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卫道在芦山大白岩(瓮山顶)的九死一生历险记

书竹随心过去 2025-03-23 04:02:59

大白岩大山的惊险远足之旅,四渡赤水:绝境中的伟大转折。

四渡赤水:绝境中的伟大转折

1869 年 3 月 17 日,阳光毫不吝啬地倾洒在大地上,金色的光辉给万物都披上了一层温暖的薄纱,空气中弥漫着春日独有的清新气息,仿佛在诱惑着人们投身自然的怀抱。

在这样看似美好的一天里,他和王树衡怀揣着对自然的好奇与探索的热情,带着枪和博物学采集工具,于早上 7 点从学校出发,踏入了瓮山顶大山的一条荒谷。

他们或许不曾想到,自己即将开启的不仅是一场充满惊险与挑战的远足,更是一次与这片土地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悄然邂逅。

瓮山顶大山,坐落于一处历史悠久的地域,自古以来便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里曾是古代先民们繁衍生息的地方,他们在山林间狩猎、采集,与自然和谐相处,留下了许多古老的传说和神秘的遗迹。据说,在很久以前,大山中曾有一些隐世的修行者,他们在幽静的山谷中寻找心灵的宁静,追求着精神的升华。这些传说为洪椿坪大山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探寻。

踏入荒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尚未完全解冻的溪流。那溪流仿若一条灵动的银蛇,湍急的水流奔腾而下,撞击在岩石上,溅起洁白的水花,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仿佛在演奏着一曲激昂的乐章。溪流两岸,是形态各异的岩石,有的如雄狮盘踞,有的似仙女静立,在流水的冲刷下,更显苍劲古朴。溪边的草木虽还未完全焕发生机,但已有嫩绿的新芽探出脑袋,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为这略显冷峻的荒谷增添了一抹生机。

他们小心翼翼地沿着溪流边缘前行,每一步都充满了谨慎。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让他们的旅途一帆风顺。下午 2 点左右,当他们来到一连串喧闹、水花四溅的瀑布脚下时,一直陪伴着他们的小路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宛如银河落九天,那磅礴的气势令人心生敬畏。白色的水帘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五彩的光芒,水雾弥漫在周围,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而在这壮美的自然景观背后,或许还隐藏着古代文人墨客的足迹,他们曾在此处留下诗篇,赞颂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困境,他们并没有立刻放弃。简单地啃了几口面包,就着冰冷的冰川水填饱肚子后,他们鼓起勇气决定爬上构成这条狭窄山谷的陡峭山峰,试图寻找一条可以绕过瀑布的路。但现实远比他们想象的要残酷得多。那几乎垂直的巨大峭壁,上面覆盖着厚厚的冰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刺眼的光芒,让人望而生畏。峭壁上,顽强的树木扎根于石缝之间,枝干扭曲盘旋,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而这些树木,或许也曾见证过历史的变迁,历经风雨,依然屹立不倒。

整整四个小时,他们奋力地从一块岩石攀到另一块岩石,紧紧抓住树木和树根,艰难地向上攀爬。有二十次,他们都几乎坚持不下去了,心中充满了后悔和恐惧。但此时,他们已经爬到了很高的地方,下山同样充满了危险,他们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前行。在攀爬的过程中,他们偶尔也会被周围的景色所震撼。极目远眺,连绵的山脉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是一幅水墨画卷。山谷中,雾气缭绕,宛如轻纱,给整个山林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而在这片山林中,或许还隐藏着古代部落祭祀的场所,那些神秘的仪式曾在这里举行,传承着古老的信仰和文化。

在攀爬的过程中,他们无暇顾及雪地上那些大型动物的新鲜足迹,尽管知道这片山林里有凶猛的熊和野牛,随时可能对他们造成威胁。同时,他们的弹药也因为行走在雪地中而被浸湿,甚至填满了枪膛,这让他们在面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时更加缺乏安全感。而那些在古老冷杉树枝上悬挂的地衣间轻快跳跃的松鼠,以及在这片高山森林里喧闹的星鸦,也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他们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如何安全地向上攀爬。

