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家族的四世三公,到底有多厉害?汝南袁氏的上位历程

口说名人馆 2024-07-25 15:38:26

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无论是袁绍本人,还是他的部下,常常称其为”四世三公“那么”四世三公“具体是哪四世,哪三公?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四世三公“又有怎样的分量呢?

第一段  袁氏一族发展历程

袁绍口中常常提到的”四世三公”,指的是汝南袁氏四代人中,都有人做到”三公”之职,”三公“即古代三个最高官位。

那么汝南袁氏为何能达到如此高的成就,这还得从袁绍爷爷的爷爷”袁安“说起。

东汉初期,袁家还只是一个地方上的普通士族,与真正的世家大族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是袁安的出现,却带领袁家跨过了这一鸿沟。

袁安入仕以公允为大家所倾佩,他的主要政绩是为汉明帝刘庄审理了“刘英谋反案”,从此得到皇帝的青睐,直接从县令升迁为太守,此后十六年间勤勤恳恳,于公元87年,官拜司徒,位列三公之首。

这就是袁家“四世三公”的第一世。

如果说第一世的袁安的主要作用是带领袁家跨越鸿沟,成为名门望族,那么接下来的三世,主要的作用就是扩大家族的影响力了。

在袁安的努力下,袁氏一族拥有了足够的声望,可是依旧无法与勋贵世家相较。

那么袁安的第三子袁敞,不仅继承他爹的人脉和资源,还让袁家在官场进一步站稳脚。

袁敞受袁安的庇护,仕途顺畅,又在汉和帝的提拔下做到“东郡太守”。

原本袁敞会止步于此,这是由于古代皇帝的制衡之术,即不允许同一家族两代人都担任要职。

但好巧不巧,汉和帝驾崩了,而后小皇帝即位,先太后邓绥掌权。

袁敞因此继续升迁,一路做到太仆和光禄勋,跻身九卿,死后,太后邓绥以三公之礼安葬。

这就是“四世三公”的第二世。

而第三世袁氏一族的“功臣”要属袁敞的侄子,也就是他二哥的次子袁汤。

袁敞的二哥名袁京,有二子,长子袁彭,次子袁汤。

长子官拜九卿,而次子成就更高,不仅官拜三公,还将三公的三个职位都坐了个遍,成为仕族领袖。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袁汤正是我们熟知的袁绍的爷爷。

接下来,第四世可以说是袁氏一族的巅峰了。

袁汤有三子,三子都十分不凡。

长子袁成在史书的记载中,是一个很有人格魅力的人。

他在京好友众多,在族内十分有威望,可惜英年早逝,此人也正是袁绍父亲。

而次子袁逄和三子袁隗都官拜三公,直接将袁氏一族推向真正的顶级名门。

介绍完袁绍口中常说的“四世”,那么”三公”具体是哪三公呢?

袁绍在”官渡之战”初始,一番言论,慷慨激昂。

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是无数观众心目中的高光时刻。

然而如此声震寰宇,与汝南袁氏累四世功名密不可分。

第二段 东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

前文我们说了袁氏一族的崛起,是从袁安开始,而袁安入仕的时间为东汉初,此时的东汉延续了西汉的三公九卿制度。

其三公,原本指的正是”大司马“、”大司徒“和”大司空“。

后来据说光武帝看这个”大”字很不爽,便去掉了,同时又将“大司马”改为了“太尉”。

给大家做个对照,东汉的”太尉“相当于是明清时期的”兵部尚书“掌管军事大权;”司徒“相当于宋元明清的”户部尚书“掌管国家财政;”司空“则掌管国家的水利、土木工程。

然而,东汉的”三公“看似已经是仕途的顶峰,荣耀无比,实际上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一面要受皇帝的提防,另一面又受到尚书台的掣肘,到东汉末几乎算是徒有虚名的官职。

连后来汉献帝封袁绍为太尉,袁绍直接就不乐意了。

后世记载:“邵耻班在公下,不肯受。”

足可以说明,东汉的三公并没有太多的实权。

而东汉的九卿分别是:太常、宗正、光禄勋、卫尉、太仆、大鸿胪、典属国、廷尉、执金吾、大司农、少府、大匠司隶校尉、皇后三卿、太子太傅。

其中官职最高的是太常,主要职责为选拔博士,多由皇族担任。

看到这里是否疑惑,明明是九卿,为何列出的官职就不止九个。

其实啊,九卿并非只有九个,它是政府各部门要职的统称,袁家“四世三公”的第二世功臣袁敞,生前就做到了九卿中的光禄勋一职。

袁氏一族历经四世,从第一世的跨越鸿沟,到后来逐渐占据权力和名望,可谓是苦心经营的成果。

看来个人的努力是很重要,但后代的培养也很重要。

正是因为袁氏一族每一代都有才能兼备的人,才能继承先辈的伟业并且发扬光大。

设想如果袁安之后,都是纨绔子孙,那估计不出多久就会被跻身于名门之外了。

了解了东汉时期的“三公九卿”之后,现在可知袁绍常挂在口中的“四世三公”是怎样的底气了吧。

参考资料

《袁绍军阀集团研究》   袁玲  重庆师范大学 2012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