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岳阳古称巴陵、岳州,建城始于公元前505年。在湖南北部,洞庭湖之滨,南依长江、纳三湘四水。辖岳阳楼、云溪、君山3区,湘阴、岳阳、华容、平江4县,代管汨罗、临湘2市。
火车站在站前路9号,1、2、5、10、11、15、17、18、22、27、32、36、37、41、42、47、49路公交到达;高铁东站在东城区巴陵东路的最东端,距107国道3公里,1、19、 30、55等公交路经过。长途汽车站在巴陵中路359号,火车站东南不到1公里。洞庭湖汽车站在洞庭大道,15、33、35、37路公交到。
卞和仿古街在岳阳楼主楼前,与文庙隔街相望,东城楼门上有华国锋书瞻岳门,临江城墙上可观看洞庭胜景。沿街有许多美食小吃、工艺品小店。美食有香辣鱼籽、河西粉蒸鸡、君山银针鸡片、麻辣野鸭、铁山刁子鱼、虾饼、姜辣凤爪、黄鳝面、及各种小吃、烧烤、鱼宴。
文庙又称岳州学宫,在岳阳楼区二中校内。现存大成殿,屋檐起翘,极具宋代建筑风格,明1488年8月进行过大修。殿内大柱已有900多年,天花板绘盘龙戏凤依稀可辨,为文物中的珍品。8、25、31路公交可到,门票20元。
2、岳阳楼在西门城头,洞庭湖畔,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自古就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说。宋1044年和清1880年两次重建,1984年再次大修。220年前后三国鲁肃始建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426年中书侍郎颜延之作《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诗中有清氛霁岳阳,岳阳之名首见。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此时巴陵城改为岳阳城。
北宋庆历四年(1044)春,滕子京谪任岳州知军州事,庆历五年春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作文情并茂《岳阳楼记》记之。北宋1085年孟夏,米芾将《岳阳楼记》写成条幅馈赠索书者。
唐代岳阳楼
李白、杜甫、李商隐等在此留下了上千篇佳句。内有唐宋元明清5朝不同的模型,底层是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双公祠内详述范滕二贤公的这段历史。楼内文物首推李白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其次是清书法家张照书《岳阳楼记》雕屏,雕屏由12块巨大紫檀木拼成,文章、书法、刻工、木料为四绝珍品。范仲淹作记、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苏舜钦书《岳阳楼记》、邵竦篆刻并称天下四绝,四绝碑至今保存完好。
宋代岳阳楼
在岳阳楼上看洞庭方向,清代岳阳古城西门拱形门洞上有岳阳门三字,为岳阳知府1747年题写。周边有鲁肃墓、小乔墓。门票90元,6、7、10、15、19、22、24、25、31、50、游2路到。
慈塔氏在洞庭湖边西南,砖石结构八角七层,通高39米。唐713-714年初建,北宋1066年重修,国家文物保护单位。10、15、19、21、22、23、24、25、31、50、游2路等多趟公交到汴河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