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那会儿,杜聿明终于和老婆见上面了。他一听到蒋介石之前干的那两件事,心里头那个难过啊,真是说不出的悲愤。
杜聿明以前一直是蒋介石身边最铁杆的跟班,战场上他总是拼尽全力帮蒋介石扭转局势。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杜聿明被我军抓住后,蒋介石对他的处理方式却让人大失所望。
蒋介石究竟做了哪两件事情,把杜聿明惹得这么恼火呢?
1948年的时候,华东野战军跟中原野战军一路往南冲,淮海大战就这么拉开了序幕。
现在我们这边军队总共有60万人,粟裕是这次战斗的总指挥官。而国军那边,杜聿明是老大,他手下有80万大军,都驻扎在徐州周围。
从人数上讲,国军那边稍微多点儿人。就因为这样,蒋介石才讲了那么一句:“咱们有80万,他们才60万,咱们人多力量大。”但没想到的是,这种人数上的上风很快就没了。
1948年11月份,黄百韬那12万人的兵团,被解放军一口气吃掉了。这时候,国军的防线就像破了洞的袋子,漏洞百出。瞅准这个机会,咱们军队一口气往前冲,跟砍瓜切菜似的,紧接着就把黄维的第12兵团给团团围住了。
这时候,国军心里头明白,要是再不脚底抹油,那可就得在淮河北边全军覆没了。所以嘛,好多国军的大官们连忙指挥着主力部队,嗖嗖地撤到了淮河的南边。
例如邱清泉、李弥和孙元良这些人,带着三十多万兵马离开了徐州,一路往南走。他们计划靠着淮河这道防线,和解放军隔江相望,形成对峙局面。
国军刚把防线安排妥当,蒋介石那边又想出了个不靠谱的点子。
蒋介石给杜聿明下达了紧急指令,催他火速前去支援黄维兵团。毕竟,那兵团人数可不少,足足有十多万人呢,要是在双堆集就这么被全歼了,实在有点讲不通。
大伙儿心里都明白,那个命令简直愚不可及。你看看双堆集那块地儿,四周全是中原野战军的影子。要是真傻乎乎地跑去救人,恐怕自己也得搭进去,回不来了。因此,好多将领都围着杜聿明,一个劲儿地劝他好好琢磨琢磨,别冲动。
杜聿明心里明白,这一去凶多吉少,可他仍旧领着队伍踏进了那个险境。说到底,这是蒋委员长下的指令,不遵从可不成。
杜聿明不光自己动身,他还拉上了孙元良的部队一同前往。于是,在杜聿明的带领下,众多国军士兵排成一列,一个接一个地跳进了坑里。
最终的事儿,就跟大伙儿猜得差不多。到了12月5号,孙元良的部队被打得全军覆没了。没过几天,12月15号,黄维的部队也跟着没了。再说杜聿明,他溜达到了陈官庄那边,苟且偷生呢。
1949年1月6号那天,华东野战军瞅准国军已经快走投无路了,就朝着杜聿明部队发起了最后的猛攻。
在一场激烈到天崩地裂的打斗后,邱清泉和李弥的部队被打得全军覆没,邱清泉自己也当场送了命。而李弥呢,他一路狂奔,最后溜达到了缅甸北部的金三角地区,摇身一变成了那里的土皇帝。
杜聿明在陈官庄坚守了二十多天后,最终还是被抓住了。这样一来,国军剩下的五十五万主力就全军覆没了。
淮海战役打完后,我们党把杜聿明安排到功德林去接受教育转变。在那段时间里,杜聿明身体检查出不少问题,像胃溃疡、肺结核这些病都找上门来了,整个人可以说是毛病不少。
碰到这种结局,杜聿明也只能接受。他觉得,自己打了一辈子仗,到头来却是这样,干脆就等着算了。
不过,我们党可没打算让他就这么没了。没过多久,工作人员就用小车把杜聿明送到医院去治疗,想着得把他救活过来。
