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途中,购物也是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要注意是否是货真价实!

超哥解历史 2020-01-13 10:23:50

旅游途中,遇到当地的土特产或者心仪的工艺品,适当购买一些,具有特殊的意义。同时,购物也是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有些旅行社还会专门推出购物旅游线路。

不过,现在旅游购物越来越变味了。诸如强买强卖、假冒伪劣、欺客宰客等等,让一些游客一谈起购物,就心有余悸,视购物如猛虎。

有些旅游目的地的特产比网上的价格还要贵,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欺骗吗?

是不是欺骗,这个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看。

一、当地的特产是否是货真价实的本地货。

真正好的旅游产品,首要条件应该是货真价实。特产必须是本地的才能算作特产。现在的景区不但景点日益同质化,景点所卖的货物也越来也缺少差异。一律都是所谓的玉石、手串、大同小异的工艺品等等,对于偶尔出游的城市游客来讲,也许有点吸引力,但是对于经常外出旅游的游客,见得多了,就会发现这些所谓的特产都是从外边批发购入的,和所谓的特产并不沾多少的边儿。

而真正的特产往往受当地市场开发的力度有关,或者开发深度不够,没有人专注于当地旅游的开发,仅仅出售一些低级的,缺少深加工的土特产,影响了销售价格,缺少吸引力。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所谓旅游特产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

所以,不是景区内的价格高,主要还是没有在景区买到真正的特产。

二、部分景区里的“特产”价格确实有些离谱。

部分景区出售的所谓“特产”价格,因是在景区内部,市场监管部门监管的力度确实不够。另一方面,店主普遍认为,游客都是一次性消费,店家就抱着“一锤子买卖”的心理,欺生宰客现象屡有发生,难以禁绝。游客在购物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掉进了店家的陷阱里,高价买了所谓的“特产”。

游客在景区购物,一定要辨别是不是本地的特产,如果在其他景区也能卖到的东西,就肯定不是当地独有的特产。在游览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主见,不听信忽悠,只买自己心仪的,在别处买不到的本地特产,在此基础上,好好和店家谈谈价钱。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适当离开景区的核心购物区,到偏僻一点的景区结合部,也许能找到更为正宗的土特产,那里的价格也会更接地气儿。

三、网上所购的特产一定是自己所心仪的特产吗?

网上购物极大便利了游客购物,但属于“隔着布袋买猫”,根据网络图片辨别真假,并不是很靠谱的事情,特别是一些土特产,没有成熟、固定的标准和价格,也为网上购物增加了一些不透明。

另外,网上所出售物品的进货渠道也不能保证,特别是土特产的原产地属性得不到保证,一味看重价格反而忽略了特产的原产地。所以,网上低价购买的并一定是原汁原味的特产。与旅游时就地买的特产可比性较差。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