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不如岳飞般完美。相比岳飞,韩世忠身上有三大“特点”,这三大特点,让秦桧都不敢轻易动他。
古代有一种人,一般人不敢惹,因为给他们撑腰的是当朝皇帝,他们有一个统一的称呼——“从龙之臣”。
什么叫“从龙之臣”?
就是在皇帝上位之前,一些大臣武将,一路拥戴扶持,帮助新皇上位。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大臣武将要面对各种风险,要为新皇帝扫清各种障碍。对于这帮大臣武将,世人称其有“拥戴之功”,是“从龙之臣”。
说白了,这些人都是皇帝大哥的小兄弟,谁要动这些人,是要掂量掂量的。
很有幸,韩世忠就是“从龙之臣”,一般人真还惹不了,这是韩世忠的第一个特点。
宋高宗对韩世忠有极高的评价,例如,“韩世忠的忠心程度,比金石还坚硬;韩世忠的功劳,和山一样大。”
皇帝如此高看的一个“从龙之臣”,宰相秦桧怎么会轻易下杀手?
岳飞和韩世忠比起来,并没有韩世忠这种“从龙之臣”的马甲。
岳飞的“身份背景”不如韩世忠的“身份背景”,这是秦桧敢对岳飞下手的重要原因之一。
韩世忠的第二个特点,朋友多,脾气暴躁,不好惹。
如果给岳飞四个字的评价,那一定是:智勇双全。
而韩世忠,在“勇”上能比岳飞更甚,不过也只能在“勇”上和岳飞媲美了。
韩世忠早在宋徽宗时期的镇压方腊起义中,就表现得极其勇敢,敢于直冲叛军大营,生擒方腊。
后来的日子里,镇压农民起义也好,和金军对战也好,韩世忠都是“勇”字当头。
因为“勇”,所以此人的脾气也非常火爆,敢对不平事说“不”。
岳飞被杀时,宋军无数将领保持沉默,只有韩世忠敢于向秦桧兴师问罪:“为何要对岳飞动手,他有何罪?”而秦桧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却也遗臭万年的回答——“莫须有”。韩世忠是个有情有义的男子汉,很仗义。
谁都想拥有韩世忠这么一个朋友,同时,大多数人也不愿意和这样的人交恶,因为一个搞不好,就会翻车的。
但论影响力,韩世忠真的不如岳飞。岳家军的规模、战绩,都是韩世忠的“韩家军”不能相提并论的。
南宋朝廷想与金国谈判,金国很明确地告诉南宋朝廷,不把岳飞收拾了,就不要谈判了。
主和派头子秦桧把矛头对准岳飞,这才是他的首选任务。既然把目标对准了岳飞,就不能找韩世忠的事情了,把他惹急了,那是会干出“造反”之事的。
秦桧是“奸臣”,人品不行,但智商还是杠杠的。
韩世忠的第三个特点,缺点很多,毛病很多,不足虑。
一个领导者,最怕什么样的下属?
是怕有点小毛病、贪吃好色、还有点贪财的下属?还是怕缺点没有、智勇双全、群众中的口碑非常好的下属?
一般来说,怕后者。
岳飞就是几乎完美的人,他治军严谨,爱国爱民,对皇帝忠诚,对敌人凶狠。他给金军造成的影响力太大了,他在军民中的威信太高了。如果宋高宗敢完全放权,岳飞掀翻金国的概率不是没有。可是这样的人,一旦造反,谁也挡不住。
岳飞的存在,让宋高宗有着极大的不安全感。
岳飞的战略目标一直是,收复山河,直捣黄龙!
而宋高宗认为,宋朝和金国之间,以“和”为贵最为好,所以,宋高宗的战略是,以和为贵,以武促和。
皇帝和统帅的目标就不一致了。
岳飞在后期打仗时,看到形势不错,对宋高宗的撤军命令都没有及时响应,以至于宋高宗连发十二道金牌,阻止岳飞继续北上。
岳飞的举动,看似在为收复山河在打拼,但对宋高宗的冲击非常大,岳飞打败了金国,能不能控制得住?
岳飞不打败金国,控制了收复的北部区域,自成体系,又该如何?
一个过于优秀的人,会让领导有不安全感。如果这个人,再有抗命的行为,领导一定会想法收拾了这个人的。
人性的博弈,从古到今,都是如此。
韩世忠不一样,虽然打仗是一把好手,但缺乏振臂一呼、四方响应的巨大影响力。而且,韩世忠喜欢美色,妻子娶了好几个。韩世忠也爱钱,吃空饷的事情都是存在的。
这样的韩世忠,宋高宗是没有多少担心的,他就是宋高宗的一把刀,也仅是宋高宗的一把刀。
这样的人,无人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