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韩国造船业再度输给了中国,不禁让人感叹干脆给中国托付全部订单算了!" 韩国媒体10月6日报道,根据英国造船和海运业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的数据,9月份中国再次超越韩国,获得了制造62艘船舶的订单,占全球船舶预订总量的82%,一骑绝尘,而韩国仅获得了4艘船舶订单,占比仅为6%。
报道指出,9月份全球船舶订单总量为18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减少了59%。而韩国仅获得了12万CGT(4艘)的订单,占比约为6%,在全球排名第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接单153万CGT(62艘),占比约为82%,牢牢占据第一位。
此外,截至今年1至9月,全球共有3014万CGT(1196艘)的船舶订单,同比减少了23%。韩国和中国分别接单742万CGT(168艘)和1799万CGT(726艘),占比分别约为25%和60%。
截至9月底,全球手持订单总量环比减少36万CGT,为1.2219亿CGT。韩国和中国的手持订单分别占比32%和48%,分别为3944万CGT和5815万CGT。
这一数据再次令不少韩国媒体大跌眼镜。《首尔财经》网站开篇称:“韩国船企再次明显输给中国。”《全球经济新闻》则描述韩国造船业与中国同行的订单差距正在扩大,韩国船企在接收新订单方面已敲响警钟。
针对韩中造船业的订单差距,韩国媒体将矛头指向了本国的人力和技术问题。《首尔经济日报》指出,中国造船业不断拉大与韩国的差距。报道称,近年来,中国船厂的数量不断增加,能够建造高附加值船舶,其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相比之下,韩国船厂因劳动力短缺和人力成本迅速上升,产能出现下滑,甚至爆发罢工事件。
韩国媒体《Gnmaeil》也提到,尽管韩国船企选择性地接受高附加值船舶订单,但韩国的订单差距与本国用工问题、技术能力以及基础设施的不足都有关。
《蔚山报》曾提到,自2010年开始的国内经济衰退,包括现代重工在内的韩国造船业一直在进行高度的结构调整,但至今仍然面临人员流失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根据造船海洋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委员会的数据,自2014年高峰期的20万人力,到2022年11月锐减至9.5万人。韩国造船海工装备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到2027年,韩国仍然将面临4.3万人的国内造船业人力缺口。
尽管韩国政府近年来一直通过放宽工作签证,扩大外籍劳动力引进规模,以缓解造船业劳动力严重短缺的压力,但效果甚微,长期的劳动力不足问题令韩国造船业担心船舶交付的延迟问题。
在另一方面,中国外交部批评了华盛顿启动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称其对中国构成威胁,北京一再警告美国不要干涉区域领土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