然而,就在他们满怀希望能够到达山顶找到出路时,一直照耀到将近三点钟的太阳,突然消失在了浓重的雾气之中。瞬间,他们迷失在了这白茫茫的雾气里,再也无法确定方向。此时的他们已经精疲力竭,再也没有力气继续寻找山顶的路了。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决定下山,以免在这片可怕的荒郊野地中被黑夜困住。

下山的过程同样充满了艰难险阻。他们沿着那高达 1000 米的峭壁,和上山时一样,从一棵树挪到另一棵树,从一块岩石移到另一块岩石,很多时候几乎是垂直向下。有三次,他们找不到上山时的路了,只能无奈地往回爬,寻找一条可以让他们慢慢滑下去的山脊。山谷两侧都是陡峭的悬崖,上面覆盖着积雪和松动的冰块,没有可以抓握的灌木丛和树木,每一步都充满了危险。他们不得不横着穿过两条山谷,这是极其危险的举动,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卷走,掉进深渊摔得粉身碎骨。但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小心翼翼地前行。

终于,在经历了一个半小时这种非人的下山过程后,他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到达了山脚下,来到了那条依旧水花四溅的溪流边。此时的他们,衣服和双手都被划破了,打猎的工具也破损得不成样子,浑身被汗水和水湿透,尽管已经吃了不少雪,却仍然口渴难耐。但他们心中还是涌起了一丝庆幸,觉得自己终于暂时摆脱了危险。

然而,命运似乎又和他们开了一个玩笑。夜幕已经降临,他们离住处还有五里路,而周围一片荒凉,没有房子,没有小屋,也不见人影。更糟糕的是,白天的热量使得山上大量的积雪融化,溪流的水大幅上涨,挡住了他们回家的路。但他们没有被困难吓倒,鼓起剩下的力气和勇气,毅然前行,做好了应对一切的准备。

但很快,夜色变得漆黑如墨,又开始下起了雨,这让他们的处境雪上加霜。他们在陌生的道路上又艰难地走了两个小时,这条路他们只走过一次,所以每走一步都充满了不确定性。最终,他们实在走不动了,根本无法再前进。他们在岩石间摸索着攀爬,甚至冒险走进冰冷刺骨、如今已变成汹涌河流的溪水中,水深及腰,可依旧什么都看不见,仿佛陷入了绝境。

就在他们感到绝望,准备在伸手能摸到的第一处遮蔽物或者岩石缝隙处停下来,哪怕可能会被冻死或者饿死的时候,奇迹发生了。他们突然听到了人声,这声音仿佛是来自上天的救赎。他们大声呼喊,很快,一个人提着灯跑了过来,把他们领到了他的小屋里。他们都不敢相信,在这荒无人烟的峡谷里竟然还有人居住。

小木屋的善良主人对他们非常友善,热情地为他们准备了一些土豆和两张玉米饼。他们满怀感激地尽情享用着这些食物,心中充满了温暖。主人甚至好心地要把一张用树枝搭的床让给他们,但他们婉拒了。那一整晚,他们都守在熊熊燃烧的火堆旁,努力烘干身体、取暖,还做了日常的祷告,感谢命运让他们在绝境中得以获救。

这次洪椿坪大山的远足,充满了艰辛与危险,但也让他们收获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惜。他们不仅领略了洪椿坪大山壮美的自然景观,更在不经意间触摸到了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脉络。虽然对他的自然历史收藏来说,收获甚微,仅有一只灰松鼠和一只白顶溪鸲这两种新物种,但这次经历却成为了他们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回忆,那壮美的山林景色,那与自然搏斗的惊险瞬间,以及那隐藏在山林间的历史文化故事,都将永远铭刻在他们的心中,时刻提醒着他们自然的力量、生命的脆弱以及文化的传承。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