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出身的,也曾读过一些文学作品,但确实在上学期间没有仔细读过这一套《中国文学史》的教材,我想不少人应该与我差不多,除了应付考试和做笔记之外,并没有仔细读上一读这套书——这可能也是为什么昔年我去买二手旧书,教材类的书大多品相较新的缘故。
我觉得我们一些人在大学时所学习的文学史课程不应该称为文学史,充其量应该称为文学常识,也就是毕业后还依稀记得的一些东西,文学史的意味比较淡了。根据本书的观点,文学史著作应该包含几方面的意思:一是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感染力与审美;二是围绕创作阐述其发展历程,文学史的核心内容是文学作品;三是除了文学创作这一主体外,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以及文学传媒这两翼也是要强调的。文学史的书,一定要搭配文学作品来看,至少也得搭配古代汉语的文选来看。不然“文学不入作品中,读史难免一场空”。
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些,把文学史理解成作家作品简单排列,要么惯于评价而轻描述,故此把文学史课上成了事实罗列的文学常识课,割裂了这些联系。此次再读此书,就已然非常关注所谓的脉络和源头了,应该说这套教材就是在贯彻上述的理念下,所编写的。初看觉得有些凌乱,实际上脉络梳理得比较清晰。比如说风和骚对今后诗歌创作的影响,像先秦的叙事散文和说理散文对于之后不仅限于散文之文体的影响,以及早在先秦就已经显示出来的儒与道,入世与出世的文学创作里面和倾向等等。
作为这套文学史的第一卷,基本起到了统摄全局,厘清源头的作用,包括每章每节后面的注解,都是值得细读品味的,因为有一种比较广阔的视角,在我上学的时候,同学读这套书就很少研究书后的注解。
如果要说不足,那么可能就在于本套书太想做得尽大尽全尽清尽美了,我们也很难判断所谓详尽得不得当,叙述到不到位。毕竟文学作品和史观的解读也相对个人化一些,像有的人就极为推崇古诗十九首,那么自然就可能对其的叙述篇幅不满意,如此种种。但是入门阶段暂时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
通行的文学史教材,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问题,做不到让每个人都满意。不管是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还是游国恩的《中国文学史》,抑或袁行霈的这套,北大的,北师大的,高教社的,或者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固然受到年代和编排体例的限制,但我个人认为它们都是系统性的教材,拿来入门都是可以的,观点上的不同可以触类旁通,就像考研文学史的专业课指定了参考书,但不代表只能阅读这套参考书。
要补充观点和资料有很多途径,文选,专著,传记,史料,论文,评述,公开课等都可以为文学史的阅读提供参照和支撑,才能从中得到出自己的认识,对别人的观点有所认同或反对,就是在读的时候,你不能按照高中背政治原理那样背,还是要理解。怕就怕一些基础性的常识、脉络还没有理顺,根据只鳞片爪的东西来臆断。就像我并不推荐入门选择钱穆的《中国文学史》,因为它太过接近于谈片了。
近年来,我时常翻出以前大学时的教材来阅读,也购买了不少其他专业的教材,了解更多新的知识。可以说,经典教材是门外汉对一门课程、一门学科入门,最经济,最系统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而且通常经过了千锤百炼,如果细读的话,还能从中看出很多有趣的、拓展性的东西,对于本书而言,大多集中在了注解上。
所以要说本书呆板无趣,枯燥简单是有失偏颇的——只是因为有趣的东西考试通常不考,期末划重点也不划,导致大家没兴趣发掘罢了。可如果读教材只是为了考试,那我们这些早已脱离了校园的油腻中年,不就失去了读它的意义了嘛,阅读会变得多么无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