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伤寒杂病论》记载,张仲景在晚年总结医道时说:"养生之道,重在通经活血,不在盲目补气。"
这句话颠覆了许多人对养生的认识。为何通经活血比补气更重要?
张仲景又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智慧?

东汉末年,一场瘟疫席卷南阳。张仲景眼见族人亲友因病相继离世,心急如焚。他走遍大江南北,寻访名医,收集医方,终于写下了《伤寒杂病论》。
这天,一位老者找到张仲景。老者面色苍白,精神不振,说自己常年服用各种补气的药物,可身体反而越来越差。
张仲景给老者把脉后说:"你这病不是气虚,是血脉不通。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以前有个叫王玄的人,也像你一样,整天吃补药。有一天,他遇到华佗。华佗对他说:'你看那条河里的水,流动的地方清澈见底,停滞的地方就会浑浊。人体的血脉也是这个道理。'"
老者听得入神:"后来呢?"
张仲景继续说:"华佗教王玄一套导引之法,每天活动筋骨,不到半月,王玄的身体就好转了。"
正说着,又来了一位中年人。这人说自己是商人,常年坐着谈生意,腰背疼痛,吃了很多补药都不管用。

张仲景说:"我师父当年教过我一个道理:'血不流则瘀,气不通则滞。'你整天久坐不动,血脉就容易淤滞。"
"就像那园子里的小溪,水流通畅的地方,两岸花草茂盛;水流不通的地方,淤泥堆积,寸草不生。人体也是这样,血脉通畅,自然百病不生。"
这时,一位老医师也来拜访张仲景。他说:"我行医多年,发现现在的人都热衷于吃补药,可效果并不好。"
张仲景点头说:"这就要从血脉的运行规律说起了。《黄帝内经》里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血脉通畅是根本..."正说到这里,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原来是一个瘫痪多年的人被人抬了进来。张仲景看了看病人,若有所思地说:"这病要从根本处着手......."
张仲景说:"血脉通畅,百病不生。这个道理,我用了一辈子才真正明白。《难经》说:'血主濡之,气主卫之。'血脉通畅了,气自然就充足了。"
老医师问:"那该如何让血脉通畅呢?"
张仲景说:"人体有个特别重要的部位,就是腰背。《灵枢》中说:'背为阳,腹为阴。'腰背是阳气的源头,是血脉运行的枢纽。"
他指着那个瘫痪的病人说:"你看这位病人,就是腰背的血脉淤滞太久,才导致全身瘫痪。我开的方子,都是从活通腰背的血脉开始治疗的。"

张仲景又说:"《伤寒论》中有很多活血的方子,像桂枝汤、当归四逆汤,都是通过温通血脉来治病。这不仅是治病的方法,也是养生的关键。"
老医师问:"那具体该怎么做呢?"
张仲景说:"我总结了几个要点。第一,经常活动。《素问》说:'久行伤筋,久坐伤肉。'要经常活动筋骨,不要久坐久卧。"
"第二,注意保暖。《金匮要略》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人体阳气充足,血脉才能通畅。尤其是腰背部位,一定要保暖。"
"第三,适当推拿。《针灸甲乙经》说:'通其经脉,调其血气。'适当的推拿按摩,可以帮助血脉运行。"
老者问:"饮食上该注意什么?"
张仲景说:"《本草纲目》中记载了很多活血的食材。比如当归、川芎这些,都可以配在日常饮食中。但最重要的还是活动,让血脉自然运行。"
中年商人问:"我每天工作忙,没时间运动怎么办?"

张仲景说:"活动不在多,在于巧。我教你们一个简单的方法:每隔一个时辰,起来活动一下腰背,搓搓手,捶捶背,就能促进血脉运行。"
瘫痪的病人听了连声求教。张仲景说:"你的病要慢慢调理。先从简单的按摩开始,慢慢活动筋骨,等血脉通畅了,自然就能恢复。"
老医师恍然大悟:"难怪《黄帝内经》说'通其经脉,调其血气',原来养生的关键在这里。"
张仲景又说:"许多人养生只知道补气,不知道气是血之帅,血是气之母。血脉通畅,气自然充足。就像江河湖海,水流通畅,鱼虾自然繁盛。"
"《内经》说:'血气者,人之神。'血脉通畅,神气自然充足。这不仅能治病,还能延年。我行医几十年,最后悟出这个道理:养生先活血,胜过盲目补气。"

从那以后,张仲景的这个发现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他开创的活血化瘀之法,不仅治好了无数病人,还成为后世养生的重要法门。
老者按照张仲景的方法调理,果然身体慢慢好转。商人也改掉了久坐的习惯,腰背不药而愈。就连那个瘫痪的病人,经过半年的调理,也能下地走路了。
张仲景的这个发现,被后世医家推崇为"活血圣法"。这不仅是治病的方法,更是养生的真谛。正如《内经》所说:"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骨髓,养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