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还未结婚,劳春燕便提出约法三章,年底结婚、不要孩子、别拦着她去北京央视台。
换做常人,肯定会问个究竟,但身为省状元,爱人裘正义觉悟极高,二话没说,雀跃答应。
婚后,他每享受到一刻新婚甜蜜,便过上分居日子,这一熬就是整整十六年。
期间,儿子的出生,也没挽留劳春燕的脚步,怀着身孕时便不忘工作,没出月子急吼吼回岗,只撇下他独自照顾老人们。
劳春燕虽然不是一个好妻子、好妈妈,却一举拿下金话筒、中国新闻奖等大奖,如今已是名副其实一流主持人。
只是,为事业牺牲家庭,才换来功成名就,劳春燕真的没有一丝后悔?和丈夫分居多年,如今生活的幸福吗?
1972年,号称绍兴电视台劳模的劳主任,破天荒工作日请假,听说他爱人生了。
时日一久,小奶娃天天不是吃就是睡,有时若睡得沉,窗外老黄狗扯着铁链放声嚎叫,都惊扰不了分毫。
“小丫头睡眠真好,我也能放心出差了,领导催我去陕西一趟,再拖就专门开大会批评我了。”爱人不顾刀疤痛,赶紧点点头。
丈夫文学一流,照顾人却一无可取,再多待几天,多听几宿呼噜声,真怕自己给他一巴掌。
五岁那年,母亲实在受不了,劳春燕每天在耳边叨叨,一会问爸爸去哪了,一会又问爸爸什么时候回家。
一把将姑娘塞到丈夫怀中,手掐腰命令他,现在立刻带小燕去电视台开开眼界,玩到沾枕就睡再回来。
迫于妻子威严,劳父硬着头皮和副台长通电话,得知可以带姑娘一日游。立马给劳春燕扎上两个马尾辫,套上最时兴波点小旗袍裙。
这一亮相,不得迷晕台里那群小姨。
这是劳春燕第一次与记者工作近距离接触,即便人被几位阿姨抱在怀,一个一个都喊着要她当儿媳妇。
仍目不转睛只盯着台上的父亲,从那天后,劳春燕总学父亲,将日记标满红圈。
再将圈里字删掉,将原本啰嗦的踏青之旅,改的言简意赅,却不失意境和风趣。
有次上作文课,老师只要求大家写一写感恩父母,她却愣是将一家三口曾遇到的奇葩事当成主线。
父亲英勇赖床,被母亲一把掀开被子,走入清泉花园驻足欣赏樱花,又遇狗贩子作案,彼此斗智斗勇,那天竟在派出所度过......
老师批了一百分,却请了她家长。三人谈论很久,劳春燕的思维很强大,也善于独立思考,唯一缺点容易跑题。
父母得重视,别这么小就刻意培养孩子往编导发展,否则失去该有童年,典型因小失大。
老师的话有道理,但夫妻俩也属实冤枉,不过劳父仍牢记于心,从此再也没带着她去电视台。
劳春燕几番哭闹发现,无论怎么撒泼打滚,还是抱着爸爸胳膊撒娇讨好,她都没法去电视台,也没法和阿姨们讨论。
如何将生活故事描写的绘声绘色,也没法让她们审核,自己写的故事,有没有资格成为新闻。
父亲知晓她心思,承诺只要考上传媒大学,就不反对她去电视台,还会支持她有朝一日也当名新闻工作者。
得到激励,劳春燕愣将自己的生活,过成“拼命小三娘”。
上课听讲,下课捧着跨年级课本学文言文,平时也不和小伙伴玩藏猫猫,一个人关上窗户背单词。
若妈妈推开门送果盘,还会被嫌打扰到她。
平时唯一消遣,就是让舅舅带自己去王叔叔家,他是舅舅同桌,还是当年市里全科状元。
当他被清华、北大抢着要时,毅然抉择复旦新闻系。这是她的榜样,更是她以后要走的路。
但王叔叔却总劝她,小孩子不能那么死板,多玩一会不会耽误成绩,否则长大后一点魅力也没有,怎么找男朋友。
劳春燕小脸一僵,她虽然没成年,但也十七岁了,坚持梦想才当乖乖女,等上了大学,自然会打开一扇新大门,开启新的人生。
可惜,报考志愿时,父母竟反对她当文科生。
这几年,劳父倍感吃力,曾经喷涌不断的灵感竟成一滩死水,从前一小时写五六篇新闻稿,现在能写两篇就算精神好。
他不想女儿等到自己年纪,也体会到无力挫败感。
更何况,小丫头的性格不适合地方台,大城市门槛那么高,他们一家没钱没权,怎么送女儿进去?
