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到六代机的时候,有这样的回复信息:
提到了中国的轰-20战略轰炸机,甚至声称它已经秘密试飞过了。这类消息在军事圈子里屡见不鲜,特别是像轰-20这样“流量密码”级的话题,只要提到它,文章的阅读量和传播量就会直线上升。但说句实话——轰-20也许只是一个流量而已。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轰-20的计划。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是关乎中国的战略思想。此前我在群里就提过,但凡那些告诉你轰-20已经存在甚至说得绘声绘色的自媒体,往往越详细就越不靠谱。这几乎已经成了判断军事媒体是否专业的试金石。
许多人觉得我们应该拥有类似轰-20这样的隐形战略轰炸机,这种想法大多源于对冷战时期“核三位一体”观念的迷信。在那个年代,洲际导弹技术尚未成熟,核武器的战略威慑需要依靠长程轰炸机承担值班任务。
由于当时的液体燃料导弹需要耗时耗力地加注燃料,无法满足随时发射的需求,当时的设想是这样的:当对方的导弹升空的时候,再利用将近24小时的时间将有强烈腐蚀性的液体燃料加注到导弹中的时候,敌人的导弹已经可以轻松的完成多轮打击了,自己这边建立的弹道导弹的威慑就成了一纸空谈。因此长时间在空中携带核弹进行战略执勤的轰炸机就成为重要的补充。
然而,随着固体燃料技术的进步,弹道导弹不仅可以随时发射,还拥有更高的突防能力,这直接削弱了远程轰炸机在核威慑中的地位。
对于美国来说,B-2隐形轰炸机仍然是冷战后战略核威慑的一部分,但更多的还是用于“非对称战争”中的战术打击——例如通过隐形能力渗透敌方防线,打击关键目标。
而我们不同,中国的军事战略并不以欺负小国为核心,更多的是在大国竞争中寻求平衡。因此,我们并不需要一个可以偷偷潜入对方境内投弹的轰炸机,毕竟这不是我们主要的战法。
实际上,我们目前现有的轰-6系列轰炸机已经能够很好地满足我们的现实需求。轰-6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每年冬春季节执行“炸黄河凌汛”任务,这是它在和平时期的民生价值。
而在军事任务中,轰-6则是远程反舰导弹的发射平台。由于这些导弹的射程足够远,轰-6可以在敌方火力圈之外完成发射并安全返航。相比之下,隐形轰炸机反而不适用于这种战术任务。隐形轰炸机的特点是“看不见”,但对于执行威慑任务的轰炸机来说,“被看见”恰恰更重要。让敌方看到轰-6的接近本身就是一种心理震慑,而隐形轰炸机可能完全达不到这种效果。
从技术角度来看,隐形轰炸机的发展成本极高,但它的作战模式也正逐渐被导弹和无人机所取代。现代战争已经转向高超音速武器和远程精确打击平台,这些装备的作战效率远远高于载人轰炸机。美国虽然继续研发B-21“突袭者”隐形轰炸机,但更多是为了维护其全球投送能力,而不是复刻冷战时期的轰炸任务。对于我们来说,投入资源开发类似轰-20的隐形轰炸机,不仅成本高昂,效费比也很难超过现有的导弹与无人机体系。
关于轰-20的流言,其实也反映了不少人对中国军事实力的高期待,但这种期待往往忽略了战略需求的现实。中国的核威慑力量更多依赖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而非依靠一架昂贵的隐形轰炸机。虽然我们想象中的轰-20气派威武,但是在未来的空中打击能力很可能集中于高超音速无人作战平台,它们能更高效、更经济地完成隐形轰炸机的功能。可以说,轰-20的“缺席”并不是技术落后,而是基于中国军事战略的理性选择。
要知道的是,军事作战中观念的变化并不是延续老的武器和传统的战法,而是利用新形式的打击手段在战场上取得碾压性的优势。在军事史中,带有马鞍的骑兵碾压了没有马鞍的骑兵、手持热武器的士兵横扫了手持冷兵器的士兵、坦克碾压了步兵、航母吊打了战列舰这些新形式的战法和作战手段都意味着老旧的观念和作战方式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如果我们还在去发展轰炸机,搞什么所谓尖端的“隐形技术”去轰炸假想敌,那么我们需要做的类似的事情就太多了,造轰炸机之余我们得造大型战列舰了吧?驱逐舰什么的太小家子气了,巨炮才是男人的梦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很多鼓吹轰炸机的人往往都会把普京的那句名言挂在嘴边“抗议一万次,不如轰炸机翅膀扇动一次”,这种类似于营销号的病毒式传播听起来是挺鼓舞人的,但要注意,俄乌已经开战两年多了,但俄罗斯的图-160仅仅在22年3月6日和6月22日,从位于阿斯特拉罕州的普里沃尔日斯基起飞在里海上空向基辅发射过2次KH-101巡航导弹。
旋即,后面的KH-101导弹的发射任务就交给了效率更高的图-95了。
而且在整个俄乌冲突从开始到今天,俄罗斯一共发射了58枚KH-101导弹,其中只有四枚的载机是图-160。58枚KH-101导弹其实对于整个俄乌冲突几乎可以等于忽略不计了。
或许轰-20注定是一个“影子项目”,但是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并不需要靠它来证明。比起虚无缥缈的“轰-20”,我们的关注点应放在那些正在悄然改变战争形态的技术进步上,比如高超音速武器、无人平台、人工智能作战系统等。这些才是未来战争的真正核心,也更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所以这文章是你转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