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美军侦察失误对军事行动影响的讨论,的确存在夸大之嫌。美军于10月23日成功定位栗田健男舰队,并在当日及次日给予其重创。
哈尔西和金凯德两位指挥官均在前述两日内持续接收到关于日军部署的情报。美军在10月23日之前损失的两三天预警时间,并未对整体战局产生决定性影响。美军仍拥有充分的时间采取必要的预警措施,并对日舰实施有效打击。
在此,需强调两点此前提及但未充分阐释的关键事实,它们在所有关于莱特湾海战的报告中均占据重要地位:其一,10月24日至25日夜间,哈尔西未派遣任何舰队守护圣伯纳迪诺海峡;其二,10月25日清晨,栗田健男舰队在萨马岛附近遭遇美军航母战斗群时,选择了避战策略。针对哈尔西在上述事件中的指挥决策,特别是他为何在栗田舰队逼近莱特湾的关键时刻,命令四个航母支队中的两个返回乌利西环礁休整,引发质疑。事实上,哈尔西于10月21日下达此命令时,美军情报初步显示日军可能将菲律宾作为作战目标,而哈尔西对日军舰队(包括北方和南方部队)的具体动向一无所知。即便情报存在夸大成分,哈尔西也应至少保持所有航母原地待命,直至确信日军不会干扰莱特湾登陆行动。回顾10月11日至16日,美军为支援米沙鄢群岛先期登陆,在台湾岛附近与日军展开的空战,这一行动同样对后续战局产生影响。发起米沙鄢群岛先期登陆行动的目的,目的在于为10月17日至20日的莱特岛登陆行动进行前期筹备。此决策由哈尔西在上述空战及登陆行动结束后制定。在行动的第二阶段,美军计划短期内实施一次诱敌战术,参与此次行动的舰艇包括重巡洋舰“堪培拉”号与“休斯敦”号。然而,行动计划的拟定耗时较长,在此期间,美军的护航航母“桑加蒙”号、澳大利亚海军重巡洋舰“澳大利亚”号以及美国轻巡洋舰“檀香山”号在滩头附近海域遭受攻击。第38特遣舰队的四个航母战斗群在完成补给后,随即发起了一系列针对吕宋岛北部地区的打击。美军的战略意图是确保这四个航母战斗群在10月20日莱特岛登陆期间及登陆后保持战备状态。在执行过程中,哈尔西却决定不让第38特遣舰队的航母在10月18日至19日继续在吕宋岛南部和米沙鄢群岛区域执行任务,而是将其编队部署至吕宋岛东北部海域。因此,消灭米沙鄢地区日军航空兵的任务转由第77特遣舰队的护航航母承担,但这些护航航母更适合为登陆莱特岛的两栖部队提供空中掩护及近距离支援。在美军登陆部队成功清理滩头阵地后,哈尔西命令第38特遣舰队的第1支队和第4支队进行燃油补给。其中,第1支队于10月22日前往乌利西环礁,第4支队则于次日抵达。10月22日,舰队航母“汉考克”号从第2支队调至第1支队。次日,舰队航母“邦克山”号脱离第2支队,前往乌利西环礁以获取更多战机。轻型航母“考伯恩斯”号和“卡伯特”号则分别于10月20日返回第1支队和第2支队。此外,第30特遣舰队的第3支队在重巡洋舰“堪培拉”号和“休斯敦”号接到前往马努斯岛的命令后,于10月27日抵达乌利西环礁。哈尔西的一系列举措意在保持两个航母战斗群处于待命状态。首个战斗群为第38特遣舰队第3支队,下辖舰队航母“埃塞克斯”号、“列克星敦”号,以及轻型航母“兰利”号、“普林斯顿”号。另一战斗群则为第38特遣舰队第2支队,曾为该特遣舰队中的精锐,但现仅余舰队航母“无畏”号和轻型航母“独立”号,所幸“卡伯特”号被及时调回,参与了10月24日的战斗。哈尔西下令后,原本集结9艘舰队航母、8艘轻型航母及1077架战机的特遣舰队,已缩减至3艘舰队航母、4艘轻型航母及约400架战机。即便第4支队回归,整体战力亦仅增至5艘舰队航母、5艘轻型航母及大约600架战机。战机数量的显著减少,导致特遣舰队战机编制缩减至原规模的五分之二,而原本火力最强的第2支队在此关键时刻却表现欠佳。10月23日,美军侦察到日军打击舰队并与之接触前,已有半数美军航母被调往菲律宾执行肃清任务。此态势发展颇为异常,似乎与美军实际需求不符。随后,第38特遣舰队第1支队和第4支队重新加入战斗,并在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日美军损失有限,台湾岛上空的空战导致快速航母编队损失76架战机,另有3架因操作失误损毁。在10月17日至23日期间,美军总共仅损失36架战机,其中25架于17日、18日两天内被击落。不过,在分配到舰队中的9艘舰队级航母与8艘轻型航母后,其影响显得微不足道,因此美军无需调遣一至两个航母编队返回乌利西环礁以增载更多战斗机。