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刚好处于长征的末期。一位红军团长因为战事的缘故,导致自己身上多处受伤,已经到了要窒息的境地了。
一旁的战士们也非常的无奈,再加上当时没有什么医疗设备在现场。
团长当时也不想拖累他们,于是经过商议,最终用一些树枝将团长给掩埋。
可时势造化,一位名为王氏的老妇人,当天刚好到山上去采摘草药。
因为她的孙子最近发了高烧,所以急需一种特制草药来治疗。
在她上山之后,便闻到了一股沉重的腐臭味。
于是顺着这个味道,她便来到了一处树枝掩盖的掩埋堆。
当时的场面直接让她惊住了,这里竟然躺着一位红军战士,身上的军装已经破破烂烂的。
而仔细一看,他身上也到处是伤。
时间不等人,王氏不管那么多,直接背着战士往山下的村庄走去。
当时正是抗战的激烈时期,红军长征的结束,将会开启新的征程,也将是抗战胜利的开始。
王氏作为农妇人,日常都是非常的勤恳,而战争的到来让她失去了许多东西。
为此她也非常痛恨战争,以及侵略者的胡作非为。
看到当时的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抗敌,她也由衷的敬佩。
这也在她遇到了这位红军团长的时候,一眼就看到了这是属于红军的军装,便下定了决心要帮他摆脱困境。
当时红军战士身上到处是伤,而且还有很多腐烂肉块。
于是为了防止进一步感染,王氏就将其一部分割了下来。
上山的途中,王氏也带了一袋水,于是抓紧的喂给了他。
战士得到了水源,身体才逐渐的好转起来。
为了抓紧时间,王氏将战士绑在背上,非常吃力的将其抬起。
要知道一个老妇人的体力,是极其有限的。
更何况还要走下山,艰难程度不言而喻。
她不知道战士的具体究竟是谁,但仍用她佝偻的腰将其抬起。
只为了救活这位,为抗击敌对势力而奋不顾身的红军战士。
背着战士步履也非常的缓慢,经过了长时间的路程,她最终也回到了村子。
抵达村子之后,她第一件事就是要敲响了李大夫的家门。
作为村子里唯一的医生,李大夫不仅医术精湛,而且能够为村里人任劳任怨。
当看到王老妇背上的红军战士的时候,他也不禁的惊住了。
情况紧急,王氏只能先将战士抬到了屋里。
在和李大夫简单讲述了情况之后,李大夫立即开启了手术,伤势过重不得拖太久。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山里的医疗设备都是极其的简陋的,要治疗如此严重的伤势,风险是极高的。
手术进行了很长的时间,过程虽然很艰难,但最终还是把战士脱离了危险情况,剩下的就看战士的恢复如何了。
于是为了更好的帮助战士身体恢复,王老妇也开始帮忙照顾起来,每天对他关照有加,喂药和熬粥给战士。
几天过后,战士明显比之前气色更好了些。
待到战士能够下床走路了之后,王老妇便将这一切过程告知了他。
知道了这一切的战士,也非常的感激王老妇。
经过两人的聊天,王氏才知道了这位红军战士的身份。
是红军某部的团长,名为梁从学,对于大娘的救命之恩,这个战士也铭记在心中。
又经过了几天的疗养,梁从学的伤势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
但他深知自己身处险境,要是继续的待在这里,必然会给村子添麻烦,于是他还是选择了告别。
离别之际,他再次向王氏郑重道谢,并许下诺言:
革命之火终将燎原,他定会凯旋,报答救命之恩。
王氏将一块温润的玉佩赠予他,这不仅仅是礼物,更是她深情厚谊的寄托。
梁从学感谢地接过,并将玉佩贴身收藏,转身离去。
作为红军团长之一,梁从学的经历也极为的特别。
1903年出生,因家境贫寒,自幼放牛为生。
后又辗转酿酒、做挂面,以维持生计。
与他境遇相似的王宏坤亦是如此,然而,勤劳依旧无法改变他们饥饿的命运。
26岁那年,心怀不满的梁从学加入了农民协会,并于次年光荣入党,随后投身红军队伍。
身强力壮、性格憨厚的他,在战场上勇猛无比。
以一敌众的壮举为他赢得了“老黄尖”的外号,这个称呼源自家乡对老黄牛的朴实称谓。
1932 年,他荣升为连级指挥员,随红四方面军西征,然命运多舛,他身负重伤,只能无奈滞留鄂豫皖苏区。
伤愈之后,他得徐海东赏识,旋即擢升为营长,随即投身葛藤山战斗,英勇无畏,奋勇杀敌。
战后,红28军与红25军在豹迹岩胜利会师,并在吴焕先、徐海东等名将的指挥下合编为新的红25军。
新军下辖两个师,徐海东出任军长之职,吴焕先担任政委一职,梁从学、丁少卿分别担纲师长之任。
然而,梁从学不久便被免职,后经查无实据得以释出,转入后勤部门。
1934年,红25军主力西征前夕。
吴焕先亲至医院探望梁从学,不但消弭了对他的疑虑,更委以鄂东北独立团副团长一职,充分展现了信任与器重。
吴焕先
红 25 军西征在落下帷幕后,高敬亭组建了红28军,梁从学则出任第 244 团团长之职。
红28军虽然兵力不多,但第244团作为核心主力,在高敬亭的重视下屡建奇功,在桃花山战斗中歼灭敌军一营。
梁从学性格倔强,再次被调往后勤部门。
经过考验后,高敬亭看重其才能,重新任命他为红28军第245团团长。
老红军姚天成回忆,梁从学两次入苦工队,却从未抱怨。
抗战爆发,鄂豫皖边区红军游击队经整合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高敬亭出任司令员。这一重要军事部署在当时为抗战增添了强大力量。
第四支队麾下有三个主力团与一个手枪团。梁从学指挥新组的游击纵队,约千人之众,出任军事主责。
在战事期间经历了许多事件,而这次还好有王氏的救助,让他保住了性命,为此他也格外的重视这份情谊。
重返部队的梁从学,再次投入到火热的战斗中。
枪林弹雨,硝烟四起,成了他日常的写照。
无论环境如何恶劣,战事如何激烈,他那颗心始终牵挂着远方的王老妇。
每当遇到困难之际,他都会想起那个村子。
想起老妇人慈祥的面容,想起他们为自己送行的场景。
正是这份深厚的恩情,让他在战场上迸发出无穷的力量。
一次次化险为夷,一次次战胜强敌。
他忘不了,是王氏和李大夫帮助了他,在身处战火纷飞的战场,却始终没有忘记他们的嘱托。
他告诉自己,一定要活着回去,一定要报答他们的恩情。
也是这份情谊,让他坚持了下来。
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后,梁从学得到了一个机会,回去村子里去感恩王老妇和李大夫。
可直到他前去之后,村子里的人大部分都被日军给杀害,而王老妇和李大夫也因此遭到了屠杀。
经过了一番打听,他才发现了王老妇的孙子在亲戚家中。
于是为了报答这份难以忘怀的恩情,他最终下定了决心,将孩子接到自己身边,承诺会带好他。
也正是这样,王老妇的孙子也成为了他的养子。
日后也参加到了革命事业当中来,更是见证了胜利曙光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