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24日,南京解放的第二天,第八兵团35军的军部门前,出现一位衣着华贵的阔太太。
阔太太开口就要见何克希政委,还说自己叫陈修良。
值班排长很快联系到何政委,何政委听闻这个名字后,却立即跑到大门口并激动地喊:修良同志,我们终于会师了。
这位名叫陈修良的阔太太是谁,竟让军政委不顾身份地出门迎接?
向警予的秘书,被中央任命为南京市委书记1946年5月,南京城突然多了一位从上海来的富商遗孀“张太太”。
她经常出没于南京的各大娱乐场所,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和军官太太们一起搓麻将。
牌技虽差但牌品很好,不管输赢都乐呵呵地,再加上出手阔绰,很得名流富太们的欣赏和喜欢。
乐呵呵地陪军官太太们打了一天麻将,张太太也在保姆的陪同下回到“侄子” 柏焱的住处。
回家后,张太太立刻将白天听到的消息告诉侄子柏焱,并要求他用电报将消息送出去。
原来这位“张太太”就是陈修良来南京后的化名,她的真实身份是由中央任命的南京市委书记。
回想起两个月前接受任命时的情景,陈修良仍然心潮澎湃。
华中分局副书记谭震林亲自找她谈话,向其传达中共中央的命令。
谭书记说:
南京是被蒋介石用刺刀和大炮围箍成的“铁桶”,此前8任市委书记都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之下。
陈修良同志,你是否愿意去当这第9任市委书记,领导南京地下党的工作?
她并未有任何的迟疑,坚定地回答道:愿意!
陈修良清楚,党中央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她,一方面看重她在敌后工作的丰富经验以及胆识。
另一方面,是相信她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毕竟她是向警予介绍入党的党员,经受过各种各样的考验。
所以尽管此去南京危机重重,陈修良还是义无反顾地接受了命令。
来到南京后,她发现南京地下党的组织架构混乱、人员也鱼龙混杂,有着极大的暴露风险。
为了明确分工和减少暴露风险,陈修良根据地下党员的工作分工,将市委部门分为:
学委、工委、政府人员、警察等几个不同的委员会。
同时还设立情报和策反系统,分别负责打探敌人情报和策反国民党进步人士。
所有系统都和她保持单线联系,并且要做到三勤(勤业、勤学、勤交友)、三化(职业化、社会化和群众化)。
陈修良之所以化名张太太,并长期混迹于富太名流群,就是为了打探敌人的情报。
在她的一系列精心改革下,南京市委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敌人心脏搞情报策反,女书记有妙招一天下午,陈修良来到市委委员方休家中谈工作,却意外了解到:方休的妻弟竟是军统的机要秘书。
方休当时提议和妻弟分开居住,避免身份暴露。
陈修良却认为,这是获取军统情报的绝佳机会,让方休一定认真招待他。
在方休和妻子的共同努力下,两人从妻弟的公文包中,找到了一份国民党军事电台密码。
很快,密码本便被陈修良等人交给江苏省委,为我解放军的军事行动提供了重要帮助,党中央还特地发电嘉奖南京市委。
1948年,党中央又向南京市委下达“策反国民党军政人员起义”的命令,进而打击国民党的有生力量。
为完成党中央的任务,陈修良让小叔子沙文威负责成立策反系统,并由情报系统拟定有望被策反的军政人员名单。
在两个系统的通力合作下,很快就锁定了第一个被策反的对象:时任国民党轰炸机飞行员—俞渤。
俞渤曾是中山大学的一位爱国学生,为抗击日寇报考飞行员并曾到美国留学。
对于蒋介石悍然发动内战的决定,他一直都很不赞同,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反对内战的言论。
当时国民党陆军起义者很多,但空军还未曾有过先例。
一旦将俞渤策反不仅能打击蒋军士气,还能为其他飞行员起义树立榜样。
陈修良和沙文威等人先后与俞渤谈话,俞渤很快同意起义事宜,还主动策反同机组的五位同事。
1948年12月16日晚,俞渤和机组成员驾驶当时最先进的B24轰炸机起飞,绕到总统府扔下三枚巨型炸弹后,一路飞赴当时已经是解放区的石家庄机场。
尽管炸弹没能炸中蒋介石,却也将一干国民党将领吓得够呛,蒋介石甚至气到吐血。
在俞渤的带头作用下,一些爱国的国军飞行员纷纷驾驶飞机飞往解放区起义。
被陈修良策反的爱国官兵,还有带领重庆号军舰起义的陈兆祥、少将师长王彦清,以及所部官兵。
何克希和陈修良的相识,则要追溯到渡江战役前夕。
当时35军已经接到了进攻南京的命令,但部队缺乏渡江的船只。
就在何克希一筹莫展之际,陈修良和南京市委发动群众和起义官兵、警察驾驶渔船、商船赶到长江北岸,接应解放军过江。
如果没有陈修良和南京市委的努力,35军想要解放南京,将会付出巨大的牺牲。
所以何政委一听到陈修良求见,于是跑着来见这位革命的大功臣。
在经过一番叙旧后,何政委为保护陈修良的安全,特地安排警卫排帮她把家搬到军部。
随着刘邓两位首长进驻南京,南京市委重新改组陈修良担任市委组织部部长,之后又回到上海工作。
结语:陈修良前辈潜伏的三年间,经历过无数次危险时刻,最凶险的一次发生在1948年,当时国民党特务突击检查她的住处。
好在她提前得到消息,将机密文件和电台全都提前转移,才有惊无险地逃过一劫。
而她和无数地下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从事情报和策反工作,也是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重要基础,这样的无名英雄值得我们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