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贝见过南京大屠杀惨状后,曾发电报向希特勒求救,结局如何?

具恒谈国际 2023-01-05 19:16:03

1937年12月,六朝古都南京面临着有史以来最惨烈的历史浩劫。野蛮残忍的日本侵略者在淞沪会战与南京保卫战中获得胜利,并在中国军队主力撤离南京后顺利进入市区。

此时,南京已然沦陷。或许是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激怒了这些日本侵略者,日军在进入南京后,便以血腥残酷的手段发起了“南京大屠杀”。

战场上的日军士兵

在“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浩劫中,数十万南京市民的生命遭遇着威胁。但值得庆幸的是,一位德国人伸出了援手,他就是约翰·拉贝。

他不仅利用自己的纳粹党身份威慑日军,从而为难民们开辟了一块宝贵的安全区,而且还试图将南京大屠杀的惨状记录下来,并发电向希特勒求救。那么,约翰·拉贝的结局究竟如何呢?

拉贝与中国的情谊

1882年,约翰·拉贝出生于德国汉堡,他的父亲不仅是一名船长,而且也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受到父亲的影响,拉贝踏上了海外经商道路,并且在他26岁那年,拉贝不远万里,以西门子驻北京分公司的职员身份抵达中国,并在中国长期工作生活。

约翰·拉贝与众人合影

在中国工作期间,拉贝不仅与自己的未婚妻道拉结婚,拥有了自己的家庭,而且他的事业也在中国发展得风生水起。因此在拉贝的心目中,中国几乎如同他的“第二故乡”。

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拉贝收集了大量关于北京、天津、南京等地的民俗资料,这些资料后来都成为研究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宝贵素材。

1931年,西门子公司总部将拉贝调到南京办事处,因此拉贝开始在南京物色居所。他亲自走遍了南京的大街小巷,最终看中了南京小桃园10号,并将这里改建为自己的居所。这处居所紧邻当时的金陵大学,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是一流水平。

拉贝故居

当时德国国内,纳粹党的势力已然兴起,希特勒更是在1933年竞选成功,成为了德国总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凡是加入纳粹党的德国人都能获得一笔不菲的经费。

而拉贝长期以来一直头疼于中国雇员的语言交流问题,为了能够获得创办一所语言学校的经费,拉贝加入了纳粹党。

希特勒成为德国元首

大屠杀中挺身而出

然而,30年代的中国,面临的战争威胁可谓一天比一天沉重。狼子野心的日本在1931年侵吞中国东北后,在军国主义势力的鼓励下决定继续扩大侵华规模。1937年,日军先后发动卢沟桥事变与淞沪会战,从南北两个方向进行全面侵华战争。

日军发动侵华战争

1937年8月,原本在北戴河度假的拉贝得知南京遭遇日机轰炸,心中十分忧虑,当即动身返回南京。

虽然德国大使馆多次对驻华德国人发布警告,告诫他们尽早撤离南京,但拉贝出于对南京的深厚情谊,仍然选择做一名“逆行者”。9月7日,拉贝抵达南京,并开始着手建立难民保护区。

关于自己为什么会帮助面临巨大灾难的南京市民,拉贝在他的日记中写道:

“善待我30余年的东道国正面临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我清楚那些日本人的本性,他们一旦入城便会严重威胁市民们的安全……但愿我能用我的特殊身份挡住日本人冷酷的刺刀。”

拉贝旧居

随着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失利,南京这座六朝古都已经风雨飘摇。南京国民政府早已迁都重庆,并作出了战略上弃守南京的打算。

在11月12日日军完全占据上海后,南京的沦陷实际上只是时间问题。看清楚这一点的拉贝心急如焚,他联合20余为驻华外国人成立“南京难民区国际委员会”,试图为那些无路可逃的难民开辟一块宝贵的安全区。

约翰·拉贝旧照

难民区国际委员会向日军递交了照会声明,要求将东至中山路、北至山西路、西至西康路、南至汉中路的区域作为南京难民的安全区,日军不得在这片区域内以武力杀害无辜平民。

迫于国际影响,日军以并不情愿的态度同意了这个要求。而在后来南京大屠杀爆发后,这个狭小的安全区成为了南京市民唯一的栖身之所。

12月13日,日军进入南京市区,并在入城后肆意发泄自己的兽欲。虽然拉贝等人对日军的残暴有所耳闻,但当他们亲眼目睹日军奸杀掳掠的暴行后,心中的愤怒还是到达了顶点。

日军的野蛮暴行

拉贝在给德国驻华大使馆的信中明确记载:

“日军入城后,似乎完全失去了对基层士兵的纪律约束,至少有2万名中国妇女被日军强奸,还有超过10万名平民被日军杀害。此外,我的私人居所也多次遭遇日本士兵的骚扰。”

拉贝的结局

日军骚扰拉贝居所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将自己的住处改造为了难民营,并收纳了600多名难民。然而拉贝将纳粹标志高高悬挂在家门口,这让一众日军颇为忌惮,因此并不敢过度放肆。

凭借纳粹党员的身份,拉贝不仅建立了难民安全区,而且有效保障了安全区的粮食、药品供应,挽救了成千上万难民的生命。

拉贝建立的难民安全区

出于对日军屠杀行为的愤慨,拉贝将一系列日军罪行的照片证据记录了下来。当1938年德国政府迫于日本要求将他召回国内时,拉贝将日军的屠杀罪证公之于众,并给德国元首希特勒发去电报,希望希特勒能够对日军的行为采取回击行动。

然而,当时的德国与日本处于轴心国同盟关系下,希特勒显然不会由于他的电报与日本决裂。不仅如此,拉贝本人更是遭遇德国警察逮捕,理由是“破坏盟友形象,进而影响了德国的外交声誉”。

希特勒与纳粹

出狱后,拉贝丢失了工作,并且他本人也面临战火的威胁——德国柏林正面临美苏部队的夹击之下。

1945年苏军发动柏林战役,成功摧毁希特勒政权,而有纳粹党员身份的拉贝再度被苏军逮捕关押,直到中国政府出具他在南京善行的证明,拉贝才被苏军释放。

约翰·拉贝

晚年的拉贝在贫病交加中度过。1950年1月,在物资匮乏的柏林,拉贝因中风逝世,享年68岁。在他的墓志铭上如是写到:

“这里埋葬着一个好人,一个不屈的人,约翰·拉贝。”

0 阅读:38

具恒谈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