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的人,如何通过“社交”,让自己更受欢迎和优秀

云边的墨菲 2020-12-06 08:43:38

作为一个性格内向的人,我曾一度很羡慕性格外向者。

他们开朗、健谈,敢于主动展示自己,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人群中总是那么耀眼,让人喜欢。

而我却常常像是一个做错事的孩子,躲在角落里,一言不发。

为此,从小到大类似下面的话我不知道听了多少遍:

“不好意思啊,这孩子从小就内向,见了人也不知道打招呼。”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将来长大了你可怎么办啊?”

“你得学着外向一些,内向的人,在社会上可是会吃亏的。”

事实果真如此吗?

只有主动出击、善于社交的人,才更适应社会、脱颖而出吗?

01.被动社交,是内向者的另一扇门

李子柒,作为网红界的一股清流。

她在视频中从来不和观众互动,也不主动营销自己的产品,

更不会在视频的最后求大家点赞、关注和转发。

她唯一做的,只是默默地分享沧海桑田中的美好。

但观众无一不被画面中的意境所打动,更是在安静中感受到了温暖治愈的力量。

连央视都夸她: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她的微博有2000多万粉丝,比她粉丝多的,是马云、雷军这种级别的大佬。

B站粉丝220万,抖音粉丝2249万,而她的Youtube粉丝有735万,

与美国影响力最大的媒体CNN不相上下。

其中每一个视频播放量,几乎都在500万以上。

知乎上有个话题,叫“如何评价李子柒”,其中一个高赞回答是:

李子柒的海外文化影响力,可以抵得上1000个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

她的粉丝来自全球各地,尽管视频中没有配英文字幕,但这并不影响粉丝们对她的喜爱。

2018年8月,李子柒同名天猫店铺正式开业。上线6天之后,这个当时仅有五款产品的店铺,销售量破15万、销售额破千万。

一年后,李子柒旗舰店在售21款产品显示的总销量突破130万,总销售额高达7100万。

可见,大家对她的认可和喜爱程度有多高。

这个一直用作品展示自己的女孩,也向我们诠释了社交的另一种方式——被动社交。

即通过产出独特、有价值的作品来与这个世界产生连接。

用作品展示和表达自己,吸引到更多同频的朋友或合作伙伴。

正如《道德经》所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意思是:如果你想让别人为你所用,首先你要给别人带来价值。

这也很符合心理学中的吸引力法则: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它吸引而来。

相比于主动社交,被动社交看起来既被动又笨拙,需要借用一种媒介与世界保持并产生连接。

也就是说,无论是主动社交,还是被动社交,最终都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即获取人脉,实现资源互换。

他们都属于社交的范畴,只是形态不同而已。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性格内向和外向并无优劣之分。

02.人们对“社交”的误解

在很多人看来:性格内向,就是不善言辞,不擅长和人打交道,因此被怀疑有社交障碍。

相反,性格外向,就是口才好,表达能力强,很会跟人打交道。

这种看法,其实是一个误区。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在1921年的《心理类型学》中正式提出了外向和内向的概念。

这两种特质的区别在于心理能量指向的方向。

对于内向的人来说,他们的能量指向内部,因此他们对内心世界更感兴趣,更安静,喜欢独处、自省和思考。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不喜欢社交,但没有影响到正常的生活,那么这种情况就是正常的。

但是在人们的固有思维中,为什么很多人依然会认为外向的人更适应社会呢?

因为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分工越来越细,协作越来越多,而这又离不开沟通和表达,也即社交。

而这一点正是外向者的优势,内向者的劣势,所以很多人会认为外向者才能更好地生存。

但实际上,“社交”只是一种技能,即使性格内向的人,通过后天的刻意训练,也可以具备这种技能。

巴菲特是一个典型的性格内向的人,他不善言辞和社交。

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后,随着事业的发展,他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当众演讲。

