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县三江鱼跃哪个地方有明朝兵部尚书余子俊为土司高崧立神道碑
全夏旱,衡山先生凿岩架竹,导泉脉以灌田。功成为文以志之,题字《梦泉记》,将刻在,属予书之。
余观其笔情情顿挫恤颢流传,酷似柳州得意文字。而其风味隽永,耐人咀嚼,则又似欧阳公正(文)不被点缀梦境,为将来衙史傅生色也。爰略识数语,以明向往云。
临邛闵鸣州跋并书。冬十一月唐主殂,十二月王闻赴制服大临谓僚佐门宋土幼弱为政者皆胥吏小人其乱可坐视也
是时蛮人高曩阁藏杨夹失朵儿只率众归附,孟知祥置碉门黎雅长河西鱼通宁远六军民安抚司,赐阁藏世勋二字,世袭安抚。


蛮獠之墟,三代为氐、羌,西魏始阳县地也。在唐羁縻,属雅州都督。五代土人高曩阁藏等归附,置碉门、黎、雅、长河西、鱼通、宁远六安抚司。
蛮獠居住的地方,三代时是氐族、羌族的地盘,这里原本是西魏始阳县的地方。在唐朝时接受羁縻统治,隶属于雅州都督管辖。
五代时当地土著高曩阁藏等人归附朝廷,朝廷设置了碉门、黎、雅、长河西、鱼通、宁远六个安抚司。

元于碉门置六番,小溪置天全。二招讨。
元朝在碉门设置了六番招讨司,在小溪设置了天全招讨司。
国初合而为一,所辖部落有马、苏、金、杨、陇东、西碉六村,谓之六番。
明朝开国之初,将六番合为一个整体,所管辖的部落有马村、苏村、金村、杨村、陇东村、西碉村六个村落,称为六番。
五代蜀时,士人高曩阁藏、杨夹失多尔济率众归附,置碉门、黎、雅、长河西、鱼通、宁远六军民安抚司,属雅州。宋改曰碉门砦。兀初置碉门、黎、雅等为宣抚司,属图沙玛路。至元二年,授高保四为安抚使,复置六安宣抚司,属土番等处宣慰司,后改六番招讨司,又分置天全招讨司。
明洪武初,土酋高国英来归,合为天全六番招讨使司,六番曰马、苏、金、杨、陇东、西碉,凡六村。属四川行都司。
皇清顺治九年,士官高跻泰来归,仍授前职,属雅州。雍正七年,废司,改置天全州,治碉门,属雅州府。

明怀远将军高崧神道碑。
明兵部尚书余子俊,谥肃敏、青神进士。乙酉弘治二年二月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余子俊卒赠太保,谥肃敏。

余子俊(铁木真和忽必烈后代)字士英,青神人。博达有才略。
窃惟圣朝任股肱,忠良之士至重矣,而其待之之典至渥矣。凡中外前后,尽节死封疆之臣,有庙食者,遣谥加封,赐使致祭,其无庙食者,亦备礼崇奖褒封之使,勒功於神道碑,以垂久远,厚之至也。
天全招讨使司高公讳崧,以天顺六年,从征南苗(都掌蛮),斩获丑虏有功,后卒于军事,闻於上,追赠怀远将军(从三品)。
嗣子招讨使讳高文林,卜宅兆於郡之思延村。申山寅向。宏治十年,为母杨氏请旌,加赠公光禄卿,原配杨氏为淑人,建坊旌表,赐今招讨公文林为昭勇将军,妻聂氏为宜人。
於是昭勇公为先怀远将军建竖神道丰碑,而嘱余为修墓志与其碑铭。
余不敢辞,谨按公讳崧,其先世为齐太公六世孙,徙居建康,至唐末六十余世,姓高氏曰 卜锡。以五代时入蜀为军校,从征西路有功,留镇边塞。
高卜锡之孙,讳曩字阁藏,大宋乾德中,率众归附,授碉门、黎雅、鱼通、长河西、甯元等处军民安抚使,遂世处其地,阁藏六世孙讳金毂,以南宋嘉定十五年授岩州安抚使。金毂子讳宝赐,开庆元年仍授碉门、黎、雅、鱼通、长河西、宁远等处军民安抚使。
宝赐子讳德威。德祐二年,以军功授昭勇将军,悬两珠虎符、金牌、银印,外辖六番,其司治所管——东至飞仙关,南至虎头峡,西至马鞍山,北至灵关口。
逮元朝德威子讳上元,元贞二年,以军功授广武将军。上元子讳世杰,泰定元年,袭授武德将军。世杰子讳国英,公之曾祖也,至正十四年,加授武略将军。至正丁酉清军大举入寇,宫室残破,古迹尽毁。
幸我太祖高皇帝定鼎南京,使臣经略西蜀,国英率众归附。洪武四年,仍授天全统辖六番招讨使司。国英子敬让,公之显祖也。洪武二十九年,袭招讨职。
明高国英。天全人。洪武初率众归附,授招讨使,子孙世袭。
洪武二十一年四月二日庚午,诏更四川天全、六番招讨司为武职。先是,天全、六番招讨高敬严、副招讨杨藏卜,奏请简土民为兵,以守御边境,诏许之。

