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地图将南海改名,菲律宾闯下大祸

兵戎要至 2025-04-21 16:27:08

根据环球网报道,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谷歌地图将菲律宾西部水域名称标成“西菲律宾海”,此前显示的可是“南海”,菲律宾方面对此表示欢迎,中方怎么看?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回应,南海一直是国际社会公认的通用地名,世界各国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都广泛接受这一名称。这看似简单的问答背后,实则暗藏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还得从谷歌地图的改名事件说起。

全球用户在4月14日左右发现,谷歌地图上原本标注的“南海”,悄然变成了“西菲律宾海”。消息一传出,迅速引发舆论关注。谷歌作为全球知名的地图服务提供商,其地图数据被大量用户使用和信赖,它的这一标注更改,影响力不容小觑。菲律宾方面得知后,兴奋不已。菲律宾众议院议长罗穆亚尔德斯高调宣称,这强化了菲律宾对主权的声索;军方发言人帕迪利亚甚至将此举称为“历史性进展”。

马科斯(资料图)

但当用户放大地图仔细查看,会发现“南海”标识其实依然存在。谷歌面对质疑,也只是含糊其辞,称是在“调整标签可见度”。很明显,这场所谓的“改名”,更像是一场专门为菲律宾定制的“政治闹剧”,是个“政治滤镜”罢了,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

此次谷歌地图突然给南海改名,和近期一系列国际事件紧密相关。就在改名前一周,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访问菲律宾,首次以官方身份称南海为“西菲律宾海”,还宣称美国会支持菲律宾的主权声索,紧接着宣布美菲“肩并肩”联合演习即将启动,参演舰机规模创历史新高。

这一系列动作,明摆着是美国想借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给中国制造麻烦,遏制中国在南海地区的影响力。谷歌地图的改名,极有可能是在迎合美国的这一政治意图,配合美国上演技术霸权与军事威慑的“双簧戏”,美国出台的2025年《数字主权法案》就要求科技公司配合“国家安全战略”,谷歌的行为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

马科斯(资料图)

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本就小动作不断。其海警船在黄岩岛附近多次故意“碰瓷”,用渔船冲撞中国海警船航线,制造自己是“受害者”的假象,妄图在国际舆论上抹黑中国。如今有了谷歌地图改名这一“兴奋剂”,更是在南海问题上越发肆无忌惮。可就连菲律宾渔民都在社交媒体上吐槽,改个名字又不能让渔船多捞一网鱼,可见菲律宾民众心里也清楚,这种行为没什么实际意义。

面对美菲这一系列动作,中国迅速做出回应。在外交层面,外交部发言人林剑那句“南海是国际社会公认的通用地名”,简短有力,直接戳破了这场闹剧,把谷歌的错误标注打回原形,表明了中国坚定维护南海主权和国际共识的态度。

在军事层面,中国也展现出强大实力与应对决心。此前,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陆、海、空、火等兵力,在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彰显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决心,对“台独”分裂势力及外部干涉势力形成有力震慑。在南海地区,中国也一直保持常态化巡逻管控,有力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和海上安全。

马科斯(资料图)

从国际反应来看,美国的做法并未得到广泛支持。在东盟,马来西亚联合十国推进“去美元化”,印尼拒绝参与美菲军演,直言“不愿当炮灰”,表明东盟国家对地区局势有着清醒认识,不愿被美国裹挟,卷入无谓的对抗。在欧盟,德国总理怒斥“美国薅羊毛”,宣布对美科技巨头加征数字税,反映出美国在全球的霸权行径正引发越来越多国家的反感与抵制。

谷歌地图给南海改名这一事件,看似简单,实则是美菲妄图通过技术手段和地缘政治操弄,挑战中国在南海主权的一次尝试。但历史不会因地图改名而改变,霸权也不可能赢得人心。中国凭借坚定的立场、强大的实力和有效的反制措施,有力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未来,中国也将继续坚定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地区国家共同推动构建和平、稳定、繁荣的海洋秩序,让那些妄图破坏地区和平、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无所遁形。

0 阅读:41

兵戎要至

简介:有思想,有深度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