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
在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逐年增多,高血压已经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7亿,而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患病人群也高达1.7亿。
令人震撼的是,这两种疾病常常“结伴而行”,相互作用,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健康负担。
而近期我国自主研发的一款全新降压药能有效控制血压,还具备显著的降尿酸功效,这一创新药品成功进入医保目录后,直接降低了患者用药成本。
对于这样一款“降压降尿酸双效合一”的药物,患者究竟能省多少钱?它的实际效果如何?这一系列问题引发了无数人的关注。
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是两种看似独立的慢性病,但在临床中却常常“相伴出现”,并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主要诱因,还会引发肾脏损伤,而肾功能的下降又会导致体内血压调节机制失衡,进一步加剧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长期血管受损,也会降低尿酸的代谢效率,从而加重高尿酸血症的病情。
据流行病学调查,约有20%-30%的高血压患者同时合并高尿酸血症,而合并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
由此可见,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兼顾降低尿酸水平,对患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分析,这两种疾病的发病机制既有相似之处,也各有独特表现。在西医的视角中,高血压的主要病因包括遗传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高盐饮食、久坐不动)、肥胖、精神压力过大等;
而高尿酸血症则与嘌呤代谢紊乱、肾脏排泄功能障碍以及饮食中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密切相关。
中医则认为,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与“肝肾阴虚”“气血不足”“脾胃失调”密切相关,是“本虚标实”的疾病表现。中医强调从整体出发,通过调节五脏功能、疏肝利胆、补肾降浊来治疗。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的关联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以往的治疗手段主要是“分而治之”,即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高尿酸血症患者使用降尿酸药物。
而这种分开治疗的方式增加了患者的用药负担,还可能因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带来额外风险。
此次我国自主研发的这款新药填补了这一治疗空白,其核心机制是通过抑制体内一种关键酶的活性,同时降低血压和尿酸水平。这种技术的突破提高了治疗效率,也为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举例来说,一名长期患有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过去每月需要购买两种以上的药物,单药费用约在200-300元之间,加上其他辅助药物,总费用可能超过500元。
新药进入医保后,这一成本大幅下降,患者每月只需支付100元左右即可获得双重治疗效果。这减轻了经济负担,也提高了治疗依从性。
除了经济效益,这款新药还展现了良好的安全性和疗效。在一项覆盖全国20多家三甲医院的大规模临床试验中,该药对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有效率分别达到85%和70%以上,且副作用发生率低于5%。
与传统治疗方案相比,新药的综合治疗效果更优,特别是对伴有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其保护肾脏功能的作用尤为显著。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在这一领域也展现了独特优势。在使用该药物控制血压和尿酸的中医可以通过辨证施治,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临床中常见的中医辅助治疗方法包括服用中药汤剂(如八珍汤、六味地黄丸)以调节肝肾功能,针灸以舒筋活络、改善血液循环,以及推拿、艾灸等疗法以缓解压力、提高免疫力。
这种综合治疗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减少了疾病复发的可能性。
当然,新药的问世并不意味着治疗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的“终极解决方案”已经找到。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西药成分可能对部分患者的肝肾功能产生一定影响,而中医治疗则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见效。在这种情况下,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避免盲目用药或过度治疗。
预防永远是慢性病管理的关键环节。从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的预防角度看,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最重要的防线。
首先,要养成低盐、低脂、低嘌呤的健康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避免过量饮酒和摄入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
其次,保持规律的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或游泳。再次,管理好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学会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放松身心。
另外,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和控制疾病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存在家族病史或高危因素的人群,应每年检测血压、血糖和尿酸水平。
作为一名资深医生,笔者认为,此次我国原研新药进入医保目录,标志着国内对慢性病管理的关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但患者在使用新药的也应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管理,做到药物治疗与非药物干预相结合。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信息来源: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年版)
2.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治疗指南》(2022年修订版)
3. 国家医保局2024年药品目录调整政策解读
4.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发布的相关统计数据
5. 中华中医药学会官方文献
本文所述内容,均基于现有科学知识和中医理论整理而成,旨在为读者提供健康科普信息。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
药名呢?
说了半天,也不知道是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