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监管下,信用卡代还等违规行为将很难再有生存空间。
近日,个人代理商余某因推广信用卡代还App被判刑。据了解,其通过APP发展下线250人,并提供信用卡套现和代还服务,一共才获利9344元,最终却因此被判刑,实在得不偿失。
涉嫌非法经营
据了解,2020年1月,余某的信用卡即将逾期,他决定通过偶然发现的一款信用卡代还APP,来实现资金的周转以及账单展期。
在App中,余某被一则"VIP会员推荐返现"的广告所吸引,他感到可能找到了一条新的赚钱途径。
支付了313元成为VIP会员后,余某开始通过社交平台分享他的专属注册链接,邀请他人加入。新会员通过链接注册后,自动成为余先生的下线。此外,这些新会员也可以继续推广,发展自己的下线,最多可以发展到三级。平台根据会员及其下线会员的信用卡套现金额,提供返现奖励,每套现1万元可获得16元的返现,累积到一定金额后,会员就可以申请提现。
2023年7月,警方接到相关线索后迅速展开调查行动,于8月22日成功将余先生逮捕归案。
经调查发现,在未获得合法资金结算经营许可的情况下,余先生利用App的规则,从事市场推广活动,并从中获得了包括自身在内的三级推广人员所使用市场分润费用。他共发展了三级下线会员250人,涉及信用卡套现金额高达196万余元,并从中非法获利9344元。
最终,法院依法审理此案,认定余先生犯有非法经营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以罚金1万元人民币。
警方围剿信用卡代还
近年来,涉及信用卡代还案件持续高发、波及范围日益广泛,严重扰乱金融管理秩序,危害银行资金安全,冲击支付市场秩序。2023年全国公安经侦部门共破获伪造信用卡、信用卡代还、套现类非法经营等犯罪案件近5000起,涉案金额超百亿元。
据介绍,信用卡套现犯罪具体呈现如下新特征:
一是犯罪手段网络化。由传统线下POS机套现向线上APP、二维码、移动终端套现迁移,变现快捷隐蔽,犯罪成本低,可复制性强。
二是犯罪链条产业化。包括APP软件研发、项目运营、宣传推广、支付通道等多个环节,专业化、产业化特征明显。
三是犯罪组织规模化。出现类传销模式发展套现会员,涉案金额、参与人群、涉及地域均出现快速增长。
四是犯罪风险扩散化。套现与地下钱庄、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犯罪交织,助推其发展蔓延;套现过程中存在持卡人身份信息、信用卡号等关键信息泄露风险。
信用卡代还业务由于其运作方式的不规范,往往伴随着诸多潜在风险,这不仅可能给持卡人带来个人信息泄露和资金损失的风险,还可能对持卡人的信用记录造成不良影响。近年来,随着监管机构加强对金融行业的监管力度,许多不合规的代还平台已被依法取缔。
对于从事代还业务的代理商而言,非法参与此类业务不仅违背了法律法规,还可能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这不仅是对个人职业生涯的严重打击,也可能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因此,代理商在选择业务时,应审慎考虑,遵守法律法规,避免因一时的短视而造成长远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