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男人欲成大器,人脉次之!悟透四句真言,就能出人头地

遥河 2024-04-13 19:19:07

有道是笨鸟先飞,以勤补拙。在晚清时期,有这样一个天资平庸的人,他生于一个普通的耕读之家,背景一般,天赋一般,年轻时的运气也一般。

有次家中进了贼人,他正巧在屋内背诵《岳阳楼记》,一直从傍晚背到了深夜,都没有背会,结果小偷从梁山跳了下来,当着他的面背诵了一遍《岳阳楼记》,羞辱他“比一个小偷还笨”,随后便扬长而去了。

他14岁参加乡试,6次落榜,21岁才以倒数第二的成绩中了秀才,1年后中举人,不过在后来的两次会试中,又都名落孙山。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平庸之辈,居然成为了晚清的四大名臣之首,洋务运动的推行者,湘军的组建者,太平天国的平定者,捻军的围剿者,这个人就是曾国藩,一个教科书式的传奇人物。

至于他是如何逆袭的,曾国藩本人给出的答案是:男人欲成大器,人脉次之!

在老曾看来,一个人想成大事,不能只靠人脉,还要参透4句话,如果你能将这4句话运用起来,可能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挺”字当头:坚忍支撑,可建非常之业

曾国藩一生打下的所有功绩,都离不开这个“挺”字。“挺”可以理解为坚挺不拔,也可以是挺身而出。

曾国藩出身平凡,家族世代为农,几百年没出过一个举人。曾国藩的天赋同样一般,从14岁参加乡试起,他连续6次落榜,最后一次落榜时,他的文章还被当成“反面教材”贴在告示上示众。

不过他仍没有放弃,而是愈挫愈勇,最后终于中了秀才,中了举人,又中进士,从此仕途之路一片光明。

在入仕之后,也不能只求威猛精进,还要看清楚当前的局势,在正确的决策上挺身而出。当年洪秀全起事时,曾国藩就进言“今日急务,首在用人”,又推荐五位贤人,还上书直指咸丰的过失。在绿营兵、八旗兵衰败之时,他又主动建成湘军,成为清朝一支新的劲旅。

所以男人欲成大器,人脉只是一部分,更贵在坚韧不拔,在逆境中挺进不疑。

“辣”字做事:遇事果断,切忌犹豫不决

曾国藩在评价弟子李鸿章的时候,总结了他的行事风格和为人处世之道,直言他“殊为眼明手辣”,做事果决,简单明了却行之有效。

实际上,这也是曾国藩本人的一贯风格,在对人对事上,他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狠辣的眼光。

早在1860年,曾国藩就提出了“师夷智以造炮制船”的想法。两年后,曾国藩在安庆设立了内军械所,随后又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在这些毒辣的主张下,也让清朝迎来了短暂的复兴期。

男人欲登顶峰,优柔寡断是第一大忌,犹豫不是沉稳的象征,而是茫然,是进退两难的证明,处在这样的状态是很难抓住机会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在行事的时候表现出来的犹豫心理,是意志力不足的表现。

所以欲成大器者,不能患得患失,不要一味追求完美,只要不违背人伦道德和自身原则,看准了时机就果断出手,该取的取,该舍的舍。

“变”字适应:成事者,应适时而变

曾国藩一生都在求变,他精于洞察天下的变化规律,善于变化,不断调节自我,因此能做到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如此一来,才能让人立于不败之地。“英雄举事,变化无方”,这就是曾国藩对古往今来的英雄豪杰的见解。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近代留洋之前,都只有朝鲜、日本等国家派遣学生来中国求学,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而从未有过中国向外派遣留学生的例子。

不过曾国藩却提出了派幼童出国的建议,当时绝大部分封建士大夫都不通时变,以洋务为耻,坚持闭关自守,而他却敢于应变,以顺应潮流的变化而变化。也正因此,中国才出现了像詹天佑这样的杰出人物。

男人欲成大器,在行事待人上,要察变,求变和应变,这样的人,往往能先人一步掌握发展的规律,有预见未来的能力,有自我改变的能力,和运用变化的能力。

“恕”字为人:容得他人之短,乃大英雄也

曾国藩的人生,贯彻了一个“恕”字:“情愿他人占我的便益,断不肯我占人的便益。”即便处处受人针对,曾国藩也从不气恼,仍以礼相待。

在那个闭关锁国的年代,总是有人在朝堂上和曾国藩作对,提出和他相反的主张。但曾国藩对此并不愤慨,反而是以一颗宽容之心,来化解问题。曾国藩也没有因群臣的针对,实施报复,而是吸纳他们的观点,对自身的不足加以改进。

男人欲成大器,切勿心胸狭隘,要懂得宽容,容得下他人的过错,否则就会扰乱自己的思绪,往后也会处处受限。

曾国藩所用的这四个字,即是独立的,又可以环环相扣,让人明白欲成大器者,人脉不是决定性因素,还要修炼自身,方可成就大事业。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