10月24日,第38特遣舰队第1支队的缺席对战局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首要的是,若美军能够妥善处理10月20日的侦察情报,并据此做出后续决策,那么两个航母战斗群便不会接到返回乌利西环礁的命令。在此情境下,所有四个航母战斗群都将在10月24日至25日保持原地待命状态。哈尔西在北上搜寻小泽治三郎航母编队的同时,将能保留一个航母战斗群防御圣伯纳迪诺海峡。其次,存在一种引人关注的假设:当栗田健男的舰队穿越锡布延海但尚未通过圣伯纳迪诺海峡时,若第38特遣舰队的四个航母战斗群均在10月24日处于整装待发状态,战事结果或将截然不同。这一假设与现实更为贴近,其合理性在于更符合兵力集中的军事原则。坚持此原则可能意味着,在10月24日至25日,哈尔西将全部四个航母战斗群派往北方,而非保留其一。相比之下,前一个假设在逻辑上更难成立。普遍观点认为,锡布延海战为美军赢得了重大的战略优势,尽管这一优势与作战当天舰载航空兵的预期有所不同。实际战斗中,仅日军“武藏”号战列舰被击沉。在作战初期,三个航母战斗群所拥有的战斗机数量约为四个战斗群的五分之三,而反舰战斗机的比例仅略高于原有编制的一半。原有编制包含274架SB2C地狱俯冲者式俯冲轰炸机与234架TBF复仇者式鱼雷轰炸机,而这三个航母战斗群则分别仅有148架和144架同类战机。在10月24日,规模最小的航母战斗群(包含一个舰队航母、一艘轻型航母及一艘具备夜间作战能力的“独立”号航母)处于待命状态,且为距离圣伯纳迪诺海峡最近的航母战斗群。此外,第38特遣舰队第4支队虽有参与米沙鄢群岛行动的经历,但在彼时并未对栗田健男舰队发起攻击。考虑到这两个战斗群的规模与地理位置,哈尔西作出了在与日军接触前撤离两航母战斗群的决策,此决策随后导致了不利的后果。如果美军能集中航母战斗群力量,或能取得更为显著的战果。10月22日8时05分,栗田健男舰队自文莱湾启航,七小时后,即15时,西村祥治舰队亦开始航行。此时,另两支舰队已在菲律宾海域进行了长时间的空战,并在经历挫败后,准备采取新的战术以求胜利。而小泽治三郎舰队则在10月20日夜间离港,其在日本内海各港口集结多艘舰只后,在轻巡洋舰“五十铃”号及四艘驱逐舰组成的护航编队引导下,穿越丰后水道东侧。该舰队接到的指令在海战史上颇具独特性:航母舰队旨在协同友舰,以自我牺牲的精神吸引并牵制吕宋岛东部的美军航母特遣舰队,将其引向北方及西北方向,以确保第一、第二部队能顺利突入美军进行两栖登陆的海域。同时,一系列关于美军潜艇的虚假报告给刚出海的日军舰队带来了不小的困扰。特别是当美军潜艇“鲷鱼”号在台湾空战期间对驱逐舰“凉月”号发动鱼雷攻击时,正于海峡附近活动的美军潜艇“鲷鱼”号及其同行潜艇,使得日军舰队处境更为被动。由“牛鼻鲼”号与“隐棘鳚”号组成的巡逻队伍未能把握到侦测日本舰艇的时机。“鲷鱼”号与“隐棘鳚”号被指令向西行进,而“牛鼻鲼”号则向东航行,直至纪伊水道。此外,原本应执行侦察任务的潜艇转而攻击日本商船,导致丰后水道东侧防御空虚,使得小泽治三郎的舰队得以避开美军潜艇的侦测,并顺利前往南方,执行其自我牺牲的战略行动。在前三日内,舰载航空兵的活动保持低调,舰队严格遵守无线电静默规定。而其双重目标的空中任务计划,则定于10月23日执行。10月20日,志摩清英指挥的第五舰队于马公岛南部海域活动。美军部队于10月17日登陆苏禄安岛之际,第五舰队刚结束在东番岛的短暂交锋,随后前往琉球北部的奄美大岛。10月20日,该舰队抵达马公岛,并由当日上午9时30分进港的“良荣丸”号补给舰进行燃油补给。此时,志摩清英接获撤销驱逐舰编队的命令。由此,“若叶”号、“初春”号和“初霜”号驱逐舰组成的编队,被重新部署,用于将航空兵、地勤人员及装备从台湾岛转运至菲律宾。战事发展至此,第五舰队剩余舰艇的具体任务目标尚不清晰。志摩清英倾向于将舰队撤回本土,但此意愿未立即实现。尽管联合舰队司令部指示小泽与正驶向圣伯纳迪诺海峡的栗田舰队会合,但舰队参谋层逐渐倾向于让志摩清英的舰队穿越苏里高海峡,前往莱特湾。日军另一舰队——西村舰队,被命令从南部航线进入莱特湾。原本,志摩清英的舰队也应采取同样路线,但情报显示,美方在该海峡内部署了2艘战列舰、5至6艘巡洋舰以及至少10艘驱逐舰。在此强大军力监视下公然航行,显然不切实际。鉴于西村舰队规模较小且易于隐蔽,因此其穿越该航线的可能性相对较大。10月21日16时整,志摩舰队顺利抵达科伦湾区域。与此同时,西村舰队已完成与栗田舰队的分离,并依指令进入预定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