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一个画面,两个女大学生围着一个外国留学生,他们沟通日常的生活,交流学习的乐趣,这样的画面看似和谐美好,却引起人们的争议。
这就是昔日一度闻名的学伴!毫无疑问,两个女大学生是学伴,留学生是主角,是女大学生陪伴帮助的对象。
这件事一直让人奇怪,不明白是当时有人投机取巧,只拍到了女生的画面,还是所谓的学伴只有女孩子参与?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
大批的反对声甚嚣尘上,人们对学伴为何如此冷血?
其实这件事影响最深的是我们的心理感受,毕竟有些人还在过去的历史中无法走出来,一想到从前被侵犯的故事,心里就难受。
大学生是人才,毫无疑问,他们本来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也能在这段日子里去感受社会,去四处旅游积累经历,但是一旦成为学伴,就要负责帮助另一个人,也就是说,不管实际如何,他们的时间被压缩了。
乐于助人一向是我们的文化,热情好客也是我们的底色,可是学伴的存在,着实让人唏嘘!
然而,更令人唏嘘的事情也发生了,学伴制度的创始人居然高升了!在她开创的学伴让人如此不可思议之后,她依旧高升!
这一件事说明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或许你我的格局都小了!
我们只看到自家的委屈,没有看到对外的形象问题,或许国际形象不容忽视,也是我们领导要打造的层面吧!
普通人当然想不到那么多,普通人只关心柴米油盐,一顿饭有菜有肉就是他们的满足,普通人若都能看得到更深层次的角度,也许就不会对学伴的存在如此置喙!
想要了解这一点,我们还得来看看学伴的初衷!为什么要出现学伴这一个形式的人物?是为了帮助留学生解决问题,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在我们这儿的生活。
所以说,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学伴制度的存在,就是为在国内的留学生服务的,否则怎么没有听说国内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学伴?
而从古装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学伴的存在!
那些为了让家中大少爷去好好上课的家长,给大少爷安排了一个小厮,于是这小厮就成为大少爷的学伴。
我想,这应该是学伴的历史渊源吧!只不过曾经的学伴和后来的学伴,性质不一样了!
曾经的学伴,吃喝花销全都由大少爷的家庭供给,对学伴来说,伺候大少爷跟他一起学习,是为了督促大少爷好好学习,自己不需要别的使命,只需要好好照顾大少爷,一辈子不愁吃喝。
可是21世纪的学伴,却被灌输了独立自主的好素质。21世纪的学伴哪怕只是一个女生,也要依靠自己努力,21世纪的学伴,就算是女生也是花自己的钱,不需要对方给她们花钱,因为时代不同,格局也不同了!
只不过如果这些女生的家庭比较传统,或许在听过女生的故事以后,会有些怨愤不平,想起古代的那些学伴,再看一看如今儿女的学伴模式,到底是因为时代进步了人也进步了,还是她们都吃亏了?
当然,我们不可能脱离时代单纯去看一件事,或许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学伴制度的推出,有助于我们在国际上格局的彰显,至少那些留学生回去以后,都会光荣地夸赞自己在国外留学时,曾经有学伴亲自帮助自己。
你我的格局不要太小,学伴的存在很显然是得到领导认可的,否则那学伴的创始人也不可能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