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舱内传感技术及市场-2025版

麦姆斯特斯 2025-03-03 08:06:43

In-Cabin Sensing 2025-2035: Technologies, Opportunities, and Markets

据麦姆斯咨询介绍,高级驾驶员分心预警系统(ADDW)和通用安全法规(GSR)等相关法规的出台,使汽车舱内传感技术正变得日益重要,尤其是驾驶员和乘员监控系统。英国知名研究公司IDTechEx在这份最新的报告中详细分析了这些法规的影响,探讨了近红外(NIR)摄像头、雷达、飞行时间(ToF)摄像头、人工智能(AI)/软件定义车辆、扭矩转向传感器和电容转向传感器等关键技术。本报告深入分析了全球地区趋势、技术和法规,突出了汽车行业舱内传感器市场的新兴机遇。

汽车DMS和OMS技术路线图

SAE Level 1~4系统中的DMS传感器

汽车舱内传感大体可分为驾驶员监控系统(DMS)和乘员监控系统(OMS)。由于监管压力,DMS 预计将成为强制性要求,而OMS预计将主要在中高端车型中作为差异化选装而被采用。DMS监控驾驶员状态,例如困倦和分心,而OMS专注于跟踪乘客,例如检测无人看管的儿童或监测生命体征。

截至2025年初,领先的DMS技术包括近红外(NIR)和可见光RGB摄像头的组合,因为近红外光不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借助计算机视觉软件,这些系统可以检测眼睑运动和凝视等特征动作,有助于识别驾驶员疲劳或分心。近红外摄像头由两个基本组件组成:一个近红外照明器(通常是LED)和一个近红外图像传感器。在疲劳检测的同时,手部检测(HOD)在确保安全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HOD系统使用转向扭矩传感器,不过,它们可能容易产生误报。因此,具备更好性能的电容式触摸传感器正越来越多地被采用。然而,为了降低成本,许多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OEM)选择将NIR+RGB摄像头与扭矩传感器结合使用,因为这两者已经成为车辆必需组件,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额外电容式传感器的需求,后者的典型成本约为2-5美元。

汽车舱内监控DMS和OMS技术概览

另一方面,OMS通常是非强制性的,但许多汽车制造商正在集成雷达等传感器。雷达模块可用于监测乘客的生命体征,例如心跳和呼吸频率。此外,雷达中使用的毫米波技术可以穿透物理障碍,使其可以检测儿童座椅中面向后方的婴儿。然而,这种雷达模块通常价格昂贵,使它们仅限于中高端车型应用。

按OEM细分的汽车舱内传感器概览

本报告提供了各种汽车舱内传感技术的10年期展望,以及这些传感器在中国、美国、欧洲、日本及世界其它地区的应用。IDTechEx认为,受法规以及现代车辆差异化追求的推动,汽车舱内传感器将继续增长。

汽车舱内传感器(红外摄像头、雷达模块、ToF摄像头、电容式和扭矩转向传感器)市场规模预测

人工智能、软件定义汽车和舱内传感

汽车舱内传感与软件定义车辆集成正成为一大趋势。由于ADDW法规,汽车OEM制造商需要使用NIR+RGB摄像头等组件,这些组件也能支持额外功能。一项关键策略是将这些传感器与人工智能和软件定义车辆技术相结合,实现驾驶员识别和个性化配置等功能。IDTechEx在本报告中突出了人工智能在增强车辆功能方面的作用,并展示了实际应用案例。

主要地区的相关法规分析

总结来说,本报告对汽车舱内传感和软件定义汽车方面的监管环境、关键技术、商业机遇和未来趋势进行了全面分析。

汽车舱内传感关键技术概述,包括: - 近红外摄像头 - 飞行时间(ToF)摄像头 - 雷达模块 - 转向传感器 - 电容式触摸传感器 - 温度传感器 - 压力传感器

ToF摄像头成本分析

汽车舱内传感新兴技术分析,包括: - 智能仪表应用的印刷传感器 - 眼动追踪技术 - 脑功能监测 - 心血管指标监测 - 案例研究和实际应用

眼动追踪传感器分类

本报告按技术类型、地区细分进行了详细预测,涵盖:

- 未来10年的汽车舱内传感器市场规模预测,按近红外摄像头、雷达、ToF摄像头、电容式转向传感器和扭矩转向传感器进行细分。

- 未来10年汽车舱内近红外摄像头市场规模预测,按中国、美国、欧洲、日本和世界其他地区细分。

- 未来10年汽车舱内雷达市场规模预测,按中国、美国、欧洲、日本和世界其他地区细分。

- 未来10年车载ToF传感器市场规模预测,按中国、美国、欧洲、日本和世界其他地区划分。

- 未来10年手部检测应用的扭矩和电容式转向传感器市场规模预测,按中国、美国、欧洲、日本和世界其他地区划分。

- 未来10年乘用车市场预测,分别按自动驾驶等级和地区(中国、美国、欧洲、日本和其它地区)细分。

若需要购买《汽车舱内传感技术及市场-2025版》报告,请联系麦姆斯咨询王懿,邮箱:wangyi#memsconsulting.com(#换成@)

0 阅读:2

麦姆斯特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