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很多人没有想到,C9的研究生,都会过的这么辛苦

太平洋的大嘴鱼 2024-02-14 22:04:25

如果一对夫妻,是国内C9高校的研究生毕业,并且还都是极其热门的计算机、互联网专业,还都在上海这种一线城市工作,现在三十多岁,听到这些信息,你是不是觉得他们肯定生活的很幸福,起码不用为物质生活发愁?车厘子想吃几筐就吃几筐。但真的是这样吗,过年的时候,刚好表姐智茜回来,从小我就跟她关系特好,但我没想到她却过的这么难。

表姐说这段时间,她一直睡不着,在考虑离婚的事,她很想解脱,有时候看到天台,就想着纵身一跃,所有烦恼都没有了。这些年,自己工作一直诚惶诚恐,因为是女生,总是担心哪天就被公司裁了,已经过了35岁,想再找一份类似的工作何止是难,简直可以说是不可能。但生活呢?15年在上海买了第一套房子,当时也不懂,后来才知道学区极差,21年在孩子上小学前夕,又买了一套学区房,仅仅只是个老破小的两室套,却花了六百多万,买完之后就是疫情的两年,尤其是上海封城以后,所有人都感受到经济变得奇差,很多国外的公司都在撤离,取而代之的就是国内的公司坑位越来越少,她虽然没受到波及,但她所在的组,两年多了,没有再招过一个人,一个人离职,剩下的人就分担他的工作,甚至可以不要做他的工作,但想招一个人分担压力,HRBP明确的告诉他们说不可能,如果觉得做不了,可以自己辞职。

而这所有的付出,对她来说可能算是有回报,她一个月的税前收入30多k,丈夫更高一些,有40多k,但税后,她都觉得简直是愤怒却又无奈,自己一个IT界的民工就要交税,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也就75%左右,可为什么很多出租房屋的、高管的分红,却不用交什么税,不是一直都在提倡公平吗?这又算哪门子公平?如果工资算收入,退休金就不是收入吗,那么多高干每个月的退休金比自己工资还高,这又是公平吗?想到这些,她都觉得自己是在替别人养家人,很痛苦,她真想跟公司说下,她可以以后不要退休金,能不能把交社保的这笔钱给她,但很明显,公司不会同意她这么做。

说到生活,她更觉得是一种苦难,和丈夫结婚快十年了,孩子也念小学了,丈夫是个中规中矩的人,很努力,但丈夫比她更忙,每天回来就算早,也是快半夜,晚点甚至都两三点,而且虽然两人才三十多岁,但头上已有不少白发,说句三十多岁的年纪,五十多岁的身体都不为过,俩人平时连最基本的交流都没几句,这样的生活她过了差不多十年,她以前觉得要支持丈夫的事业,可所谓的支持,换来的也只不过是一个经理的升职,手下有十几个人,要再想往上爬,已经不仅仅是能力的问题了。表姐苦笑着说:他们上次的夫妻生活还是前年了。

但就是这样,每个月的房贷和生活支出却没办法逃避,而且俩人都是来自小县城,父母根本没有所谓的退休金,自己还好,家里弟弟在老家是公务员,弟媳人也不错,孝顺父母的事几乎都是他们在做,自己也很少给父母钱,他们也体谅她的难处。但丈夫这边,父母每个月的生活费、药费都是他们在帮忙,而且最让她难受的是,公公婆婆为了所谓的门面,花了三四十万在老家盖了一栋二层小楼,装修的比她在上海的家都好,她真的想不明白,你们明明就这一个儿子,他不可能回老家,盖了是给鬼住的吗?想到这些,她就更觉得过不下去,更不用说生活上偶尔爆发的小矛盾,让她觉得十年了,自己再也坚持不下去,她有时还会去看心理医生,但她说如果年后自己还是这样,她会跟丈夫商量离婚的事,她觉得双方都没有错,但仅仅就是不合适,两个人的生活太难。

我想我表姐只是千万分之一,2023年的年轻人婚恋调查,不仅仅是结婚人数的再创新低,上海这座城市,光离婚率就飙升超过了30%,其中大部分都有光鲜的学历,不错的工作和收入,但背后是他们夫妻感情的不断缺失,他们这些人有人说他们是中产,可他们抗风险的能力,也许还不如老家的人。拿崛起的互联网巨头拼多多举例,半夜超过11点下班,对他们来说才是正常的下班时间。可这样的工作时间,没有人可以兼顾家庭,每个人都需要关爱,从这点来说,我挺理解表姐的,她坚持了十年,已经很不容易,对她来说,也许真的离婚,才是更好的选择,否则,她可能终有一天,会再也撑不住。

0 阅读:4

太平洋的大嘴鱼

简介:快乐,活着的最大意义是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