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一直都在等这个机会,他的内心深处早就想要除掉这些不安分的将领,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时机,而诸葛亮心里也都明白,这些功高震主的人物终究会成为隐患。
关羽在汉中战役总是不听号令,带着一帮亲信到处横行霸道,刘备对此早有耳闻却始终无可奈何,他能做的只是暗中派人监视关羽的一举一动,战场上的胜利反而让刘备更加忧心忡忡。
诸葛亮经常在深夜来找刘备密谈,两个人关起门来商量对策,关羽的威望日渐高涨让他们都感到不安,尤其是关羽公开扬言不靠官印吃饭的话传到刘备耳中。
荆州的将士们对关羽的崇拜已经超过了对主公的敬畏,这种现象让刘备寝食难安,他开始后悔当初给了关羽太多的权力和信任。
麦城之战爆发时,刘备表面上焦急万分,实际内心却松了一口气,这是个绝佳的机会让这个功高盖主的人自生自灭。
马超来投奔时就带着一身的傲气,他的西凉铁骑确实骁勇善战,但这种不可控的力量反而让刘备感到不安。
刘备暗中派人打探马超的动向,发现这位将军经常在夜里独自望着北方发呆,有时还会喃喃自语说些想家的话。
诸葛亮建议把马超调到边境驻守,既能发挥他的军事才能,又能避免他在朝中结党营私,这个提议得到了刘备的认可。
马超临走前那不甘的眼神被刘备捕捉到了,他知道这个心高气傲的将军迟早会按捺不住,成为蜀汉的心腹大患。
魏延总是在军事会议上唱反调,他提出的那些想法虽然大胆创新,但往往不切实际,这让刘备和诸葛亮都感到头疼。
子午谷奇谋被否决后,魏延整个人变得阴郁起来,他开始独来独往,很少参与军中聚会,这种异常的表现引起了刘备的警觉。
诸葛亮临终前特意叮嘱要防备魏延,因为他看出这个将军骨子里的叛逆,果然没过多久魏延就和杨仪发生了冲突。
魏延临死前的那番话让人唏嘘不已,他说自己只是太过耿直,可在那个时代,过于耿直反而是最大的罪过。
刘备称帝后整个人都变了,他开始疑神疑鬼,身边的心腹越来越少,连最信任的诸葛亮也不敢轻易打搅他。
每到深夜,刘备就会独自在后宫踱步,回想着这些年的种种往事,那些曾经并肩作战的兄弟如今却成了他最担心的对象。
诸葛亮有时也会感慨,说富贵险中求,但求到了之后更要提防身边人,这话说得很有深意,却让人不寒而栗。
最终的结局证明了一个真理,在权力面前没有永恒的朋友,即便是桃园结义的兄弟情谊也会被现实撕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