劳春燕才不管现实问题,幼年梦想临门一脚就能实现,愣是瞒着家人成为文科生。
高考更以浙江省第四,绍兴文科状元成绩,被复旦新闻系盛情邀入校!
02、走入全国观众视线,却沦为大龄剩女来到大学,劳春燕发现,这里只有两种人,抓住每分每秒,百分百努力的平庸者,适当学习,课余生活丰富的天赋异禀学霸。
她的努力是前者,但内核倾向后者。
所以大学四年她过得如鱼得水,轻松成为90级新闻系传奇才女,更蝉联三年班长。
为何是三年,缺少的大四被人顶替?因为是少见拔尖学生,大一便成为学生会核心人物,又通过比赛,校内活动攒够学分。
大三时,所有课业完结,便用剩下时间做市场调研,分析哪条路对自己的主持梦有最大帮助,当她拿到上海电视台招聘书时,直接跳级毕业。
但离开学校,劳春燕就似褪了羽翼的凤凰。
每天和秃毛鸡一样,在后台四处乱窜给人打杂,写新闻稿都轮不上她,何谈出境当主持人。
但她没有自暴自弃,一年间放下身段,边为主持人们端茶递水,边积极做校对。
这个浪费时间的工作,于专业主持人而言又累又没用。
但对于新人,却能通过每一篇不同的新闻稿,增加见识,通过字里行间的语言,体会到更成熟的文字魅力。
领导见这个姑娘肯学也上进,决定给她一个机会。喊她专门采访一个专业人才,再亲自播报,若做得好,实习期结束直接转正。
劳春燕做的很好,轻松拿到人生第一份主持任务,去《今日报道》栏目当播报员。
但正式接触台前工作才发现,想做出有深意,有专业见解性的新闻就得不断学习。
一次报道空难现场,为了不怯场,且详细表述出前因后果,她独自调查半年才将空难原因熟知,才敢用权威语气,表述沉淀于内心的知识。
她的任职任责,得到领导赏识,直接将两大专栏《星期视点》、《人在上海》放心交给她做。
一边当主持,一边担编导,台前幕后双手抓,直接将事业推上新高峰。
但就在,潜力无限,前景可期时,她竟选择回校深造考硕士。
再次回归已是两年后,正逢台里大改革,领导有意将新节目《东方夜新闻》塑造成王牌新闻,劳春燕就如及时雨。
当她接下主持人、制片人双岗位后,一切皆往正轨发展。这一次,劳春燕终于真正走入全国观众视线。
只是大家并不知道,这位样貌端庄,仪态大方,讲话谈吐尽展伊人风采的小姑娘,在现实生活中却是31岁的大龄剩女!
