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公司的“安全香烟”
48只小狗,在3年的时间内,每天需要抽掉3根香烟才算完成任务。为了寻找“安全香烟”,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开展了这项惨无人道的动物实验。从60年代晚期,直到1975年在玛丽·贝思的曝光下,众人才知道烟草公司背后的秘密。
玛丽·贝思作为一名卧底记者曾报道过许多令人惊讶的消息,除了比格犬实验外,还有精神病院虐待老人这样的新闻。
贝思在萨里的寄宿学校就读时便参加过新闻课程,她的第一份工作则是在伯恩茅斯时报做记者。在这里,她遇到了自己未来的丈夫罗杰·斯科特,而斯科特也是一名记者。
此后,贝思搬到了麦克尔斯菲尔德,并在曼彻斯特办事处的《人物》杂志工作。成为卧底记者后,贝思四处走访想要寻找新的素材和秘密,最终她在柴郡奥尔德利公园打听到消息,这里有一家公司似乎在进行不道德的动物实验。
这家公司实际上是帝国烟草公司和帝国化学工业共同投资的工厂,在这里,一种基于纤维素的“新吸烟材料”将用于卷烟。1974年的夏天,贝思经过一番测试和面试成为了实验室服务员,主要负责摘录实验指导的相关记录。
这份工作其实并没有看上去那样简单,贝思不仅要记录相关过程。另外,实验室服务员还需要对被测动物进行推断,必要时需采取紧急措施,以避免小狗死亡。
其次是要观察小狗的状态,必要时需对其进行心脏按摩。同时,贝思还得时刻关注控制箱和吸烟室,以确保阀门不会被烟油黏住,因为小狗只能通过这些仪器呼吸空气。
除了以上内容,实验室服务员的必要性在于,他们需要向小狗传达一种自信且亲和的感觉,并通过两者之间的行为让他们之间保持高度信任。
比格犬烟草实验
从工作第一天到辞职,贝思只在实验室中待了7天便离开了,因为她实在受不了这些惨无人道的实验。烟草公司将48只比格犬一排排拴着,它们被架在实验装置上,并且还有一个专门用来吸烟的面具,每只狗每天被迫要抽至少30支香烟,这相当于人类每天抽掉两包烟。
由于吸烟并不是狗狗们的自发行为,并且它们也十分讨厌烟雾,所以这些拴着链子的比格犬都在不停地都喘着粗气。一旦香烟燃尽,实验室助理便会迅速插入新的香烟在专门的吸烟面具中。
有的小狗的吸烟史长达3年,其他烟龄较短的小狗也有1年左右。相比其他组的小狗,只有第一组的比格犬每天需要抽30支,其他的则是每天10支。
贝思的工作除了记录,她每天还需要时刻调整电子阀,以此控制烟雾和新鲜空气的量比,随时都要观察小狗身上的指示灯,这些指示灯显示了小狗的呼吸状态和烟雾耐受性。
要是有小狗的吸烟面具掉了,贝思还必须将它重新佩戴在小狗的嘴上。被迫抽烟的比格犬十分难受,有的会在面具背后发出低沉的呜呜声和哭泣声。
有的比格犬则烦躁不安,时刻需要实验室服务员陪伴。还有的则选择了沉默,任由人类摆布。当整个吸烟实验结束后,这些比格犬会被处死并送上手术台,外科医生会对它们的肺部和病灶组织进行检查。
卧底记者曝光实验真相
为了记录整个实验过程,贝思自己携带了一个间谍相机用于拍照。一开始,贝思只能偷偷摸摸地进行拍摄,直到有一次被实验人员发现她在检查胶卷。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实验人员并没有向上级部门报告贝思的行为,反而让贝思下次光明正大的拍摄,因为他们自己也看不下去,但为了工作赚钱也没办法。
半年后,贝思经过仔细的整理,并对相关内容做了更加详细的考证和专栏撰写,比格犬烟草实验在出版社完成了发行,而贝思也获得了年度竞选记者奖。
前文提到的“安全香烟”一定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烟草公司的实验与“安全香烟”到底有何联系?1952年至1959年,美国癌症协会发布了关于流行病学中吸烟与癌症之间的联系。但烟草行业却推迟了这种联系,原因在于相关的研究中没有动物患上癌症。
另一方面,欧美政治家利用动物实验来避免对烟草公司采取行动,含糊不清的数据和结果让实验意义出现混乱,而医生也被阻止发出权威警告。
为了研究所谓的“安全香烟”,研究人员花了数十年的时间来强迫比格犬吸烟,或者在老鼠背上涂焦油。尽管烟草和人类癌症之间的联系在后来也有明确的指出,但英国在1997年以前做过不少这样的实验,以试图操纵数据。
直到1997年后,英国才出台了相关法律来禁止类似的动物实验。根据活体解剖的数据,吸烟与人类肺癌之间的联系多年来一直被否认。
所谓的安全香烟并不存在,香烟致癌在今天已是不争的事实,健康警告在过去一直被推迟。这些小狗们在人类的政治斗争和利益交锋中成为了实验牺牲品,贝思的曝光不仅给这个行业来了一次冲击,也让公众明白了这背后的一切意义。
狗狗有什么错?
要么不抽,有烟龄的就别断。少抽点就行了。别信什么戒烟怎么怎么好的。依赖尼古丁的不仅仅是肺。还有你的大脑。掐断了立刻得肺癌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