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原创不易,抄袭、洗稿必将深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安静试车编辑/安静试车《我本是高山》的翻车:艺术与现实的距离央视盖章“年度口碑佳作”,海清倾情出演,聚焦时代楷模张桂梅校长——《我本是高山》的配置堪称王炸。然而,上映后口碑却遭遇滑铁卢,评分断崖式下跌,评论区更是吐槽声一片。这究竟是怎么了?一部主旋律电影,怎么就拍成了“翻车现场”?
虚构的“高山”:电影对张桂梅校长故事的改编与争议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天然带有虚构的成分。然而,当电影取材于真人真事,特别是聚焦于一位家喻户晓的时代楷模时,虚构的边界在哪里?《我本是高山》的争议,或许正是源于它在艺术加工与尊重现实之间,迷失了方向。
电影名:《我本是高山》的解读和争议
“我本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这句话,源自张桂梅校长创办的华坪女高,类似于校训,激励着无数大山里的女孩勇敢追梦。
电影以此为名,初衷或许是想致敬张校长的精神,却在不经意间,将这份精神窄化、甚至曲解了。
“高山”的隐喻,在电影中似乎更多地指向了张桂梅校长个人的伟大,却忽略了其背后更深层的意义。张桂梅校长之所以被人们敬仰,并非因为她把自己比作“高山”,而是因为她为大山里的女孩们筑起了一座通往外面世界的桥梁,这才是真正的“高山”——一座精神的高山,一座由爱和奉献堆砌而成的高山。
电影的命名,似乎落入了“个人英雄主义”的窠臼,将张桂梅校长个人的奋斗放大,而弱化了她所代表的教育事业的意义,以及她对学生的爱与责任。这种“造神”式的叙事,无疑与张桂梅校长低调务实的作风背道而驰,也难以引发观众的共鸣。
人物塑造的失真:张桂梅校长形象的“形似神不似”
海清的演技毋庸置疑,她在《隐入尘烟》中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为了演好张桂梅校长,她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从外形到举止都力求还原。
然而,正如一些网友所言,“描皮难描骨”,海清的表演虽然形似,却未能抓住张桂梅校长精神内核中最核心的东西。
电影中,张桂梅校长创办女高的动机被简化成对亡夫的怀念。这种“为情所困”的设定,无疑削弱了张桂梅校长的大爱与格局。
她投身教育事业的初衷,绝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寄托,更是源于她对教育的执着,对女性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电影将这种复杂的动机简单化处理,无疑是对人物形象的矮化。
更令人诟病的是,电影中对其他角色的塑造也存在严重失真。例如,那位酗酒家暴的母亲形象,与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农村母亲的形象相去甚远。
这种为了制造戏剧冲突而刻意丑化农村妇女的处理方式,不仅缺乏真实性,更引发了观众的反感。难道在编剧的眼中,农村妇女就只能是愚昧无知、粗鲁暴力的形象吗?这种刻板印象,不仅是对农村妇女的污名化,也是对现实的歪曲。
剧情改编的失真:对真实故事的过度艺术加工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这句话常常被用来为艺术创作中的虚构成分辩护。
然而,《我本是高山》的“高于生活”,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度艺术加工,以至于脱离了生活的土壤,失去了真实的力量。
电影对华坪女高校生的故事进行了改编,将原本父亲酗酒家暴的背景,改成了母亲酗酒家暴。这种改动,看似微小,实则改变了故事的内核。
它不仅弱化了父亲的责任,更将母亲塑造成了一个负面形象。这种对现实的扭曲,不仅缺乏逻辑,更伤害了观众的感情。
此外,电影中还加入了一些与现实情况不符的“都市剧”设定,例如爱逃学、爱购物的“问题少女”,以及女实习生与男友之间的感情纠葛。这些情节的加入,看似是为了增加戏剧性,实则削弱了电影的真实感。
在贫困的大山深处,女孩们连上学的钱都凑不齐,又何谈逃学购物?这种脱离现实的设定,只能让人觉得尴尬和不真实。
过度艺术加工的后果,便是电影失去了它原本应有的力量。张桂梅校长的事迹之所以感人,是因为它的真实,是因为它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而电影中那些为了制造戏剧冲突而刻意添加的情节,却冲淡了这份真实,也削弱了电影的感染力。观众看到的,不再是感人至深的真人真事,而是一部充满套路和刻板印象的“烂片”。
真实与艺术的平衡:对《我本是高山》的反思《我本是高山》的“翻车”,引发了人们对真实与艺术之间关系的思考。艺术创作是否可以为了追求戏剧效果而牺牲真实性?如何在真实与艺术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艺术加工的尺度:如何在真实与艺术之间找到平衡点?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这句耳熟能详的话,点明了艺术与生活的辩证关系。