2004年,劳春燕被外派到上海新民晚报做采访,负责接待的副主编裘正义总对自己傻笑,见面一小时,更是殷勤买咖啡,帮搬椅子。
虽然她是客人,但对方比自己大八岁,还是副领导,这么示好,不免让劳春燕心里发怵。生怕糖衣炮弹结束后,就提出让自己招架不住的无理要求。
看着劳春燕总欲言又止,裘正义这才开口解释,他们俩是老乡,还都是一个专业,当年还都得过省状元,这缘分很奇妙,他由衷的仰慕。
后来,裘正义约她八月十五去广场赏月,劳春燕忍不住骂他太直男,好不容易休假,中秋自然在家陪父母。
母亲正偷偷站在身后,目睹她冷漠拒邀,气不打一处来,直接夺过手机,撤回外加一句不见不散,自作主张替女儿答应这次约会。
一番逼问知晓,裘正义学历高,样貌端正,还在上海有份体面工作,最重要的是,两家离得特别近,母亲当即认可这位女婿。
一番逼问知晓,裘正义学历高,样貌端正,还在上海有份体面工作,最重要的是,两家离得特别近,母亲当即认可这位女婿。
临出门前,再三嘱咐劳春燕,广场人多挤得慌,还不如回来一起吃饺子。
劳春燕可不敢把裘正义带回家,但当晚,对方竟突然表白,将她吓了一跳。没有直接答应,也没有拒绝,她得好好考虑一下。
次日,劳春燕告诉裘正义,可以答应,但年底必须结婚,她年纪不小了,不憧憬什么至死不渝的爱情,只想踏踏实实过日子。
还有一个要求,她已经接到央视调任通知,下半年就去北京定居,到时候只能分居生活,孩子更不在自己考虑范围,最起码这三年不生。
没想到,裘正义直接答应,他告诉劳春燕:“我既然成为你丈夫,就不可能当累赘,你去北京,家我守着;
但有一点,家母很盼望孩子,等你想生了,咱能不能要俩!”
婚后多年无子,劳春燕也总在异地不回家,劳家父母深觉对不起女婿。
便总打电话训斥女儿事业虽重要,但也得多顾家,别等新鲜感没了,婚姻破裂,哭都没地哭。
私下里,对裘正义更胜似亲生儿子,主动将积蓄交给他。
毕竟人老了没了应酬,也不贪吃贪喝,这钱给女婿相当于给女儿,只盼着小两口不愁吃穿,愿意养他们就行。
2009年,劳春燕突然一阵反胃,助理赶紧将她送去医院,被告知怀孕,劳春燕的第一反应不是怎么办。
而是问医生,自己的身体影不影响工作?
被告知体格很好,她放下心边待产边工作,但准妈妈身份,还是拖后腿了,原本定好的《国际频道》栏目,与她失之交臂。
怀孕还坚持工作,,闻到任何异味都干呕不断,同事们出于体贴,特地找领导,空出一间办公室给她独处。
平时也不敢抽烟,吃味大盒饭,有时候劳累体力活也抢着干。
好不容易熬到孩子出生,但没出月子,她就将儿子扔给爸妈,自己收拾行李重回央视。
丈夫对此表达过不满,还找岳父岳母告状,但没用,劳春燕将主持当成全部人生意义,休息的越久,越有负罪感。
2023年,早就功成名就的劳春燕,不忘回老家,为家乡主持“春兰节”活动,以自身名气,推动当地文化发展。
或在短视频社媒上,分享私人视频,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给粉丝科普历史知识。
丈夫的眼神,从委屈,逐渐转为骄傲。当初,他就是因为爱人太优秀,就像高悬于天上的皎月,才主动追求。
如今她事业有成,余生美满,那怕人到49岁,仍美丽如玉,心地善良,心思大气,谈吐有教养,他的眼光就是好!
忠孝无法两全,就如劳春燕的人生,于主持界,她问心无愧,但于丈夫、儿子,她做的远远不够,更永远弥补不了亏欠。
但就是这样一个有远大事业目标的人,才能一路完成梦想,成为一代成功职场人。
她还格外幸运,遇到一个体谅自己,愿意与自己相知相思的爱人。
但即便裘正义深爱她,甘愿独享孤独,包容她在事业上越行越远,但还是希望他们能早日结束分居。
毕竟,灵魂爱情只有长厢厮守、互相守候,方能携手白头,书写真正的千古佳话!
业务水平不错,人长的不怎么样![鼓掌]
分居怎么怀的孕?
女承父业,没关系上不去的![得瑟][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