那天,医生在给杜聿明洗澡时,无意间瞧见他脊椎弯成了S型。一看这情况,医生立刻安排了对杜聿明的一次全面身体检查。等检查结果一出来,才知道杜聿明得的是脊椎结核病。
说到这事儿,大夫立马给杜聿明做了个专门的石膏壳,把他脊椎给稳稳地包住了。
随后,工作人员特意派了人去香港、澳门这些地方采购药物,目的是治疗杜聿明的肺结核。没想到,在我党工作人员的精心照顾之下,杜聿明的病情竟然逐渐好转了。
病痊愈之后,杜聿明就动手在功德林里头撰写自己的传记了。那会儿,沈醉也跟他一块儿,俩人经常交流写作技巧,互相帮助提高。
沈醉在国民党军统里头,可是个响当当的特务角色,啥猫腻都门儿清。没多久,他就动手写文章,把那些国民党里的烂账一股脑儿地往外掀,像是什么“戴笠私底下有多少女人”这类的事儿,全给抖搂出来了。
另外,因为沈醉跟溥仪一起工作了好多年,所以他索性把这位老搭档溥仪的那些事儿也给写了出来。到后来,沈醉还直接把功德林里那些国军将领们改造时的日常,也都记录了下来。
跟沈醉成为笔友之后,杜聿明的日子又是咋样的呢?
【2.】
1963年,杜聿明好不容易和老婆见上面后,曹秀清就跟他说起了蒋介石在台湾干的俩事儿。
杜聿明一听,火一下就上来了,心里直嘀咕,蒋介石那时候到底在搞啥名堂?
之前说过,杜聿明进了功德林之后,不光得到了很好的治疗,还跟沈醉通过书信交上了朋友。
那时候的沈醉,就像个随手记录生活点滴的写手,碰到什么就写什么。要是他没走上军统杀手那条路,说不定还真能混成个挺棒的作家呢。
咱们再聊聊杜聿明那边的事儿。杜聿明被抓以后,他老婆曹秀清还在上海眼巴巴地盼着他回来呢。那时候的曹秀清,前线到底啥情况,她是一点都不知道。
她心里没底,杜聿明到底还活没活着,另外,蒋介石以后打算怎么对待杜家人,她也一概不知。带着这些烦心事,曹秀清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着。
上海快解放那会儿,蒋介石怕国军将领的家属们闹事,就下令让曹秀清她们一家子都搬到台北去。曹秀清没办法,只好带着五个孩子去了台湾,最后在台北县安了家。
按照之前的讲好的事儿,蒋介石会隔三差五地给曹秀清她们送些生活费,好让她们吃穿不愁。但没想到,曹秀清真的到了台湾以后,才明白蒋介石的保证其实就是说说而已,啥也没兑现。
在台北县的日子,蒋介石几乎没怎么给她们钱花。这样一来,曹秀清没办法,只能把家里值钱的小物件和首饰拿去卖了,买点粮食回来。那时候,她们连个落脚的地儿都没有,只能住到周围村民的家中。
没办法了,曹秀清只能去求宋美龄和杜聿明以前的手下,想让他们帮忙找份工作。经过曹秀清一再地恳求,人家总算答应让她去烟酒制品厂上班。
以前那个高高在上的将军夫人,现在竟然在制品厂打工了。这种从天上掉到地上的感觉,恐怕只有曹秀清自己心里最清楚。
那时候,杜聿明的大娃杜致仁正在美国上学。因为杜聿明被抓了,所以他的生活费就断了。这样一来,曹秀清没别的办法,只能继续卖掉家里的东西,好让儿子能继续念书。
尽管如此,手头还是紧巴巴的。没办法,曹秀清只好硬着头皮跑到蒋介石家,想求他帮忙,借个3000块钱应急。
不过,曹秀清再怎么求蒋介石,他也只答应借给她1000块钱,并且这钱还得分两年给。曹秀清拿到手的只有500块,心里头那个冷清啊,真是说不出来的滋味。
杜致仁在美国因为手头紧,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有时候吃得饱,有时候得饿肚子。他兜里没钱,根本不敢乱花,而且还得天天忍受周围人的白眼和瞧不起。
