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才是三国的第一豪杰,他虽然拿了男主剧本,可不幸早逝

真益谈谈历史 2025-03-27 17:56:36

曹操生于公元155年。

刘备生于公元161年。

孙坚生于公元155年。

孙权生于公元182年。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孙坚,曹操与刘备都是一代人,孙权已经是下一代人了。这也难怪曹操有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这话实际一点都没错,曹操真的把孙权当儿子看。应该说,如果孙坚不死,完全有可能和曹操与刘备并驾齐驱。

实际上,孙坚真的是三国妥妥大男主,少年英才,白手起家,凭自己的能力打下江东基业,孙坚出身和刘备差不多,刘备还敢喊一声汉景帝玄孙,而孙坚祖上仅为瓜农,但到了孙坚祖父那一代已经成为寒门豪族,家里并不缺钱,这就使得孙坚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所以孙坚在少年的时候,就当上了县府小吏,如果是太平盛世,孙坚最多也就当个高官的长史幕僚罢了,当时袁绍20岁当知县,曹操19岁当北部郎,后来又成了县令,不想黄巾起义给了这些人广阔的舞台。

孙坚虽然一开始以县少吏入仕,但因斩杀海盗而成为代理县长吏,此时孙坚17岁,之后又参与讨伐许昌而成为郡吏,讨伐结束后被臧旻表功,正式成为县长吏(县丞),此时孙坚19岁。由此可见,孙坚虽然起点很低,但成长很快。之后孙坚历任三县县丞,期间“所在有称,吏民亲附。乡里知旧,好事少年,往来者常数百人,坚接抚待养,有若子弟焉”。

孙坚能成事的第一桶金却是来岳父资助,孙坚的妻子吴氏父亲是丹阳太守,只是因为死的早,吴氏跟着二哥在钱塘生活,虽然父亲早逝,但实力还是不俗,在这种情形下,孙坚来求婚,吴氏一族觉得孙坚“轻佻、狡诈”,断然拒绝了孙坚的求婚,但最后孙坚强娶了吴氏,吴氏一族最后答应孙坚的求婚,不是因为孙坚是良配,而是害怕拒绝他的求婚给家族和亲戚朋友带来灾祸。婚后不久,在公元187年,孙坚就被封为长沙太守,去长沙平定黄巾起义,同一年的刘备也不过是安喜县的县尉。

可刘备看不上这个官职,这才有的怒鞭督邮的恶劣事件(不是张飞而是刘备)。就此对比刘备和孙坚的经历,我们可以发现,刘备早年相对于孙坚更好高骛远,不想从县小吏入仕,后来甚至连更高的官职也看不上,但几经蹉跎最终认清现实后,又因为自身实力不足,只好投靠公孙瓒,而孙坚比刘备的原始积累要好得多,黄巾起义时,他已经被汉朝高层注意到了。

车骑将军皇甫嵩、中郎将朱儁奉调围剿威胁洛阳的黄巾军的时候,儁奏久闻孙坚的大名,于是就邀请孙坚为佐军司马。孙坚接到邀请之后,在淮、泗一带招募了士兵,加上跟随他在下邳县当差的同乡少年,共得精兵一千人投靠朝廷,随朱儁南征北战。

从黄巾的兴起到灭亡,总共不到一年。刘备打满了灭黄巾的全场,但朝廷根本不知道他的功劳。孙坚差不多踩住了灭黄巾的尾巴,但因军功一升再升,从佐军司马升别部司马,升议郎,升长沙太守,实际上,真正让孙坚大放异彩而后真正让史书上留下一笔的是孙坚“对抗董卓”同盟中的战绩。严格来说,从董战开始到董卓去世,孙坚是唯一一支与董卓正面交锋后取得胜利最多的军队。在对抗董卓联盟中,袁绍袁术兄弟躲在后面,其他人也是心思各异,孙坚却主动为前部。

永汉元年,董卓废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袁术出逃南阳。第二年,孙坚就兵到荆州,逼死了荆州刺史王睿。孙坚杀掉王睿很有可能是为了占据荆州,而孙坚擅杀封疆大吏引发地方官员的强烈反弹,而朝廷也不可能承认此事,于是将孙坚罢官,在这种情况下,为求自保孙坚只能投靠袁术。

