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凯平《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做情绪的主人,而不是被情绪奴役

我是阿兰妈妈 2025-04-30 18:34:42

文/婷妈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形:被领导批评后,一整天都陷在沮丧里无法自拔;和队友发生矛盾,愤怒让你说出伤人的话,事后又追悔莫及;为了孩子的学习深夜焦虑失眠……

我承认,我很长一段时间被情绪左右,沮丧、焦虑轮番上阵,身心疲惫。

最近,有幸收到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彭凯平教授的《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一书,就像推开了一扇通往情绪世界的窗户,那些困扰我的情绪谜题,在这里都找到了答案。

一、洞察消极情绪,化困境为成长契机

生活中,消极情绪如愤怒、焦虑、孤独等常常让我们陷入困境。但彭凯平教授在书中深刻地指出,消极情绪并非全然是坏事,它们也有着独特的价值。

比如愤怒,从进化的角度看,它是一种高唤醒的情绪,能让我们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心跳加快,压力激素水平增高,感觉更加敏锐,从而充满战斗欲望,激发我们的生存力、战斗力甚至创造力。

我们从小就被教导不要让怒火酿成苦果,要控制愤怒,但控制不等于压抑。

压抑愤怒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如让人变得狂躁、敏感、易怒,还可能找替罪羊发泄怒火,甚至加剧愤怒情绪,最后身体也会用病痛来消化这些情绪。

生活中,很多人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强行压抑自己的愤怒,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但内心却如火山般压抑着,总有一天会以更激烈的方式爆发出来。

而书中提到的应对策略,如认知重评、延迟反应、寻找第三方等,就像一把把钥匙,帮助我们打开化解愤怒情绪的大门,让愤怒不再成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武器,而是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动力。

2、培育积极情绪,点亮幸福生活之光

积极情绪是我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宝贵财富。

书中提到的希望、快乐、勇气等积极情绪,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我们生活的天空。

就拿快乐来说,它并非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感受,而是有着深刻的生理基础。

大脑中有负责产生愉悦感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内啡肽、催产素和血清素等。当我们了解如何激发这些神经递质时,就掌握了快乐的诀窍。

比如,当我们完成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会分泌多巴胺,给我们带来成就感和快乐;当我们与他人亲密接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时,催产素会让我们感受到温暖和幸福。

而且,快乐还是可以传染的,一个快乐的人就像一个正能量源,能够影响周围的人,让大家都沉浸在愉悦的氛围中。

在团队中,如果有一个人总是充满快乐和积极,那么整个团队的氛围都会变得更加轻松和和谐,大家的工作效率也会提高。

通过学习书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和增强这些积极情绪,让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绽放光彩,提升我们的幸福感。

3、涵养道德情绪,铸就有意义人生

道德情绪如同理心、感恩、敬畏等,是我们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塑造价值观的重要基石。

以同理心为例,当我们看到他人遭遇困难或痛苦时,能够感同身受,这种能力让我们更加理解和关心他人。

为什么会我们会为影视剧流泪呢?就是因为同理心让我们代入了角色的情感世界,与他们同喜同悲。

在生活中,同理心能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相处,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

感恩也是一种强大的道德情绪,主动感恩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和幸福。当我们感恩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时,会更加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心态也会更加平和。

敬畏则让我们对自然、对社会、对他人保持一种谦逊和尊重的态度,孔子提倡的“君子三畏”就是对敬畏情绪的重视。

这些道德情绪不仅能让我们的内心更加充实和坚定,还能让我们的行为更有价值和意义,让我们的人生走向更高的境界。

写在最后

《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这本书,没有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丰富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分析,把如何应对10种消极情绪,怎么续习11种积极情绪、铸造6种道德情绪娓娓道来。

让我们跟随彭凯平教授的指引,走过情绪的起伏,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与情绪和解,进而将情绪转化为推动我们前进的力量。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婷妈alan,国家认证育婴师、家庭教育讲师,致力于小故事中分享育儿经验,欢迎关注我,一起陪伴孩子成长。

0 阅读:1

我是阿兰妈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