艺术创作需要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和升华,但这种“高于生活”并非无边界的。当艺术加工过度,脱离了生活的根基,便失去了其应有的力量。
《我本是高山》的问题,就在于它跨越了艺术加工的合理尺度。为了制造戏剧冲突,电影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进行了大量的改编,甚至歪曲了事实。
这种做法,不仅是对真实故事的不尊重,也是对观众的欺骗。
真正的艺术,应该是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它可以对细节进行调整,可以对人物心理进行挖掘,但不能改变故事的核心,不能歪曲人物的本质。
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既有艺术性,又有真实感的作品。
对真实故事的敬畏:影视作品的创作应注重真实性和真诚度
张桂梅校长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教育家,她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将她的故事搬上银幕,本应是一件好事,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她的事迹,学习她的精神。
然而,《我本是高山》却辜负了这份期待。
电影的创作团队,缺乏对真实故事的敬畏之心。他们为了追求商业利益,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对故事进行了大量的改编,甚至不惜牺牲真实性。
这种做法,是对张桂梅校长和所有华坪女高师生的不尊重,也是对观众的欺骗。
影视作品的创作,应该以真实性和真诚度为基础。创作者应该对故事原型保持敬畏之心,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努力还原故事的真相。
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感人至深的作品。
电影市场的反思:艺术创作应该多点敬畏,谨慎而行
《我本是高山》的“翻车”,也反映了当前电影市场的一些问题。一些电影制作方,为了追求商业利益,不惜牺牲艺术质量,甚至不惜歪曲事实。
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不仅损害了电影的艺术性,也败坏了电影市场的风气。
电影市场需要反思,需要回归到创作的初心。艺术创作应该多点敬畏,谨慎而行。
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才能赢得观众的尊重。
《我本是高山》的“翻车”带来的启示《我本是高山》的失败,并非个例。近年来,不少主旋律电影都遭遇了类似的困境。
这提醒我们,主旋律电影的创作,需要更加注重真实性、艺术性和价值观的统一。
电影作品的评价标准:不仅仅是艺术性,更要注重真实性和价值观
一部好的电影,不仅仅要有精湛的艺术技巧,更要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引发观众的共鸣。如果一部电影缺乏真实性,缺乏真诚度,即使艺术技巧再高超,也无法打动人心。
《我本是高山》的失败,就在于它忽略了真实性和价值观的重要性。电影为了追求戏剧效果,对故事进行了大量的改编,甚至歪曲了事实。
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电影的艺术性,也让观众感到失望。
观众的鉴赏能力:如何辨别真假,如何选择有价值的电影
随着电影市场的繁荣,观众的鉴赏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观众不再盲目追捧明星,不再被华丽的特效所迷惑。
他们更加注重电影的内涵,更加关注电影的价值观。
《我本是高山》的“翻车”,也反映了观众审美水平的提升。观众能够敏锐地察觉到电影中的虚假成分,能够理性地评价电影的优劣。
这种理性的态度,将推动电影市场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结语:期待更多真实、感人、有价值的电影电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文化载体。它可以记录时代,可以反映现实,可以传递价值观。
一部好的电影,可以影响一代人,甚至可以改变一个时代。
《我本是高山》的“翻车”,是一个教训,也是一个警醒。它提醒我们,电影创作需要更加注重真实性,更加注重艺术性,更加注重价值观。
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真实、感人、有价值的电影,才能不辜负观众的期待。
张桂梅校长的事迹,本身就充满了力量,充满了感动。我们期待着,未来能够看到一部真正展现她精神风貌的电影,一部能够激励更多人,特别是更多女性,勇敢追梦的电影。
一部真正对得起“我本是高山”这个名字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