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振东退赛上热搜:他的选择,藏着多少乒乓人的难?

宝粉看时尚 2025-04-22 21:44:35

昨天还在刷樊振东退赛的官宣,今天又刷到刘国梁“必须拿第一还不能输球”的旧视频——这届球迷的心啊,真是跟着小胖子的名字起起落落。

多哈世乒赛要开打了,怎么咱们的“责任神”突然就不参赛了?

从“责任神”到退赛者:这场官宣背后的“难”

4月21日,中国乒协公布多哈世乒赛名单,马龙、樊振东、陈梦三位奥运冠军集体缺席的消息,瞬间炸了球迷圈。

要知道,樊振东可是巴黎奥运会男单冠军,按规则本可直接“直通”多哈单打资格,但他却在4月17日国际乒联最后换人截止前5天,主动确认退赛。

这不是樊振东第一次“消失”。

自巴黎奥运会后,他已经连续退出了11项国际赛事,从世界杯到WTT大满贯,几乎“销声匿迹”。

网友翻出旧视频:刘国梁曾对他说“必须拿第一,还不能输球”,教练组口头禅是“输了有樊振东”——过去他是国乒的“兜底王”,如今突然“松手”,谁不疑惑?

官方只说“本人确认不参加”,但明眼人都能猜到:常年高压训练的运动员,身体状态、心理负荷才是关键。

去年巴黎周期,樊振东从“小胖”熬成“六边形战士”,单打、团体扛了多少硬仗?

长期高强度对抗下,肌肉劳损、关节旧伤都是隐形炸弹。

更别说,他才27岁,正是职业生涯的“黄金尾巴”,养精蓄锐为下一个周期蓄力,未必不是聪明选择。

退赛背后的“蝴蝶效应”:国乒的机会与隐忧

樊振东退赛,最直接的影响是“责任神”的空缺谁来补?

男单方面,王楚钦、林诗栋、梁靖崑、林高远、薛飞五人扛起大旗——前四位是中生代和准主力,最后一位薛飞更特殊:他是许昕之后国乒首位入选世乒赛的直板选手。

但教练组也坦言,薛飞的入选“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毕竟直板打法漏洞多,连刘国梁、王皓两位直板大满贯都难突破,更别说技术定型的薛飞了。

这也暴露出国乒男队的隐忧:新生代青黄不接。

新奥运周期里,19岁的林诗栋虽连拿六站冠军登顶世界第一,但其他年轻选手呢?

杜塞尔多夫支线赛上,黄友政、陈垣宇等新生代悉数参赛,结果没一个进男单四强。

男队现在除了林诗栋和王楚钦,梁靖崑、林高远都快30岁了——樊振东退赛,看似给年轻人腾位置,实则是在倒逼梯队“加速成长”。

球迷的反应最真实。

有人惋惜:“想看小胖再冲一次大满贯啊!”有人理解:“他太累了,休息好了再回来。”也有人焦虑:“没了樊振东,男乒还能稳吗?”更有激进声音质疑“是不是被雪藏了”“刘国梁是不是太严厉”——但冷静想想,运动员的选择哪有那么多“宫斗戏”?

樊振东不是“工具人”,他也有权利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规划。

退赛不是终点:乒乓精神,该传给谁?

这两天刷到一条评论特别戳心:“以前总说‘输了有樊振东’,现在该说‘樊振东累了,我们得接住他的担子’。”多哈世乒赛,对国乒来说,或许是一场“试金石”——检验新生代能不能扛住压力,也检验教练组的“换血”策略成不成功。

从长远看,樊振东退赛未必是坏事。

就像当年马龙、许昕逐渐退居二线,才有了樊振东、王楚钦的崛起。

现在轮到新生代顶上来,他们需要的不是“兜底”,而是“被信任”。

薛飞的入选、石洵瑶的突围,都在传递一个信号:国乒在主动给“特殊打法”“潜力新人”机会,哪怕成绩可能不理想,但这是梯队建设必须交的“学费”。

至于樊振东?

他退赛的消息下,最高赞评论是:“等你休息够了,我们还在。”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就像一场马拉松,暂时的“慢下来”,是为了更久的“跑下去”。

刘国梁的“严师”形象、樊振东的“责任神”标签,本质都是对“国乒荣耀”的在乎——这份在乎,不该变成绑架,而该变成理解。

多哈世乒赛的球台已经支起,没有樊振东的赛场或许少了些“稳赢”的底气,但多了些“未知”的期待。

乒乓精神从来不是靠某个人“封神”,而是一代又一代运动员“接棒”。

今天樊振东放下的球拍,明天会有更年轻的手接起——这,或许才是“国乒长盛不衰”的真正密码。

0 阅读:7

宝粉看时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