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汉收留日本伤兵,当兄弟供养47年,回国后报答方式令人感慨

盖说社会 2024-08-28 14:13:34

如果你亲身经历了抗日战争,是否会收留受伤的日本兵呢?

1946年,抗日战争刚结束,无数国人都对日本人恨之入骨。

但一位河南农民,却冒着被乡亲唾骂的风险,收留了一名受伤的日本兵。

之后,他更是让整个家族不图回报的,养了这位日本兵47年,他的儿子甚至因此失去了读大学的机会。

这个农民为何要冒着巨大风险收留日本兵?日本兵又是如何回报他的?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人民网】等(链接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河南农民不顾一切照顾日本兵

1946年的秋天,我国刚刚结束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百废待兴,民生凋敝。

在河南省南召县的一个集市上,孙邦俊遇到了一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日本伤兵。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名日本伤兵的处境可想而知。

然而,孙邦俊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对他视而不见或者怀有敌意。

出于同情,孙邦俊给了这名伤兵两个窝窝头,本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施舍。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这名伤兵竟然一路跟随他回到了家。

孙邦俊深知收留一个日本人可能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巨大的麻烦,但是他又不忍心将这个无依无靠的伤兵赶走。

当家人得知他要收留这名伤兵时,也都是相当反对,认为孙邦俊收留一个日本人就是叛徒。然而,孙邦俊还是坚持要留下他。

他认为,战争已经结束,仇恨不应该永远延续下去。更重要的是,他看到的不是一个敌人,而是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因为这名日本伤兵头部受伤而失忆,无法正常交流,孙家就给他起名叫"小门野郎",后来又叫"李同"。

可不久之后,李同患上了偏瘫,生活无法自理。

面对这种情况,孙邦俊竟然不惜卖掉了家里唯一值钱的牛,还欠下了巨额债务。

而因为李同平时看起来人畜无害,有时候自己摔倒了也无法起来。

出于同情,村民们逐渐接受了李同的存在,甚至开始对他产生了同情。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本着人道主义精神,破例为李同上了户口。

在发放救济和分地时,政府始终将李同视为普通村民,给予同等待遇。

而孙家一直尽心尽力的照顾着他,即便是大饥荒时期,孙家常常靠挖野菜、拾山果来维持生活,但从没想过抛下李同。

孙邦俊甚至教会了李同如何辨认可食用的野菜和树皮,让他也能为家庭生存出一份力。

然而,善良的代价有时候是沉重的。

孙邦俊的儿子孙保杰因为家里收留日本人,被贴上了"政治不可靠"的标签。他原本有机会上大学,却因此失去了机会。

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让这个年轻人一度陷入低落。

不仅如此,孙保杰到了适婚年龄,很多姑娘家听说他家里有个日本人,就打退堂鼓了。

这让孙保杰感到十分沮丧,甚至一度对父亲的决定产生了怀疑。

然而,让人敬佩的是,孙家人并没有因此而怨恨李同。相反,他们似乎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跨国情谊。

孙保杰常常自我安慰,认为这或许是命运的安排,让他们家与李同结下这份缘分。

他的母亲更是常说李同就像他们的家人,家人之间哪有怨恨的道理。

三代人的执着

1962年,孙邦俊临终之际,嘱咐儿子一定要继续照顾好李同,有机会的话帮他找找亲人。

这番话深深印在了孙保杰的心里。他和妻子王成香遵照父亲的遗愿,继续悉心照料李同。

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也从未想过放弃。王成香更是把李同当作自家长辈,每天细心照料,从不抱怨。

这个故事到这里似乎已经足够感人,但事实上,它还远未结束。

身份确认,得以回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日两国正式建交,孙保杰开始了为李同寻找远在日本的家人。

他不懂日语,也不熟悉日本的情况,只能四处打听,请人翻译,甚至自学了一些简单的日语。

八年间,他寄出了100多封信,然而,信件全部石沉大海。

直到1991年,机缘巧合之下,一个日本访问团来到南召县,听说了李同的故事后被深深打动。

临走时,访问团成员带走了李同的照片,回国后,他们将照片刊登在了日本媒体上。

很快一位名叫津田康道的人看到这条消息,认出照片上的人就是战友。

原来,李同的真名叫石田东四郎,是东京农学院的高材生,1942年入伍后被派往我国参战。

经过DNA鉴定后证实,李同确实就是失踪多年的石田东四郎。

孙保杰二话不说,决定亲自护送石田东四郎回国团聚。

回报

在日本,孙保杰受到了超乎想象的热烈欢迎,秋田县县长亲自会见了孙保杰。

石田东四郎的家乡增田町为表示感谢,募集了500万日元作为感谢金。

增田町的人们也被孙家的举动深深感动,主动与太山庙镇结为友好城镇,并在1994年10月捐资300万日元在南召县建立了"中日友好太增植物园"。

这个植物园不仅是两地友好的象征,也为当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更令人欣慰的是,孙保杰的儿子孙禄峰获得了赴日留学的机会。

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很快引起了广泛关注,还被改编成电视剧《惊世情缘》。

然而,最动人的莫过于石田东四郎回到日本后的心境。尽管重新与亲人团聚,他仍然经常念叨孙家人,表达着想要回到中国的愿望。

这份跨越国界的深厚情谊,不仅见证了人性的光辉,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和平友好启示。

日本遗孤在中国

实际上,在当时,像李同的例子并不是个例。

1945年,随着日本战败投降,我国东北地区留下了大量日本遗孤。

据统计,仅在黑龙江省方正县,就有4500多名日本遗孤。

朴实善良的国人收养了这些无依无靠的孩子,将他们视如己出。

池田澄江的故事是众多遗孤经历的缩影。她在10个月大时被送给中国家庭,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长大。

直到1981年,她才踏上寻亲之路,13年后终于找到了亲生姐姐。

池田澄江后来成为日本遗孤群体的代表,多次组织遗孤回中国感恩,成为连接两国民间友好的重要桥梁。

然而,遗孤们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许多人回到日本后,因语言不通、文化差异等原因难以融入社会。

据统计,65%的归国日本遗孤只能靠救济金生活。

中村惠子的故事就反映了这一现实。尽管生活困难,她仍积极参与公益活动,通过排练舞蹈《中国妈妈》来讲述遗孤的故事,促进两国民众的相互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遗孤选择留在我国生活和工作,他们中有政府官员、工人农民、技术人员和专家学者等。

结语:

让我们共同珍惜这样的感人故事,传承这种跨越国界的人性光辉,为构建更加和谐的国际关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世界和平,让善良和友爱成为人类共同的语言。

参考文献:

0 阅读:130

盖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