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签证被叫停!中方表态妥善处理:巴西暂停发放工作签

高能世界 2024-12-30 05:34:37

中企员工签证被巴西突然叫停,巴西方面甚至放言要撤销已发居留许可,到底发生了什么?紧要关头,中方回应了,中方的态度又是怎样的?

近来,巴西方面针对中资企业用工问题采取的强硬态度,引发关注。据12月27日多家媒体报道,巴西司法部已向其外交部发出请求,要求暂停发放涉事中企的临时签证,该请求随后被转至巴西驻华使馆。 巴西劳工部门声称,有163名中国工人的工作条件不符合当地标准。换言之就是,在巴方看来,中企给出的待遇不够好。而涉事的中资企业则认为,这其中存在文化差异和沟通障碍。在此之前,该公司近期已经遭到巴西当地劳工部门频繁密集检查, 随着检查频率提升,矛盾和分歧逐步显露。不过,中方已经明确表态:正在核实情况,中方一贯高度重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要求中资企业依法依规经营。

按照巴西当地司法部的说法,如果后续发现这家中企存在违规行为得到证实,还将撤销已经给中国工人发放的居留许可。如此看来,巴方这次是动了真格。在此期间,涉事中企可能尚未完全领会巴西法规的具体要求,又或者说巴西劳工部门可能用了一些不太客观的方法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证据。说得简单点,中企的当务之急,应该是按照巴西方面提出的要求进行整改。毕竟是在人家的地盘上,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是企业运营的基本前提。 可是,巴西方面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也未免反应过度。从这一点上不难看出,拉美营商环境还存在很大风险,而他们也并不像自己宣扬的那么“包容”“平等”。

有消息显示,这家遭遇用工争议的中企,正在巴西的巴伊亚州进行工厂建设。这也就意味着,这些工人大概率是为了支持工厂建设而前往巴西的。可是他们万没想到,刚落地不久,就遭遇了这样的风波。在此期间,一个重要的细节是,涉事企业在巴西当地进行了整改活动,与此同时,又通过媒体渠道发声,这一通操作反而导致了事件影响范围扩大。而中企和中国工人紧急提交的澄清声明,也未能扭转局势。 随着事件不断发展,双方关系很可能会继续承压。劳工权益保护是一个重要议题,但这完全可以在企业和监管机构之间进行解决。显然,如果地方监管机构将事件直接上升到“外交部请求”层次,那性质可能就发生变化了。

让人不得不怀疑巴方此次“小题大做”,很有可能意在逼迫中企雇佣更多当地工人,提高当地就业率。而 “长期签证”问题只是一个施压的借口,如果不能快速有效解决问题,这些在巴西的中企很可能会遭受更多来自巴方的压力,这也给中企提了个醒,那就是在外发展可能也需要加强风险防控意识了。这并非杞人忧天,随着中企在海外市场份额越来越大,这种用合法手段维护自身利益的做法只会有增无减,相关企业应该有一定心理准备。

必须要明确的是,这家涉事中企,不应与比亚迪画等号。毕竟企业只是项目承包方,没必要把它跟“东家”联系起来,毕竟这会影响其他中企后续开展的正常业务。不过,从客观实际出发来看,中企在出海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大概率还会继续增多,尤其是在一些非传统友好地区,企业应该提前做好各种预案。企业“出海”本质上还是一个商业行为,既然是商业行为,就应该按照商业规则处理。 如此看来,通过“友好协商”解决问题,才是中巴双方的最佳选择。此事也印证了一个原则,那就是在任何国家开展业务,都需要将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愈发密切。中巴两国之间保持着密切的经贸关系,巴西在汽车等多个领域还存在引进我国投资的需求。众所周知,巴西更需要我国技术来实现产业转型。也正因如此,将此事上升为外交摩擦实属不智。两国更应加强沟通、增进互信,通过对话协商化解矛盾分歧,这才是维护中巴关系大局的应有之义。 期间,不排除有些方面会在背后推波助澜,对此双方也应该要多加留意。不过,这显然不会对我国企业出海造成实质性影响。

这几年,特别是近几个月,随着我国汽车企业加速拓展海外市场,传统汽车强国的市场份额面临遭到一定程度挤压的局面。这次的巴西劳工争议事件或许并非个例,说到底还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太快了,某些方面红眼了也属于“正常”。而一些潜在风险,也跟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逐渐暴露出来。 巴西这次的做法也提醒了我们,在开拓海外市场时,不仅要重视商业利益,还应做好对各种风险的预防准备。尤其是针对那些急需借助我国技术发展本地产业的国家,要慎之又慎。

归根结底,“树大招风”几乎是一个难以躲避的客观规律,在此之前,早有国内企业被个别国家重点盯防的先例。此次巴西针对中企用工问题的强硬行动,是想表达自己的某种“不满”,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对自身发展存在焦虑。巴西方面或许是希望用小成本来获取大利益,这可以理解但不能接受。在强调自身诉求时,巴西方面可能也需要照顾到中方的合理关切,这才是一个平等互惠关系下该做的事情。

这意味着,只要中企在巴西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并造成极为严重负面冲击,中方完全有理由采取一切必要措施进行反制。所以说,巴西方面在处理相关争议时,最好还是掂量一下轻重,一旦对中巴经贸关系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绝对是弊大于利。

信息来源:

《比亚迪巴西工厂涉“奴役用工”风波 多方回应:子虚乌有》 2024-12-27 九派快讯

信息来源:

《外交部回应比亚迪巴西“劳工风波”:正核实有关情况》 2024-12-27 九派快讯

0 阅读:17

高能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