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远征狠批娱乐圈女星:那些你以为是仙女的,实际上是“文盲”!

天天向上阿 2025-03-13 15:55:15

冯远征在2025年全国两会的发言引发了娱乐圈的巨大震动。

他直言不讳地批评了一些演员的文化水平,指出有些演员连“耄耋”都不认识,却在演历史剧;把“莘莘学子”读成“辛辛学子”,却在拍校园片。

他强调演员拼到最后是拼文化,不是拼粉丝。

此言一出,微博瞬间炸出了178万条评论,网友纷纷翻出近十年明星文化翻车的名场面,从顶流小花到当红爱豆,错别字、读错音、常识性错误层出不穷,“文盲明星”成为开年最刺眼的热词。

杨幂在《国家宝藏》中将“莘莘学子”读作“辛辛学子”,节目后期不得不删减这段内容。

次年她在民国剧《书香世家》中写“国”字时漏掉了“玉”。

弹幕里一片哗然:“你让剧里的老师怎么教学生?”

更讽刺的是,她的高中班主任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当年她语文成绩全班倒数第三。

赵丽颖作为迪奥大使,在手写祝福卡时将“迪奥”写成繁体“迪奧”(少了一横)。

粉丝试图解释这是“简体习惯”,但眼尖的网友发现她在《幸福到万家》中饰演农村妇女时,写“富”字少了点。

现实与角色双重“文盲”,被制作成“文化刺客”表情包疯传。

Angelababy在2024年百花奖颁奖典礼上念错了“耄耋之年”,台下张国立皱眉苦笑。

事后工作室解释“灯光太暗看不清”,但网友翻出她在2021年《奇遇人生》面对90岁非遗传承人时,同样脱口而出“毛至之年”,暴露了她的文化硬伤。

杨超越在2025年春晚上手写“福”字故意倒贴,配文“福到了”。

本意是表达美好祝愿,却被网友指出倒贴福字只适用于水缸、垃圾桶,大门福字必须正贴。

更尴尬的是,她在《哈哈农夫》中把“稻穗”认成“麦子”,被农民嘉宾当场纠正:“这是水稻,你老家不种地吗?”

鞠婧祎在《青春环游记》中被问到“祎”字的读音,支吾半天说“wei”(正确读音是yī)。

节目组紧急切播,但网友翻出她2018年的采访,她曾说“祎是美好的意思,读yi”。

前后矛盾的“失忆式文盲”,让她上了热搜。

后援会紧急科普:“姐姐太紧张了!”

孟美岐在2024年生日会上手写“感谢我的在淘公主们”,将“逃”错写为“淘”。

粉丝解释这是“谐音梗”,但网友扒出她在2022年《创造营》中把“再接再厉”写成“再接再励”,教练鹿晗当场愣住。

两次低级错误,让她成了B站鬼畜素材。

关晓彤在2022年高考季直播中写“国”字缺笔,被扒初中作业本上的“国”字长期少写“玉”。

2024年主演《高考1977》时,剧中教村民写字,特写镜头的“国”字依然错误。

导演无奈透露:“NG了17次,她总说‘习惯了’”,最终只能后期P图。

欧阳娜娜在2021年《天天向上》读错“憧憬”(chōng jǐng 读成 zhuàng jǐng),2024年主演《音乐少女》再次读错,导演被迫后期配音。

更绝的是,她在Vlog中展示手写歌词:“对未来充满撞憬”,被粉丝做成“年度十大迷惑行为”表情包。

明星文化缺失的根源藏在一份2024年娱乐圈产业链报告里。

某头部经纪公司内部文件显示,新人培训中“文化课”仅占5%,其余95%用于声乐、舞蹈、人设包装。

一位前经纪人透露:“公司宁愿花500万请老师教表情管理,也不愿花50万请文化课老师——反正粉丝不在乎偶像有没有文化。”

这种畸形生态催生了“文盲有理”的怪异现象。

2023年某女星写错“禾下乘凉梦”,粉丝控评:“姐姐只是不拘小节!”

2024年某男星把“耄耋”读成“毛至”,后援会发文:“哥哥专注作品,没必要纠结这些!”

更魔幻的是,某流量小花在直播中称“郑和下西洋去了南极”,竟被粉丝夸“可爱天真”。

与老戏骨的“文化强迫症”相比,更具讽刺意味。

巩俐为演《归来》,提前三个月学习1970年代方言;陈道明拍《康熙王朝》,通读《清史稿》做了8万字笔记。

冯远征在《演员的自我修养》中写道:“台词里的每个字,都是角色的骨头。

连骨头都软了,戏怎么立得住?”

冯远征的呼吁本质上是对“演员职业化”的呐喊。

在韩国,演员必须通过文化考试才能接历史剧;在日本,偶像组合出道前要完成高中课程。

而现在娱乐圈,却把“没文化”当成卖点——某顶流女星因“笨蛋美人”人设狂揽3亿代言,这种畸形导向正在毒害整个行业。

解决之道或许藏在2025年艺考改革方案中:文化课成绩占比提升至40%,增设文学常识笔试。

更重要的是,观众需要觉醒——当我们为明星的错别字发笑时,其实是在纵容文化贬值。

正如网友所言:“我们可以接受明星不完美,但不能接受他们放弃成长。”

好在,已经有人开始行动。

2025年《我就是演员》舞台上,23岁的赵今麦现场默写《岳阳楼记》,虽然有错别字,但赢得导师点赞:“至少她在努力。”

同年,周冬雨主演的《文化苦旅》,为演敦煌学者,提前半年学习考古知识,最终斩获金鸡奖最佳女主角。

这些案例足以表明,对于明星而言,文化绝非选修课程,而是必修之课。

在两会闭幕会上,冯远征表示:“演员的文化素养,决定着中国影视业发展的上限。”

那些写错的字、读错的音,不该成为娱乐圈的笑料,而应是刺痛行业的银针。

冯远征的扎心之语不仅是对明星的提醒,更是对整个时代的叩问:在流量为王的今天,我们还能守护住文化的底线吗?

或许答案就在每个观众的选择里——当我们不再为“文盲表演”买单,就是改变的开始。

你能接受演员文化水平低吗?

职业素养与演技,二者孰重孰轻?

明星写错字该被原谅吗?

粉丝“护短”是爱还是害?

如果让你给娱乐圈设“文化门槛”,你会提什么要求?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0

天天向上阿

简介:天天向上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