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什么都讲“现实”的社会里,彩礼成了结婚绕不开的话题。
开口要吧,怕说多了伤感情;不提吧,又怕自己家委屈了姑娘。
但,有一些女方家庭,从头到尾压根不提彩礼,甚至主动跟男方说“别给”。
乍一听,这像是大义凛然,其实细品,是有道理的。
凡是不主动要彩礼的家庭,背后往往有三种特质。
01
这类家庭,早早就把“婚姻观”教明白了。
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打小就教育孩子:婚姻是两个人过日子,不是比谁出的钱多。
真正决定婚姻质量的,是人品、责任心和过日子的能力。
这样的家庭,不靠女儿出嫁来“翻身”,也不靠男方的钱来“撑门面”。
我有个朋友,他的亲身经历便是一个生动的例证。
他老婆的娘家就始终秉持着不看重金钱的态度。
结婚之际,他内心极度紧张,时刻担忧丈母娘会提出高额彩礼之类的苛刻要求,令他倍感压力。
然而,最终的结果却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人家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话:“我们不图这个,姑娘要是看你不对劲,给得再多我们也不同意。”
你说这是不是格局?
这样的姑娘结婚后,往往更现实更稳重,不会动不动就翻旧账、怨这怨那。
02
这类家庭,有底气也有能力。
不是没见过钱,而是知道钱在婚姻里,根本不是最硬的保障。
有些家庭自己条件就好,房车不缺,教育资源也丰富。
他们知道,最重要的是找个三观合、能扛事的女婿,而不是找个花钱最多的“赞助商”。
我楼上的阿姨,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她女儿出嫁时,彩礼之事压根不提,甚至还慷慨地倒贴了一辆车。
阿姨当时的态度坚决且清晰,她说:“我们不图你钱,我们图你这人有没有担当。”
这种做法,在一些人的眼中,或许会认为这是“吃亏”。
然而,事实绝非如此。这叫分得清主次。这家人有着长远的眼光和明智的判断。
人家用几十万彩礼买稳的婚姻,他们用育人的方式养出了自带担当的女儿。
03
这类家庭,头脑清醒,眼光长远,不靠形式保婚姻。
有的家庭,是不相信“靠彩礼能拴住婚姻”这种说法的。
他们见多了,婚前拿得多,婚后反而天天闹矛盾的;结婚时高调风光,三年不到就冷到骨头里。
他们明白,婚姻的重点不在于“多少钱娶回家”,而是能不能一起把这日子熬出味儿来。
一个网友分享,自己老婆家是教师家庭,父母很温和。
结婚当天,男方爸妈硬塞红包,岳母只说了一句:“钱我们不收,你们以后和和气气的,比什么都重要。”
后来两口子真就过得好,什么事都自己商量,不吵不闹,双方老人也从来不插手。
这种温和、理智的处理方式,比任何一张彩礼单更踏实。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