这件事对于性格外向的人来说,也许根本不算什么,但对于内向的人来说,却如同炼狱。

他深知这是自己的弱项,于是报名参加了卡耐基的演讲培训课,经过一段时间的刻意练习,他终于做到了。

由此看见,如果有针对性地对性格内向者进行训练,同样可以良好的社交能力。

另外,很多内向者往往内心敏感,很在意他人的眼光和感受,表现得有些自卑,甚至是讨好型人格。

但这不等于说内向和自卑可以划等号,性格外向的人也会自卑,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如果有自卑和社交障碍的情况,确实需要改变和治疗,但却与内向无关,两者并无因果关系。

03.对于内向者而言,社交是一种消耗

罗永浩的演讲中,他曾讲过这么一段话:

你们别看我站在台上能扯淡那么久,其实我是个很内向的人。

参加超过5个人的饭局我就会全身不舒服,每次饭局以后回家都要一个人狠狠读一天书才能缓过来。

内向的人,之所以不热衷于社交,是因为他们习惯通过独处,来获取能量。

社交对他来说,是一种消耗;

而外向的人,之所以喜欢社交,是因为他们习惯通过社交来获取能量。

独处对他来说,反而是一种煎熬。

据我观察,身边大部分外向的人都不喜欢独处,因为独处意味着孤独,意味着被迫打发时间。

而我则很享受独处,独处时我可以把自己当成朋友,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交流。

在我看来,在寂静中享受孤独,才能摒弃一切干扰,让身心沉浸在喜欢的事情中。

再来说说“喜剧之王”周星驰,如果不曾了解他,会误以为他本人一定和电影中一样,是个幽默风趣、侃侃而谈的人。

但实际上,生活中的周星驰一点都不搞笑,是个性格内向的人。

周星驰从小就不爱说话,他的妈妈说:

她上街前会问儿子要不要跟她一起去,周星驰多半摇头,然后站在窗边看两个小时的街景。

拍《大话西游》时导演刘镇伟也说过,周星驰想找他聊戏。

由于害羞不敢直接找他,所以偷偷在他的酒店房间门下塞纸条。

在娱乐圈混迹多年,饱受争议和诋毁的他,却从不回应。

我想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不容易受外界干扰,反而能静下心来搞创作。

所以,可以说正是他的内向成就了他的今天。

《时间的皱纹》作者马德琳·英格曾说,如果不是因为小时候一个人把时间都用在阅读和思考上,她压根就不会成为一名如此大胆的思想家。

在孤独中汲取力量和在喧嚣中获取能量,只是两种不同与世界相处的方式而已,并不存在什么高下之分。

每一种性格,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没有必要羡慕或刻意效仿对方。

04.内向者的成长之路,该如何选择

那么,内向者该如何更好地成长呢?

还记得,身边一些性格内向的男生,在相亲第N次失败后,曾抱怨道:

生活好现实,像我这样的穷屌丝,想要脱单真是太难了......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历史上性格孤僻但有才华的诗人、画家等,很多人甚至穷困潦倒,但身边却总是不乏追求者。

可见,经济条件并不是异性相吸的首要因素,稀缺价值才是。

田忌赛马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总用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赛,结果必定失败。

所以,对于内向者而言,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稀缺才是让自己变得更受欢迎和优秀的关键。

对此,想要自己变得更受欢迎和优秀,建议如下:

尽量不要选择那种需要大量社交,长期和人打交道的职业,比如业务员,外交官等;

而尽可能选择那些需要长时间独处的职业,比如作家,科研人员等。

同时,不要选择机械性和重复性的独处职业。

因为性格内向的人,优势是专注力强,善于思考,两者的结合很容易产生灵感,碰撞出创造力的火花。

但太过机械和重复的工作,却很容易让人分散注意力,用惯性思考,抹杀掉创造力。

同时,单调乏味的过程也是一种消耗。

所以,这种独处的职业反而会让人不堪重负、身心疲惫。

总之,一味地迎合他人,用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相比,既不理性也不明智。

扬长避短,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内向者也可以像外向者一样拥有灿烂的人生。你说呢?

0 阅读:5

云边的墨菲

简介:一个通过写作,见证自己成长的30+女生,自由职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