袁家四世三公,门多故吏遍及朝野,袁术开口为孙坚讲情,朝廷果然不计较孙坚擅杀王睿的事情,朝廷又加封孙坚为假中郎将,就此孙坚做袁术麾下的武将打,替袁术干脏活,孙坚杀了南阳太守张咨,袁术得到南阳,寒门出身孙坚做官做到太守就到头了。但四世三公的袁术为孙坚说话,朝廷就封孙坚为豫州刺史。

可孙坚在前方打仗,袁术在后面怀疑他,认为除了董卓这只狼,又给了孙坚这只虎机会,故意压着粮草不给孙坚。孙坚灭了华雄,又打退吕布,就去袁术那里商量,“董卓与我,本无仇隙。今我奋不顾身,亲冒矢石,来决死战者,上为国家讨贼,下为将军家门之私;而将军却听谗言,不发粮草,致坚败绩,将军何安?”一番话说得袁术惶恐无言,羞愧不已。

孙坚打进洛阳城时,救灭宫中余火,令军士扫除宫殿瓦砾,凡董卓所掘陵墓,尽皆掩闭,坐观星象,感叹“帝星不明,贼臣乱国,万民涂炭!”不觉泪下,认为董卓无道,坚决不接受董卓的拉拢,可见很有原则。

但孙坚也有敌手,此人就是刘表,乃此生宿命之大敌,一个没远见的黄祖就把孙坚按在江东十数年,由此孙坚如果不夺取荆州的可能性不大,再者,当时孙坚是袁术手下,他就算打下来荆州也是袁术的。孙坚当时还没有能力自立。

刘表能力不弱,单骑入荆州,只有一纸任命,别的啥都没有,自己整合了荆州士族,抵挡外敌,消灭叛乱。最终一统荆州,带甲十余万,这在当时是很大的势力了。曹操攻打荆州时正好刘表病死,不然曹操能那么容易拿下荆州。

初平三年。袁术派孙坚攻打刘表。刘表派黄祖在樊城、邓县之间迎战。孙坚击败黄祖,乘胜包围襄阳。刘表闭门不战,黄祖带兵再与孙坚大战。黄祖败走,逃到岘山之中,孙只带着三十兵马就追兵而去,而且因为他的马快,一马当先,就此入敌人的陷阱,一声铜锣,乱箭齐发,孙坚及他的马都死于战场,年仅三十七岁。讨伐董卓期间,关东联军只有孙坚打出了成绩,连曹操都做不到。打到洛阳,击败败董卓,两次打败吕布,最后死于黄祖之手,真是成也于勇,败也于勇。

孙坚可以说武力值很高,政治意识很差,他背刺荆州刺史王睿后居然没能趁机窃得部分荆州,反而引发和荆州士族的仇恨。之后私藏玉玺也是一样,完全是一个暴发户行径。时逢乱世,给了孙坚扬名立万的机会,也使得东吴最早形成自己的军阀势力。孙坚的勇猛和人格魅力,使他成为乱世中一颗闪亮的星,但过早地绚烂,也过早的凋零。

单就孙坚死时的成就,放在历史书上,恐怕也就是军阀甲、军阀乙的水平。就他的成就,能史书上留下百八十个字,恐怕也是可遇不可求的,问题是,孙坚死后,他的大儿子孙策割据扬州成为一方诸侯;他的小儿子孙权在此基础上,又成功占据荆州、征服交州并且开国立号。孙坚写在历史书上,自然也牛X无比了。

孙坚一死,年仅十七岁的孙策继位。孙坚之死虽然让江东孙氏暂时陷入一个低谷,但也并非完全是坏事,因为这促使孙家一位更优秀的人才提前登上了汉末群雄争霸的舞台,他就是孙坚之子孙策。但可惜的是孙氏父子都不长寿。

孙坚孙策两父子,加上后面的周瑜和鲁肃,这样的四个牛人聚在一起,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做出一番什么样的事业都不足为怪,只可惜,孙坚死时,37岁,孙策死时,26岁。周瑜死时,36岁,鲁肃活得最久,也不过46岁,刘备46岁的时候,才刚刚遇到诸葛亮,人生正准备起飞,这只能说孙氏运气有点差,但最不应该长寿的孙权却活了70,历史有时候真的是充满了黑色幽默。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