压力重重之下,杜致仁终于撑不住了。有那么一个晚上,杜致仁选择了吃安眠药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就这样丢下了他的青春年华。曹秀清一听到这事儿,整个人都懵了,感觉世界末日到了。
就在此时,国民党方面又传来了一条令人心寒的消息。他们告知杜聿明的家人,说杜聿明已经被共产党方面所杀害。
实际上,国民党那边心里清楚,杜聿明是安然无恙的。但他们就是憋着不说,这么做的用意,就是要让曹秀清彻彻底底断了念想,别再琢磨着回到大陆这回事了。
曹秀清压根儿不买国民党的那套说辞的账。她心里头认定,自家男人肯定还活着。就凭这股子执念,曹秀清一年到头,岁岁年年,始终没放弃过。
曹秀清的婆婆,得知儿子杜聿明“遇害”的消息,心里头受不住,渐渐病倒了,最终还是没能挺过来,离开了人世。
没错,日子一长,国民党编的那套假话终究没能瞒住。揭穿这个谎言的,正是曹秀清的女儿杜致礼。
早些年,杜致礼也去了美国深造。但后来家里突然出了些事情,杜致礼的经济支持一下子就没了。
没办法,她只好放弃原来的留学打算,转而去纽约的圣文森学院上学。这所学校和之前的比起来,好处是能边上学边打工赚钱。
某天,杜致礼在威瑟斯彭大街的一家中餐店里用餐。正吃着呢,没想到碰到了一个老相识,那就是杨振宁。杜致礼一瞅见杨振宁,连忙跟他挥手示意,还问他是否还记得自己。
杨振宁挠了挠头,仔细想了想,记得在西南联大当老师那会儿,确实碰见过这么一个女学生。那会儿的杜致礼,尽管是位将军的千金,但身上半点官老爷的架子都没有,这事儿让杨振宁记忆犹新。
这次碰面后,他俩一下子变得特别亲近。之后的每个周末,两人都会跑到学校边的小湖边见面。感情越来越深,最后他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之后的日子里,杜致礼究竟是怎么通过杨振宁的关系,跟她的爸爸杜聿明重新取得联系的呢?
【3.】
1963年那会儿,杜聿明终于和老婆见上面了。他一听蒋介石干的那些事儿,心里头特别不痛快,觉得很不地道。
杜聿明的妻子曹秀清,到了台湾后都遭遇了啥?她后来的生活又是咋样的呢?大家可能都好奇,曹秀清在台湾到底经历了什么风波。她刚到那会儿,人生地不熟,想必是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但具体是咋回事,还得细细说来。在台湾的日子里,曹秀清肯定是有过不少挣扎和适应的过程。不过,她是个坚强的女性,想必也一步步走了过来。至于她后来的生活状况,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之前说过,杜聿明家的姑娘杜致礼,她去美国读书那会儿,碰上了自己心仪的对象杨振宁。没多久,这对才子佳人就喜结连理了。
就在这时,周总理猛然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借助杨振宁的关系,把杜聿明还活着的消息传递给杜致礼的家人。
1955年的时候,杜致礼意外地收到了一封来自咱中国大陆的信。这信还挺曲折,是从伦敦的中国大使馆绕了一圈才到她手里的,估摸着是想低调点。她赶紧拆开信封,心里咯噔一下。哎,这不是老爹的笔迹嘛!敢情老爹还活着呢!
