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间中医考证现状民间中医可以报考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民间中医对此并不积极,甚至感到苦恼。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信息不对称。虽然政策从 2018 年开始实行,但各省市自治区进度不一,许多民间中医并不知晓该政策。还有部分人将其与传统确有专长政策混淆,认为证书作用不大且有执业限制,影响后期医疗活动。
其次,报考难度大。中医专长医师报名虽对学历、年龄不作要求,但要求两名中医执业医师推荐,这难倒了一大批人。此外,还需提交一系列报名表格和佐证材料,整理起来可能有几十页甚至上百页。对于年龄较大的中医来说,有些地区的网络报名步骤也是一大难题。
再者,年龄大了不想折腾。民间中医凭借多年行医经验和良好口碑,积累了大批病患。他们行医多年未出纠纷和医疗事故,虽知道国家会严查无证行医行为,但因年龄和在当地的知名度,觉得情理大于法理。
例如,有民间中医表示,自己行医多年,对考证的各种要求感到力不从心。整理报名材料的过程繁琐复杂,让他们望而却步。而且,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中医来说,适应网络报名等新方式也存在困难。他们更习惯于传统的行医方式,觉得考证会打破现有的生活节奏。
总之,民间中医考证现状不容乐观,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解决信息不对称、降低报考难度等问题,让更多有真才实学的民间中医能够顺利考证,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不爱考证的原因(一)信息不对称各省市政策进度不一,很多民间中医不知道考证政策,且容易与传统确有专长政策混淆,认为证书作用不大且有执业限制。
由于信息传播的局限性,很多民间中医所处的地区可能较为偏远,获取政策信息的渠道相对狭窄。例如,一些在山区行医的民间中医,可能主要通过口耳相传或当地有限的宣传渠道了解行业动态,对于新出台的考证政策很难及时知晓。而且,不同地区对政策的解读和执行也存在差异,这进一步加剧了民间中医对考证政策的误解。他们往往将新政策与传统确有专长政策混为一谈,认为新证书的执业限制会束缚自己的行医方式,从而对考证缺乏积极性。
(二)报考难度大要求两名中医执业医师推荐难倒很多人,还要提交大量报名表格和佐证材料,网络报名也让年龄大的中医头疼。
两名中医执业医师推荐这一要求,对于很多民间中医来说确实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在现实中,民间中医大多独立行医,与正规医院的执业医师联系较少,要找到愿意推荐的人并非易事。据统计,有超过 70% 的民间中医在寻找推荐人时遇到了困难。此外,提交大量报名表格和佐证材料也让他们感到压力巨大。整理这些材料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对于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民间中医来说,准确填写表格和准备材料也是一个挑战。而网络报名对于年龄较大的中医来说,更是一项陌生的技术。他们可能不熟悉电脑操作,在面对网络报名系统时感到无从下手。
(三)年龄大不想折腾凭借多年行医经验和口碑积累了大批病患,且行医多年无纠纷事故,觉得情理大于法理。
很多年龄较大的民间中医在当地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行医经验和良好的口碑。他们凭借着多年的实践,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尊重。例如,有的民间中医在一个地区行医数十年,治愈了无数患者,在当地小有名气。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在实践中证明了自己的医术,无需再通过考证来证明。而且,他们担心考证过程会打破现有的生活节奏,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此外,他们觉得自己在当地有一定的知名度,情理大于法理,即使没有证书,也能继续为患者服务。
(四)认为没必要有本事的民间中医觉得强者不应被弱者考核,拿证后会被无数证明束缚,失去自由和天赋,且病人反馈才是最好的评价标准。
在一些有本事的民间中医看来,自己的医术是通过多年的实践和经验积累而来的,他们认为自己是强者,不应该被那些在他们眼中相对较弱的人考核。他们觉得拿证后会被各种条条框框束缚,失去自由发挥医术的空间。正如一位民间中医所说:“我有自己的独特疗法,一旦拿证,可能就不得不按照规定的方法行医,这会限制我的创造力。” 而且,他们认为病人的反馈才是最好的评价标准。如果自己能治好病,患者自然会找上门来,证书并不能代表什么。例如,有的民间中医凭借着祖传秘方或独特的治疗方法,在当地治愈了很多疑难杂症患者,他们相信患者的口碑就是最好的证明,而不是一张证书。
三、考证的意义与困境考证的意义国家颁布民间中医考证政策有着重大的意义。首先,让民间中医合法化。中医考证的初衷就是行医合法化,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在合法的框架内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能够让民间中医安心从事诊疗工作,不用担心因非法行医而受到处罚。例如,新闻报道中某县城里的一位民间中医,自家祖传三代,治疗胃病一绝,却因被同行举报非法行医,诊所被取缔还被罚了不少钱。如果有证,这种情况就可以避免。
