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合国网站消息,11月15日,安理会再次举行会议讨论巴以局势,并对马耳他提出的一份人道主义决议进行表决。中、法、日等12国投下赞成票,美、英、俄投下弃权票,最终决议得以通过。美英弃权是因为决议未谴责哈马斯10月7日的袭击,俄罗斯弃权是因为俄方认为人道主义暂停还不够,必须停火或休战。
安理会
巴以冲突爆发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安理会提出了多份关于巴以局势的决议,但此前均被否决。本月中方担任轮值主席国后,呼吁和平的决议终于得到通过。这次马耳他提出的决议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首先,各方必须遵守国际法保护平民,尤其是儿童。其次,在加沙地带进行足够天数的人道主义暂停,以便联合国相关机构进入加沙地带提供必要的人道主义援助。第三,各方立即释放被扣押的所有人质,尤其是儿童。
决议通过后,中方代表明确要求当事方不折不扣的执行安理会决议,并呼吁建立必要机制,以监督决议的执行情况。但以色列代表却当场拒绝,声称这项决议只关注了加沙的人道主义局势,忽视了造成当下局势的原因,而且并未包含谴责哈马斯的内容,他还称无论安理会作出什么决定,以色列都将继续依照“国际法”采取行动。
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
很显然,以当局已经完全不把联合国放在眼里,更不会遵守相关决议。以当局之所以敢如此嚣张,无外乎三方面原因。
第一,安理会决议虽然具有约束力,但目前缺乏强制各方执行决议的机制,所以中方在决议通过后,立马就提出建立必要机制,以敦促相关方遵守决议内容,但美英很有可能会利用手中的一票否决权,阻止相关机制的建立。
巴以冲突
第二,美国的纵容与撑腰。历史经验表明,以色列之所以能够在中东长期站住脚,并赢得此前的中东战争,靠的就是美国在政治以及军事上的大力支持。这次以军敢对哈马斯大打出手,深入加沙地带,也离不开美国的支持。正是因为美国在中东地区部署了多艘航母战斗群等军事力量,并稳住了阿拉伯国家,以军才可以在开展地面进攻时免去后顾之忧。
第三,阿拉伯国家并不团结。目前来看,想要让以色列放弃继续进攻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阿拉伯国家展现出绝对的团结,并给到以色列当局足够的外部压力。如此一来,以色列担心陷入腹背受敌的险境,继续进攻加沙的意愿就会大大降低。此外,美国也会担心自己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彻底破裂,甚至遭致报复,转而施压以色列放弃进攻,同意停火。但截止目前,阿拉伯国家并未采取过多实际行动,只是口头上表达谴责。伊朗系武装虽然对以色列采取了行动,但能力相对有限,也给不到以色列足够的压力。
拜登与内塔尼亚胡
以当局如果一意孤行,国际社会能够做的其实极其有限。按照以当局的说法,他们的目标是消灭哈马斯并解救所有人质。事实上,以当局的真实想法应该是对加沙进行“去军事化”,并扶持一个自己能够控制的政权或机构管理加沙,让这片地区成为以色列的实控区域。这也意味着,巴以冲突或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当然,以色列的野心肯定远不止于此,未来以军的触角很有可能会延伸至埃及以及叙利亚边境,建立一个足够纵深的实控区。以色列的做法,正严重破坏着“两国方案”的基础,迟早也会为自己的错误选择付出应有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