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老师多次写过的商洛西大门、刘邦分兵处:到周末这全是卖豆腐的

云水终南 2024-08-18 11:32:13

贾老师八十年代写过:从西安到商州只有一条公路。

时间过去了四十年,西安到商州有三条半公路:两条高速,一条半低速。

高速就不说了,一条半低速是啥意思?标准的回答是:一条312国道,半条省道101。

这半条省道101其实就是原来的老312国道,贾老师写的八十年代的那一条公路,就是指的省道101从九间房到黑龙口。

记着是黑龙口,这里就是现在的国道312和省道101交汇的地方。

所以,黑龙口的名气很大,我第一次过黑龙口的时候就感觉这里就是卖豆腐的,因为大巴车就是在这里停下来,我们每人卖了几块豆腐干。

真正深入的一次是十多年前我骑行商州,那天下雨,过了牧护关隧道一路下坡,我就惨了:全身,特别是裤子被水淋湿完了,刚好没有带换洗的。

于是到了黑龙口,我就决定住下休整,在黑龙口找了一家旅社住,主家准备第二天的婚礼正在蒸馒头,我要了个馒头讨个喜气。

那天晚上专门找了个饭馆吃豆腐和苞谷酒,豆腐干不错苞谷酒不行,饭馆的人说他们都很少喝苞谷酒了。

我就知道我是读了贾老师的书,上了贾老师的当。

不过这里的豆腐干确实好吃,第二天早上我骑着车子就从省道101 返回西安,还是一路细雨。

我有个习惯:凡是住过一晚上的地方,都有感情;后来我每次过黑龙口的时候,都很亲切。

比如:我都会在这里吃碗热豆腐,吃碗热豆花,就是不饿,也会喝碗热豆浆。

只有一个不太好意思说的:这里的卫生有些差,夏天苍蝇多,卖豆腐干吃热豆腐时候要注意些。

不过,即便是贾老师,冬天在这里吃锅盔都吃出了“虱”,你夏天来这里看到了小动物,也不要太紧张。

另外要说的一点是:黑龙口的豆腐有名很大一方面因素是这里海拔高,种的豆子生长期长一些,加上水质好,所以豆腐好吃。不过现在这么大的生产量,有些豆子来源已经不是当地生产的了。

黑龙口是两河交汇的地方,一条是流峪河一条是七盘河的交汇处,以前有口深潭,相传黑、黄二龙在此争斗,黑龙得胜占据深潭,名黑龙潭,又因此地是通往关中之隘口,所以叫作黑龙口。

当年的刘邦从武关道攻打咸阳城的时候,就从黑龙口兵分两路,一路正面佯攻,另一路从右侧越秦岭经张家坪出峪,直取咸阳,迫使秦二世投降。

清代诗人王时叙在诗中描写:“山口从来号黑龙,途通西北当此冲,分兵刘季人知否,酒卖街头醉老翁。”,还有人在黑龙摩岩题写“汉高祖分兵处”字样。

随着高速公路的开通,现在西安商州之间的交往走这里的很少了,原先商贾云集的黑龙口就有些人气不旺,只有周末的时候有一些自驾游的人到这里。

原来的老街已经彻底没有游客,只是312国道的两边还有大量卖豆腐干的商铺,老街也只有镇子大铁门的口口这一段。

我最喜欢的就是黑龙口镇的这个大铁门,大铁门建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铁门后面就是老桥,过了桥就是老街道。

镇子里很多东西都变了,但是这个大铁门一直没有变,估计这个铁门会引起很多老年人的回忆——从前从西安到商州的车都要从这个大铁门前过。

只不过,现在的铁门上面,把“黑龙口镇”改成“黑龙口”了。

这几年,黑龙口被合并到牧护关镇,但是行政中心却从原先的牧护关镇移到这里,要是从名气上说,这个黑龙口的名气要比牧护关大多了。

这个附近也是卖豆腐最集中的地方,卖热豆腐热豆浆炸麻糖摊位很多,路边比较窄,停车一多就容易堵车,一堵车就显得热闹。

黑龙口镇约有四分之一属客家人,大多是清代迁居来的广东、安徽、江西等地的客家人,保留着一些客家人的方言和风俗习惯。

不过,他们基本上早就融入了商州本地圈子。

其实黑龙口的洋芋也不错,买豆腐干的时候,这里的洋芋也可以选购一些,这里属于高寒地方,所产的洋芋就是在商州地区,也是有些名气的。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欢迎关注,欢迎转发

1 阅读: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