其次,适应新时代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行业的发展,考证能够使民间中医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好地与现代医学体系融合。同时,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中医的发展,但并不意味着中医便可以随意发展,而是要管理好的同时,保护好中医的特别诊疗技术和有效的治疗方案。考证政策为民间中医提供了一个规范自身、提升自我的机会,使其能够在新时代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再者,发掘发扬民族医药。民间中医是中医药传承的宝贵资源,特色诊疗技术散见于各地。通过考证,可以将这些宝贵的技术和经验进行系统整理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受益于民族医药。如一些民间中医的独特疗法,通过考证后可以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应用,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考证的困境然而,目前考证制度仍存在准入门槛高、申请程序繁琐等问题。准入门槛方面,属于师传者,必须具有跟师学习五年以上的经历,而所拜师傅又必须是持有行医资格证和执业资格证十五年以上的中医师,学习结束后还必须具有五年以上的实习期经历;属于自学成才者,必须有所在村委会或社区出具证明材料,证明其具有五年以上行医经历,此外还要有两名具备行医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的中医师共同签名推荐。这些门槛对于很多民间中医来说难以逾越。据调查,仅有少数民间中医能够满足这些条件。
申请程序也十分繁琐。民间中医需要提交大量的报名表格和佐证材料,整理起来可能有几十页甚至上百页。对于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不高的民间中医来说,准确填写表格和准备材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且,部分地区实行网络报名,这也让一些不熟悉电脑操作的民间中医感到头疼。
总之,虽然国家颁布考证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目前考证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促进民间中医的发展和中医药事业的传承。
四、未来展望民间中医作为中医药传承的宝贵资源,在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百姓健康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让民间中医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应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考证准入门槛,开放学习资源,严格把关考核。
降低考证准入门槛,并非降低对民间中医的要求,而是要根据民间中医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合理的标准。对于那些有丰富实践经验但可能在学历、师承等方面存在不足的民间中医,应给予更多的机会。例如,可以适当放宽对师传者师傅资质的要求,或者对于自学成才者,简化证明材料的要求。同时,可以考虑设立特殊通道,对于那些在当地有较高声誉、治愈过众多疑难杂症的民间中医,经过严格的审核和评估后,给予考证的便利。
开放学习资源,让民间中医有机会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民间中医提供系统的中医理论学习、临床实践培训等课程。政府可以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基层,开展培训和指导工作,帮助民间中医掌握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此外,还可以建立学习交流平台,让民间中医之间能够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共同提高。
严格把关考核是确保民间中医质量的关键。考核过程应注重临床技能和实际疗效,通过现场陈述问答、回顾性中医医术实践资料评议、中医药技术方法操作等形式,对民间中医的医术进行科学量化考核评议。同时,要加强对考核过程的监督,确保公平公正,杜绝人情因素的干扰。只有这样,才能让真正有能力的民间中医通过考核,获得合法的行医资格。
让民间中医更好地为百姓服务,成为健康中国的基石,需要政府、社会和民间中医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对民间中医的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为民间中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社会各界应加强对民间中医的关注和支持,提高民间中医的社会地位。民间中医自身也要不断学习和进步,提高自己的医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民间中医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传承中医我辈义不容辞 私信回复“888”可领取免费资料,作为传承千年的传统文化自有其独到之处,学习中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愿与诸位同知一通进步学习!
医者知变化
中医是口传心授的,同后天的机像,悟得精髓造就的郎中,考证的都是有证以无实学
因为怕漏陷
以前入门学中医,先背汤头歌,背草经,现在的中医骗子,上来就黄帝内经,阴阳调和
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都严重违背中医的核心。真的考试出来之后反而不会看病了。西医设置的中医考试方法是设置了一道很厚的玻璃门。
1999年之前中医都不需要考证,都合法,医术是靠口碑相传,信者则来,也没有医闹
没有疗效有证也没人去,没证的有疗效照样趋之若鹜
谁有功夫跟你在那扯淡[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