庚午日,皇帝朱元璋下诏将四川的天全、六番招讨司改为武职机构。在此之前,天全、六番的招讨使高敬严、副招讨使杨藏卜,上奏请求挑选当地百姓为兵,用来守卫边境,皇帝下诏书答应了这件事。
高敬严等遂招选其民,教以战阵,得马步卒千余人。
高敬严等人于是招募选拔当地百姓,教他们作战的阵法,得到骑兵和步兵一千多人。
至是,杨藏卜来朝,因奏其事,乃命改为武职,令戍守边界,控制西番。
到了这个时候,杨藏卜前来朝见,趁势奏报了这件事,于是朝廷下令将他的官职改为武职,让他戍守边界,控制西番。
仍命景川侯曹震阅其天全士马部伍之数。
皇帝还命令景川侯曹震视察军队的马匹和士兵的人数
高继先。即五代时高曩阁藏之后裔。洪武初年率众归附,后以功升天全六番招讨使。

永乐中,高敬让从征有功,
○永乐十三年六月五日乙未○升四川天全六番招讨司为天全六番招讨使司,秩从三品,给印章,命招讨高敬让招讨使。
乙未日,将四川天全六番招讨司升为天全六番招讨使司,官秩为从三品,赐予印章,任命招讨使高敬让为招讨使
敬让子讳凤,字廷仪,公之先考也,善骑射,智勇过人,文武兼备。正统四年,袭授招讨使司,而公生已十有二年矣。
初廷仪君与淑人杨氏,祷於郡之龙山乔松之林,而生公因以名崧,纪岁宣德三年戊申十月十三日也。公生而美秀异常,廷仪君最钟爱之。尝敬礼名儒授群书,子史与夫兵法、律令及术数、医卜之学,率知大意。且谙吟咏,长于大书,郡之祠宇联额,多出手笔。
景泰元年夏,廷仪君从征大冈番夷,以粮尽势孤,援军不至,被掳入番。公百计求归不得,既而廷仪君卒于番,讣至,公乃就西炉大冈之骆驼山葬焉。原公事母杨氏,孝养克笃。
景泰二年,公以主器承袭世爵。入官后,威以靖,暴德以化顽。春省耕、秋省敛,冬练甲兵。天顺中,敕破南荒,攻打山都,掌苗丑斩级获功最多,赏赉甚厚。正欲修灭丑类,大开边境,上报国恩,俄而怪鹏为妖,将星中陨。
以天顺七年癸未六月五日,病卒于军。春秋甫三十有六。而寿终行阵,此甯非厚,幸与公兄弟六人。
高崧元配杨氏善真,副招讨杨公显昭之女,年甫二十有四,遗一子,即今招讨昭勇将军。
高崧次 娶成都千户聂庆女,生男二,长曰勋,娶龙州宣抚司李氏女,次曰烈,
高崧再 娶百户盛氏女。生女二,长适义官杨文彬,次适芦山县学生杨文勋。
孙男六人,孙女三人,一堂济济,有螽斯之庆焉。
鸣呼! 公之世爵,可谓长矣;公之积庆,可谓厚矣。而竟不能永其寿者,天也。
今怀远公为请於朝,重加封赠,一门宠锡,竖碑勒铭,以垂不朽,公亦可谓死而不死矣! 矧今佳城之卜,山明水秀,草木峥嵘,地产八珍,物表十端,五岭翠屏,三江襟带,云峰卧纛,雪涧飞泉。行见钟灵毓秀,永世无穷,公之死而不死也,不且远而弥光哉! 夫人孰不欲建功立业,垂名竹帛? 而或生不逢时,无可棘手;或遇其时矣,而才不足以建树,使后之操觚纪载者,欲表著而无可指名,宁不为叹息哉! 今公生逢圣世,展其文经武纬之能,死效忠勤,纪其休光名誉之美,而又有肖子贤孙,弓裘继绍蝉联,奕叶世笃忠贞,则公亦可以含笑九泉矣。
