟二人很有爱,是一部值得慢下来看的书。不管是多么沉重的主题和恐怖的设置,伊坂幸太郎总会夹带一些轻松而有趣味性的元素。
3.杀手界深爱的妻子突遭车祸身亡,铃木潜入诈骗公司伺机为妻子报仇,不料仇人竟在自己眼前被人推入车道而亡,他决定找出这个神秘推手究竟是谁。鲸,令人闻风丧胆的自杀手,但他深受自杀者亡灵的困扰,决定清理过去。蝉,聒噪的使刀高手,一心想摆脱上司的控制,渴望像蚬子一样自由呼吸。DANG*当这些人偶然相遇,命运之弦顿时急转直下。如果上帝的食谱已定,他们还会做出什么料理?
这本书是在kindle上看的,当看完整部书的时候,似曾相识的感觉。过了很长时间不经意的发现,那临结尾给我一种盗梦空间的感觉。
三、凑佳苗2005年获第2届日本新人剧本奖,2007年以短篇推理作《圣职者》拿下了第35届原创广播剧大奖和第29届小说推理新人奖。之后,她将这部推理处女作扩充成长篇推理小说《告白》,《告白》于2010年被拍成电影搬上银幕,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作品。
1.告白“爱美的死并非意外,而是被我们班的学生杀害的。”故事以爱女死于校内的中学女教师在班会上的告白开始。这个单亲妈妈独自抚养着可爱的女儿,却在学校游泳池内发现四岁的女儿意外溺毙,经过私下调查,她发现女儿是被自己班上的两个学生杀害的。痛失爱女的女教师辞去教师职务,开始了自己的复仇计划……
最初是先看的电影,带来的是一连串的意外与震惊,质问难道人性可以这样吗?
后来找来了这本书,多线叙事,人物刻画与电影各有千秋,内心的独白,更值得人深思!
2.为了N野口夫妇陈尸家中:丈夫头部遭烛台重击,妻子死于刀下。现场有四名目击者:杉下、西崎、成濑和安藤。六人姓名的开头字母都是N。
四名目击者的证词严丝合缝,西崎自首,获刑十年。
十年后,四人命运迥异,但都对往事心存怀疑。时日无多的杉下决心追寻真相,震撼人心的谜局如上帝挪动拼图一般逐渐展开。
书中的所有相关人都是为了N而付出,为了N而活,而我们,是不是同样应该学会要为自己而活!
四、绫辻行人日本推理文学标志型人物之一,新本格掌门和旗手。本名内田直行,1960年12月23日生于日本京都。1987年以《十角馆事件》开始步入文坛,掀起一股“本格派推理”的旋风,成为众所瞩目的新锐作家。他的“馆系列”推理小说不仅深受读者喜爱,也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1992年他以《钟表馆事件》获得第45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绫辻的作品大多属于本格派推理小说,充满解谜的趣味。
另外他的老婆是小野不由美,《十二国记》的作者,这部作品也伴随了童年的成长。
1.钟表馆事件镰仓的寂静山林,隐藏着又一处中村青司设计的神秘建筑---钟表馆。馆内上百个不同的钟表,以不可思议的方式惊人地指向相同的时刻并等速行进着;馆外竖立着一座没有指针的钟塔,其钟铃也从未响起过。十年前,馆主人古峨伦典最心爱的女儿不幸去世,随之而来的是古峨家另外六个相关人物的死亡。此后,在那沉默的钟塔下,出现了一个美丽的少女的幽灵,徘徊在静谧的森林中……十年后,以关注超自然现象而闻名的《CHAOS》杂志社,为了采查亡灵的真相,连同W大学超常现象研究会的几名成员,和一位通灵师一起,步入了诡异的钟表馆。然而他们没有想到,为期三天与世隔绝的通灵会,却演变成了疯狂的杀戮时刻。随着时光飞逝,他们一个接一个的倒下,死神的指针最终划破了冷酷的表盘……
这本书获得了第四十五届推理作家协会奖。绫辻行人自己这样评价这本书:“写作时深感压力很大,苦不堪言。动笔之初,就怀有雄心壮志,首先要保证质量,超过前四部,并且一定要具有推理小说的趣味性!结果如何?笔者窃以为,此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集我过去诸多作品风格之大成。”
2.十角馆事件大学推理社团一行七人来到了角岛,天才设计师中村青司建造的“十角馆”就坐落在这里。若干年前,中村青司一家离奇丧命;现在,一幕幕谋杀在这群大学生之间接连上演!谁能阻止“无人生还”的悲剧重演?
这本书不仅开启了“馆系列”,它的出版更成为新本格的标志!
谜面华丽,双线叙事成熟稳重,悬疑和紧张感一直控制的很好,直到罪犯出来自白。
3.暗黑馆事件一次偶然的机会,江南孝明得知九州地区中部的深山老林中,还有一座中村青司参与修建的宅邸——暗黑馆。联系鹿谷门实未果,他决定独自前往寻访,却在地震中意外坠塔。居住在暗黑馆内的浦登家族究竟藏着多少秘密?多年前的命案真相又是什么?
引用一个读者的平路“不在于推理,不在于结局,不在于多视角,也不在于人物刻画,而在于这个传奇神话一般的故事,却是把氛围刻画得栩栩如生,很吸引人,看完以后全身有些发毛。”
这本书在日本被誉为“新五大奇书”之一,其他的没看过,不过我认为这并不是过誉。国内读者对此部作品褒贬不一,毕竟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写着写着感觉要推荐的作家和作品还有好几个,下篇跟大家再一一介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