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寄死窑”多残忍?老人60岁被儿女关进洞里,不给饭直到饿死

盖说社会 2024-08-24 14:53:20

在日本的史书上,曾记载了一项令人鄙夷的恶俗——姨舍。

讲的是家中妇人一旦到了60岁,就要被自己儿女丢到深山里去送死,以此来减轻家庭负担。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崇尚孝道中国,古代多地也曾有过类似的习俗,比如湖北的寄死窟等等。

那么,中国古代为何会产生这种与孝道完全相悖的习俗?那些中国各地的类似习俗,又都叫什么?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国学网】发布(链接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王老汉的悲惨命运

在的武当山的一处村庄内,60岁的王老汉曾经历过一项残酷的仪式——寄死窑。

当时,已经60岁的王老汉身体依旧还比较硬朗,无病无痛他至少能再活20年。

但王老汉自己知道,60岁就意味着他的生命即将走到了终点。

因为村里那个古老的习俗,已经为他的命运盖棺定论了。

在他60岁生日那天,儿子王大强带着全家人来到他的房间,脸上带着复杂的表情。

“爹,您知道的,咱们村的规矩……”王大强欲言又止。

王老汉叹了口气,说道“我明白,该是时候了。”

实际上,王老汉早就已经预料到这一天的到来,但当这一刻真正降临时,他的内心还是被深深的悲伤所笼罩。

第二天一大早,王大强和几个壮年男子抬着一张简陋的木板,将王老汉送往村外的一个山洞。

寄死窑

这个洞穴被称为“寄死窑”,是专门用来安置老人。

洞口很窄,只容一人进出。

随后,王老汉被小心翼翼地放进洞里,身边放着一些简单的日用品和少量食物。

寄死窑

“爹,保重。”王大强说完,就带着家人离开了。

王老汉望着洞口渐渐远去的光亮,心中涌起无限的凄凉。

他知道,这可能是他人生的最后一程。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大强每天都会来送些食物,但数量越来越少。

有时候,他会在洞口逗留一会儿,听听里面的动静。

渐渐地,洞里的声音越来越微弱,王老汉的身体也日渐衰弱。

他在黑暗中回忆起自己的一生,那些欢笑与泪水,那些悲欢离合。

他想到自己年轻时的梦想,想到自己为这个家付出的一切,心中不禁泛起一丝苦涩。

终于,有一天,洞里再也听不到任何声响。王大强知道,父亲已经走了。

随后,他带着村里的人来到洞口,用石头将洞口封死,完成了这个残酷的仪式。

王老汉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在一个阴暗的洞穴中悄然终结。

寄死窑

残酷的古老习俗

在中国古代,曾有着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习俗,被称为“弃老”。

当时,这种习俗在湖北武当山地区尤为普遍,当地人称之为“寄死窑”。

在物资匮乏、生存压力巨大的年代,老年人往往被视为家庭的负担。

再加之频繁的战乱,使得社会环境恶劣,人们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选择。

于是,为了家族的延续,老年人就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牺牲品”。

每每到了一定的岁数,老人们便会为自己选好一个墓地,由儿女们砌成一个窑。

寄死窑

随后,老人们会自己走进去,由儿女亲人在外面将入口砌上砖墙。

而这一过程,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般迅速,老人被送入洞穴后,往往还会有少量的食物和水。

紧接着,儿女亲人们会在入口放上一个砖块,随后的每一天,都会有人专门来为老人送食物,每送一次食物,门口的砖石就会多一块。

寄死窑

慢慢地,门口的砖石越堆越多,给老人送来的食物越来越少,直到最后,入口彻底被堵死,老人也在困死在了里面。

或许你很难了解寄死窑的残酷,想象一下,当你年过花甲,本该享受天伦之乐时,却被自己的儿女送入一个阴暗潮湿的洞穴,慢慢地等待死亡,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寄死窑

而这种残酷的习俗,不仅存在于湖北,在中国其他地区也有类似的形式,如四川的“瓦罐坟”和陕西的“己死窑”。

这种做法不仅剥夺了老人的生存权,也剥夺了他们作为人的尊严。

它们的存在,反映了古代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面临的困境。

“弃老”习俗的起源

如果走访那些古老的乡镇,你或许会发现,在中国其他地区都曾有过类似的“弃老”习俗。

在四川,老人被放入大瓮中慢慢等死,这就是所谓的“瓦罐坟”。

在陕西,则有“己死窑”的说法。甚至在敦煌的壁画中,我们也能找到这种习俗的痕迹。

瓦罐坟

在山西长治地区,当地人还将“弃老”称之为“送老”,但做法与湖北的“寄死窑”也是大同小异。

那么,这种残忍的习俗是如何形成的呢?有传说称,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时期。

当时由于战乱频繁,粮食短缺,老年人成为了家庭的负担。

古画中有关“弃老”的习俗

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习俗在不同的朝代有起有落。

据说,在宋仁宗时期,曾下令废除这种习俗,但在元代又有所抬头。

而造成这种习俗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低下的生产力导致了严重的生存压力。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每一口粮食都显得格外珍贵,养老问题便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

其次,频繁的战乱使得社会环境极度恶劣,人们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选择。

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伦理道德往往被抛诸脑后。

此外,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老年人失去了劳动价值,成为了家庭的负担。

这种观念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行为。

然而,这种习俗的真实性一直备受争议,在历史文献中,关于“弃老”的直接记载并不多见。

一些学者就曾对这种习俗的普遍性表示怀疑。但是,随后的考古发现却又为这种习俗的存在提供了一些证据。

在一些古墓和遗址中,发现了老年人的遗骸,他们的死亡状态与“寄死窑”的描述相吻合。

而由此,就不得不让人联想到中国古代最受推崇的品德——孝道。

竟然古代推崇孝道,那么为何还会有“弃老”呢?

孝道

文化的悖论

“弃老”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人性的悲剧

可同时,它又跟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强调“百善孝为先”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习俗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悖论。

孝道

对此,当时的统治者们也持矛盾态度,一方面他们提倡孝道,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严酷的现实。

这种习俗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改变了家庭结构,削弱了代际关系,更对社会道德造成了巨大冲击。

而这也使得人们对生命的价值产生了扭曲的认知,让老年人失去了应有的尊严。

因此,在一些地区,人们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缓解这种习俗带来的道德压力。

例如,部分地区会在送老人入窑之前举行一场盛大的宴席,称为“断魂酒”。

这种做法虽然无法改变最终的结果,但至少在形式上表达了对老人的敬意。

然而,这种表面的仪式感并不能掩盖其本质的残酷性。

统治者们对这种习俗的态度也十分矛盾。

一方面,他们需要维护传统的孝道文化,以此来维系社会秩序;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面对严酷的现实。

有些朝代的统治者曾试图禁止这种习俗,但收效甚微。

而这种矛盾的态度,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在面对养老问题时的无力和困惑。

结语

作为一项恶俗,“寄死窑”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它提醒我们,生命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每一个老人都应该得到尊重和关爱。

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更是对未来的承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摆脱“寄死窑”的阴影,创造一个更加美好、更加人性化的社会。

信息来源:

国学网——湖北武当“寄死窑”证明我国曾有“弃老”习俗

http://sino.newdu.com/a/201801/14/199755.html

信息来源:国学网

0 阅读:1

盖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