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艺术与生计的多元解读
在相声的广袤世界里,郭德纲曾经掷地有声地讲过,“相声艺人永远不要觉着相声是多么高雅的东西,它和修鞋、配钥匙、卖菜一样,就是一门手艺,我们靠这门手艺生存!”这一观点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相声界激起层层涟漪。这看似简单的话语,实则蕴含着深刻的行业洞察。
的确,回首相声发展的漫长历程,它在往昔的岁月里,本属于下九流的行业范畴。那时的民间艺人,为了混一口饭吃,只能在街头巷尾就地撂摊。在大众眼中,他们和要饭的相比,或许也只是多了一份能在街边表演的本事罢了。这实在是一种挣口饭吃的技能,没有什么光环可言。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相声演员从口中说出的内容却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这艺术水准高低大有文章,水平高超者,那收入自然就多;而水平低下的,可能连维持生计都困难,只能无奈改行。这就像是在艺术的江湖里,实力决定一切,靠本事才能在这圈子里立足。
侯宝林大师的出现是相声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以卓越的眼光,剔除传统相声里的低俗内容,精心保留精华部分。于是,相声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它从一种层次不齐的表演形式,升华成了能够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艺术样式。他的相声作品就像长了翅膀,通过电视和广播广泛传播,后来又借助新型媒体的力量,像春风一样吹进千家万户。这是相声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让相声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绽放光彩。
郭德纲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贡献,他让相声重新回到小剧场,回归到老百姓的身边。他对相声的理解独树一帜,认为相声就是两个人的聊天,艺人巧妙地把说学逗唱这四门功课融入其中。相较于传统的电视相声,剧场里的相声就像一股清泉,内容更接地气,更能贴近老百姓的生活百态。在小剧场里,观众能感受到最真实、最有烟火气的相声表演。
可就在近期,一石激起千层浪,著名相声演员张伯鑫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这不禁让人好奇,他和郭德纲之间到底有着怎样不同的理解呢?早年间的北京城,流传着“南郭北张”的说法,“南郭”是郭德纲,“北张”即张伯鑫。那时候,这似乎是一种对他们相声水平的认可,表明二人在说相声这件事上都有超高的造诣。张伯鑫的师爷是相声名家赵佩如,恩师是高英培先生,就辈分而言,他和郭德纲旗鼓相当。而且他们二人还存在合作关系,2009年由德云社发起的“德云相声联盟”成立,张伯鑫领导的“挚友相声俱乐部”成为该联盟的第一个加盟成员。前些年,他还参加了郭德纲当导师的《相声有新人》节目,大展自己高超的相声水平。可惜在最后的pk环节败给了郭德纲的徒弟孟鹤堂。近日,张伯鑫发了一段视频,第一次表达了自己对相声的见解。他说:“相声不是要饭的艺术,相声本身就是艺术,它怎么可能是要饭的东西呢,你想笑的方法有很多种,你可以听脱口秀去,你可以看小品去,你可以没事看点画片去,你都能乐,相声是艺术,听的这道玩意儿!”他的话一出口,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相声到底是艺术,还是要饭的东西呢?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深陷于一个无解的漩涡。这是因为相声演员的生存状态存在巨大差异。先看小剧场演员的情况,对于他们而言,说相声纯粹是赚钱养家的工作。观众的笑声就是他们的生命线,观众笑了,腰包才会有钱;观众不笑,他们就可能面临退场的尴尬,甚至退票,最终是两手空空。从这个角度看,和街上乞讨要饭的乞丐似乎没有本质区别,毕竟都是靠外界的反应获取生存资源。
再看体制内或者主流相声的情况,那些相声演员不管说的内容有多老套,也不管一个月有多少演出机会,收入稳定。他们没有创作新作品的压力,也无需考虑创新。只要把相声包装成高高在上、老百姓难以触及的艺术品就行。这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使得相声在不同的圈子里有着截然不同的定位。
但实际上,相声到底是艺术品还是要饭的东西,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都没有太大的差别。老百姓在相声面前,更多的是关注自己能从中得到什么。如果在小剧场里,观众觉得相声演员能让大家开怀大笑,那就是一场成功的演出;在主流舞台上,如果能把传统的语音艺术传承、包装得优雅,观众也会给予认可。
我们再深入思考这个现象,会发现相声的定位之所以如此模糊,和社会环境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化追求不断变化。以前,大众的文化娱乐形式相对单一,只要能带来欢乐、能够谋生的表演都能被接受。可现在,娱乐方式的多元化让相声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郭德纲和张伯鑫等相声演员的不同理念碰撞就显得尤为重要。
郭德纲侧重于相声的生存性,从底层的视角出发,强调其作为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的重要性。他的成功也证明了这种理念的可行性,德云社的繁荣让很多原本边缘的相声艺人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但张伯鑫所强调的相声的艺术性也不可忽视,只有不断提高相声的艺术水准,才能让相声在众多文化娱乐形式中脱颖而出,具有更长远的影响力。
从观众的角度来看,大家希望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有一种既能娱乐身心又能体现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相声有这个潜力,但无论是郭德纲的手艺流,还是张伯鑫的艺术流,都需要不断发展和改进。或许相声的未来应该是将艺术性与生存性完美结合,既能在高雅的艺术殿堂中占有一席之地,又能保持它在草根间的亲民性,让不同层次的观众都能感受到相声的魅力。这是相声发展的一个方向,也是众多相声从业者需要探索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期待看到一个更加繁荣、多元的相声生态,让相声这颗艺术明珠继续闪耀光芒。
相声界的发展就像一场没有终点的旅程,郭德纲和张伯鑫就像是旅程中的两位行者,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路,却又都向着让相声更好发展的方向前行。每一位相声演员的努力,每一个理念的碰撞,都在为相声这棵大树增添新的枝叶,我们作为观众,就在这树下,享受着相声带来的独特魅力。
著名?要不是这厮赢不了就退赛还拿辈分压后辈,他能著得了名吗?[得瑟]
艺术还能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