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部时间 1 月 29 日晚,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美国太平洋西南航空公司一架载有 64 人的庞巴迪喷气式客机在华盛顿里根国家机场降落过程中,与一架载有 3 名军人的“黑鹰”直升机惨烈相撞后坠入河中。美国总统特朗普在 30 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沉痛地说,事故中无人生还,现在的工作已从紧张的搜救转为艰难的打捞遇难者遗体和搜寻飞机残骸。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当天也表示,目前尚未找到涉事飞机的黑匣子。04:20 有美国媒体评论认为,这场事故犹如一场风暴,必定会改变美国航空的运行规则。
为何美军直升机会如鬼魅般出现在商业航班飞行路线上?又为何会发生如此惊心动魄的相撞呢?
01 美军“黑鹰”直升机为何会如幽灵般出现在里根国家机场附近?军用直升机在华盛顿训练飞行是常见现象,犹如家常便饭。
美国媒体 29 日援引美国军方人士的话报道说,事发时,涉事的“黑鹰”直升机正进行“飞行训练”。由于华盛顿及附近地区政府、军事机构如繁星般众多,军用以及执法部门的直升机经常执行接送官员、取送物品以及巡逻等任务,因此,直升机在华盛顿地区飞行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据路透社援引美国政府问责局 2021 年的一份报告,在 2017 年至 2019 年,里根国家机场 48 公里内区域,共进行了 8.8 万次直升机飞行,其中,军用直升机飞行就有 3.3 万次。有军事分析人士指出,军用直升机经常在这一区域执行“飞行训练”,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练就如何避免与其他飞机相撞的绝技。
美军退休军官塞德里克·莱顿表示:他们的使命宛如繁星闪烁,不仅涵盖了接送重要人物这一璀璨明珠,当然也会肩负起其他重任。他们训练的核心要义,恰似一把利剑,就是要斩断类似情况的荆棘,他们就是要在这片布满商业航班的空域中砥砺前行,如鹰隼般翱翔。他们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对这类情况驾轻就熟,但在这起事件中,结局却如悲剧的帷幕般沉重落下。此外,军事分析人士犹如敏锐的猎手,指出他们在夜间进行飞行训练,是为了如猎豹熟悉草原般熟悉夜视仪器,以及如飞鸟熟悉天空般熟悉夜间目视飞行规则。
02 美军“黑鹰”直升机为何会与民航客机相撞?美媒:涉事飞行员操作时可能存在“盲点”
目前,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联邦航空局以及美国军方都已经如饿虎扑食般开始对这一事件展开调查。根据塔台的录音,空管人员在事发前如热锅上的蚂蚁般焦急询问“黑鹰”直升机飞行员是否看到有客机在其附近,直升机飞行员则回应称如惊弓之鸟般看到了飞机。但就在十多秒之后,相撞就如火山爆发般发生了。
美国媒体给出的一个解释是,由于事发时,民航客机正在进近准备着陆,客机与军用直升机飞行员在操作时都可能存在“盲点”,宛如被迷雾笼罩。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航空记者皮特·蒙泰安表示:有种说法是,当客机飞行员正在进近的时候,就如同外科医生在做心脏开放手术般全神贯注,飞行员对于各种仪器以及跑道的专注程度,恰似被磁石吸引。直升机飞行员也有盲点,他们一般会如鸵鸟般关注地面。当时他们的高度只有 300 英尺(约 91 米),所以当相撞事故即将发生时,直升机飞行员并不会如苍鹰般时常向上看,而当时客机飞行员的注意力完全在跑道上,如被施了魔法般无法自拔,这样灾难就如洪水猛兽般酿成了。
更有分析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黑鹰”直升机极有可能未将 ADS-B(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系统)开启,致使防撞系统形同虚设。42KFT 网站编辑、航空专家杰弗里·托马斯直言不讳:直升机正在进行飞行训练。显而易见,它并未将 ADS-B(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系统)打开。此系统犹如灯塔一般,发送着信号,让空管得以追踪航空器,它亦是 TCAS 空中防撞系统的关键一环,所有商业和军用航空器皆需安装,宛如一道警戒线,时刻警告着它们即将与另一架飞机亲密接触。03 美国此次航空安全事故究竟折射出哪些问题?
航班如织,空管人员却捉襟见肘,美航空安全饱受质疑。华盛顿地区坐拥三个主要机场,里根国家机场宛如近水楼台,与首都近在咫尺,每日有超过 800 架次航班起起落落,几乎每分每秒都有航班在空中穿梭。然而,由于另外两条跑道短小精悍,90%的航班都只能在主跑道上起降,这无疑使得机场及空域空间变得局促不堪。里根国家机场在去年 4 月和 5 月各发生一起飞机险些相撞的惊魂事件。此外,美国空管人员的严重短缺,犹如一颗深埋的定时炸弹,给美国航空安全埋下了巨大隐患。美媒报道称,美国空管人员的缺口宛如无底洞,大约在 3000 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