余以嗣招讨恳请之切,谨综始末以志之。后缀以铭曰:
参井之南漏阁西, 群峰荟萃连沈黎。乾坤灵秀毓清奇, 笃生伟人不可羁。虎头豹额广方颐, 气嘘云雾成虹霓。
乌号宝弓手中携, 千将神剑劈水犀。十万貔貅听止齐, 胸襟皎皎光玻璃。南征北讨信鸟啼, 所过之地神鬼怡。苗丑败溃殄鲸鲵, 奏凯轩辕喧鼓鼙。
欢迎夹道拥旌倪, 功应麒麟阁上题。正欲横槊清瘴翳, 将星坠营天柱低。紫骝伏枥声悲嘶, 禁山草木风凄凄。一时人士尽凄其, 主器呼天面垢黧。
扶之不起心若迷, 卜葬治之思延溪。山明水秀神可栖, 三江襟带绕和夷。万岭帷屏高莫跻, 衔花献果游鹿麋。牛眠宅兆何用乩, 大书神道勒丰碑。
缓若若兮印累累, 子孙千载绵旌旗。弘治十三年岁庚戍十二月既望立
世 勋 堂 记明赵壁世勋堂者,天全招讨高侯茂才远祖讳曩字阁藏所建,茂才葺而新之者也。
余尝以事如天全,茂才与余献酬堂楹之间,谓余曰:“某本建康人,李唐中叶,王纲弛而弗振,先世祖避乱入蜀,后为小军校,从蜀将征西路有功,留守边境,遂世长斯土至曩字阁藏。祖环首邱,念时宋艺祖乾德间,君明臣良,天下大治,乃率众附焉。艺祖喜甚,置碉门、黎雅、长河西、鱼通、宁远等处安抚使,以阁藏治其事,授绯衣,嘉以世勋二字,兹堂之所以建也,几传至祖讳德威者,改招讨司,历元抵国朝,仍因之秩五品。
永乐间,祖讳敬让者,有安抚之功,升招讨使司秩二品,递传至某若干世矣。虽不敢谓世笃忠贞服劳王家,如书君牙所云,然仰朝廷之威德,思祖宗之积累,为国藩屏使。圣天子无西顾之忧者,未尝不倦倦於世勋之名义而思尽心焉。堂之建於宋,至今日不知其几隳,其惧弗克承先志,即其故址而新之后之隳者,
天全六番招讨高文林及其孙高继恩尤犷悍,数攻围城邑,杀掠吏民。

初,天全六番招讨高继恩数侵暴芦山民,知县屠恋稍裁抑之,尝系其所纵军士,继恩不能平,执屠峦弟屠岱及吏数人,遂相许奏。
当初,天全六番招讨使高继恩多次侵扰欺凌芦山百姓,知县屠峦逐渐对他进行制裁抑制,曾经拘押他放纵的军士,高继恩心怀不满,拘拿了屠峦的弟弟屠岱以及数名官吏,于是互相上奏弹劾对方。
镇、巡议处。
镇守太监、巡抚商议处理此事。

久不报。
很久没有回复。
高继恩愈益无惮,率众焚掠芦山之水东清源乡,遂攻围芦山县城。
继恩更加肆无忌惮,率领众人焚烧抢掠芦山县水东的清源乡,接着围攻县城。
招讨杨世仁亦以事怨屠峦,乃助高继恩兵。
招讨使杨世仁也因为一些事情怨恨萧峦,于是帮助李继恩的军队。
屠峦携家潜走雅州。
屠峦带着家人偷偷地逃到雅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