没多久,杜致礼就赶紧给远在台湾的老妈写了封信,告诉她老爸还好好活着的事儿。在信的最后,杜致礼直接写说:“那个‘老伙计’还硬朗着呢。”曹秀清看到信以后,心里一直提着的那块大石头总算是落地了。
曹秀清现在心里头就一个念头,那就是赶紧离开台湾,跟杜聿明见上一面。为了达成这个心愿,她找了个借口,说是要去美国帮衬着女儿女婿。但就算是这样,国民党那边还是死活不松口,愣是不让她踏出台湾半步。
国民党那边觉得,要是曹秀清和杜聿明见上面了,那他们这些年费尽心机编的那些谎可就全白搭了。反正呢,曹秀清被国民党死死地看管在小岛上,哪儿也去不了。
到了1957年那会儿,杨振宁女婿拿了诺贝尔奖,国民党对曹秀清的态度才一点点好起来。这时候的国民党啊,特别盼着杨振宁能来台湾瞅瞅,要是能帮着干点活儿就更好了。
杨振宁这次得奖,就像是给事情打开了个新局面,让曹秀清和杜聿明见面的速度快了不少。
抓住这个机会,曹秀清连忙向国民党提交了去美国的申请。没过多久,国民党那边就爽快地答应了曹秀清的要求。并且,他们还给她发了一本护照。
要走的时候,蒋介石和宋美龄竟然亲自到机场去给她道别,真的是把场面功夫做到了家。
到了美国,曹秀清先暂时在杨振宁家安顿下来。她心里盘算着,找个好时机回中国大陆探望杜聿明。
1959年,杜聿明终于等来了他期盼已久的机会。因为在功德林期间,他表现优异,态度端正,所以有幸成为了首批获得特赦的人员。重获自由后,杜聿明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他深深地吸了一口外界的新鲜空气,感受着久违的自由。
后来,他打定了主意,要在北京定居,好好享受晚年生活。这时候,杜聿明还专门给曹秀清写了封信,邀请她一起来北京居住。
台湾那边一听到杜聿明被放出来的消息,立马就慌了神。台湾领导层连忙催曹秀清,说让她带着闺女和女婿赶紧回台湾。可这时候,女婿杨振宁却直接跟曹秀清说,让她回大陆去,因为大陆才是她真正的老家。
1963年,多亏了杨振宁的帮忙,曹秀清坐上了好几趟飞机,一路飞到了北京。路上,她先在日内瓦停留,然后又去了莫斯科转机,这一切都是为了躲开国民党的监视。
到了北京,曹秀清和杜聿明终于碰了头。这时候,他俩眼睛都湿润了。好像这么多年来的委屈,一下子全变成了流不出的眼泪。
一踏进家门,杜聿明就从老婆曹秀清那儿听说了蒋介石在台湾对杜家干的那些事儿,心里头那个气呀,又难过又恼火。特别是听到蒋介石竟然还编造瞎话污蔑自己,杜聿明简直是气不打一处来,火冒三丈。
没错,现在咱们都到了这把年纪,往事如烟,再生气也改变不了啥。老想着那些不开心的事儿干啥,还不如往前看,把日子过好。
之后的日子里,杜聿明作为政协文史专员,他和曹秀清开始周游全国各大城市。像无锡、苏州、上海、杭州这些江南水乡,还有长沙、西安、洛阳这些历史文化名城,他们都一一走访了个遍。
1971年夏天7月底那天,周总理特地安排了一场饭局,把杜聿明和他夫人,还有杨振宁和他夫人一块儿请来,大家一块儿乐呵乐呵,尝尝现在的好日子是啥味儿。
杨振宁和杜致礼这次到访,专门带了一堆美国最新的家用电器过来,像什么新式冰箱、空调,还有照相机这些。就是想让杜聿明两口子在有空的时候,也能尝尝现代科技带来的新鲜劲儿。
曹秀清为杜聿明守候了一辈子,这事儿真值了。她找了个疼她的老公,还摊上个特别棒的女婿。等过了那些数不清的难关,日子就美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