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据中国国防部军网报道,日本已于3月24日正式成立了统合作战司令部。
这个统合作战司令部将是日本二战后的第一个综合三军统率职能的总指挥部,这不得不让人担忧,“狼来了吗”,还是说只是一匹夹着尾巴的狼?
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拥有一个军事指挥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过考虑到日本和美国的特殊关系,这还是引发了外界的关注。
《中国国防报》撰文指出,日本强化自身的军事指挥职能并不值得担心,但我们需要警惕,日本是否正在跟美国进行军事上的高度捆绑,从经济孵化基地变成真正的“东亚小北约”的桥头堡?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作战司令部的构成,它有240个人员编制,分别对应海陆空及太空网络四大部门,那么它成立后,日本到底具备什么样的统一作战能力,起码从编制上来看,这个规模是有限的。起步阶段应该还难以形成多大的合力,但需要观望其发展态势。
其次,该司令部所在的位置是在东京市中心,据报道,不久后驻日美军司令部也会搬迁至此,这样看来,美军并不想完全放权。
从具体的职能来看,这个司令部其实还是一个“袖珍版”,它现在的定位更多地是提升情报及后勤补给方面的能力,本质上还是当美军的保姆。
所以我们首先可以排除日本泛军事化的可能性,但它的成立,也预示着日本在军事领域已经从单一的防卫,开始向反击作战发展。这也是日美在军事上一体化踏出的重要一步,对于地区的安全稳定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近年来,日本国内一直在谋求拥有一个“正常化”的军事机构,这次美国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日本,但这个司令部的成立,其实是一个不好的信号,因为它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决策权,只会弱化日本自卫队各个部门的职权,也就是说,日本想要的自主性,进一步被削弱了。
考虑到历史因素,不管是日本自主性加强,还是进一步沦为美军的工具,都让亚洲各国对此怀有很深戒备,尤其是对于中国来说。
那么,一旦亚太局势爆发危机,中日有没有可能直接在战场上交锋呢?我们来看看日本自卫队近期的一些调整,首先,日本已经决定从3月底开始,由海陆两军共同组建一个陆海空共同部队“海上运输群”,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针对西南部,强化战时的物资输送能力。
这里我们强调需要一点,日本作为美国封锁中国的第一岛链的核心,如果基于第一岛链的战略需求,继续提升输送能力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唯一的解释是,他们要把这个输送能力进一步延伸到第二岛链。
我们再看看第61届慕安会结束后,日本和美国重新在军事上做文章,把钓鱼岛划进安全防务范围内,然后日本又单方面推翻了1972年签署的《中日联合声明》,以及将自卫队纳入到宪法,针对台海的意图非常明显。
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在作战前的准备,虽然他们现在的行为是受迫于美国,但日本政府多年来一直想要重新崛起,就必须具备军事上的能力。现在美国给他们这样一个机构,虽然权力还掐在美国的手中,但双方在利益上暂时是契合的。
对外界来说,加强警惕是有必要的,但对于日本来说,他们的真正目的并不是真的想要战争,他们是被动卷入,日本国内对于战争风险的急剧增大其实是很担忧的。
从政治上来讲,现在日本没有摆脱“日从美主”这个束缚。包括现在成立的这个司令部在内,在未来,只要“日从美主”没有根本性的改变,日本自卫队仍然只是美军的辅助工具。
所以日本国内现在对此非常悲观,统合作战司令部的成立意味着日本在军事上的自主权更小了,对于地区局势来说,日美军事一体化的提升,将会是一个很大的隐患,周边国家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日本不是变成“能战之国”而是变成“好战之国”、“美国帮凶之国”!周边国家特别是中国要高度警惕,积极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