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国的护照:虽然是个很弱小的国家,但是这“27个字”还是很有力量的

亚豪聊历史 2023-05-13 10:02:07

在国外,护照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凭证,不但是一个国家颁发给我们的一种确认我们的民族,而且也是中国人地位的一种标志。在最近的一部热门影片《万里归途》中,一群人用“中国护照”给他们开路。这一瞬间,很多人都感觉到了这张“中国护照”的强大。说到护照,人们难免会问:中国第一张护照是哪一年?这就要回溯到过去了。

护照的起源。提到第一张中国护照,你就会想到《西游记》里,唐僧在经过一个国度的时候,就会拿着一张通关的纸条。唐僧所过之处,须得盖上本地的印章。就像是一本护照,被人用来打了一个外国的印章一样。不过这张纸的功能和护照不同,更像是一张通行证。在远古时代,还有一种类似于符箓、印章、文书、公文、通行证之类的东西。唯一的目的,就是验证唐僧所说的话,到底有没有说谎。有点类似于迪士尼的《迪士尼护照》,在每个关卡上都会有一个徽章这就是通行证的意义。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张通关文牒与中国的护照实际上并不能相提并论,因此它并不是我国第一本护照”。而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护照,则是到了清代才出现。

中国首个官方护照。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清朝在康熙时期打败了侵略中国的沙俄军队,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战争胜利后,清政府同沙俄缔结了中国以来的首个国际性条约——《尼布楚条约》。乾隆皇帝对黑龙江地区也有了一定的掌控力。而在该协议签署之初,清廷的公使出国办理有关事务,也必须有官方所出具的证明。而这个标志,就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早的一张护照,那就是一张集体信件的护照。这类公文仅适用于清朝官方,民间是不能运用的。而在此后的一百多年中,清朝又继续沿用了这类公文。康熙年间,清朝最辉煌的时候,可不是我们所知道的,被其他国家欺凌的时候。但是,到了后来,大清继续实行明朝的封闭政策,失去了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往来的机会,大清王朝就陷入了没落。

不过虽然国家衰微,但余威尤存。清末,尽管清廷遭到了外来侵略,但是在官员的私人护照上,却有一句很是强硬的话语:“当你的人到达目的地后,你会立刻检查他的身份,然后按照你的承诺,好好照顾他,不要耽搁他的时间。”这话说得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当时的大清,只是一个表面上看起来很强大的国家而已。当清廷在光绪皇帝的统治下,向外国人发放签证时,整个大清王朝都在腐败。当时虚弱的清朝已被逼签署《南京条约》,不但将香港拱手相让,而且还在广州,福州,厦门,宁波和上海各开五个口岸,并准许英人在此设立总领馆。但是,在遭受外来不公待遇的时候,却又加大了与国外的贸易往来。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团体信件形式的护照已经不能适应大规模的出境需要,为个体提供服务的“个人护照”应运而生。

顺便说一句,当时中国的国外领事还可以替中国公民开一张护照,根本不需要经过任何国家的审批。

只是,当时的个人护照,无论是生产还是审核,都比较简单。具体来说,这是一份加盖了官方印章的文件,上面没有任何图片,只是用文字描绘了一个人的样子。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有:技术因素的制约,以及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因为当时的工业水平太低,所以无法批量生产照相机,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的大使馆,才会拥有一台。而且,他们的文化程度还不高,还天真的以为图片能勾走人的灵魂,这让他们对摄影产生了强烈的反感。因此也加强了外国对国人的审核,验证身份。所以,为了方便旅客,清朝就将之前提到过的文字写在了自己的护照上面,让自己的同胞可以更快通行。仔细想想,他这么做并不是想要鼓舞士气,而是想要避免被人针对。但谁都知道,一个国家没有实力,所以才会被人欺负。还有传言说,在国外的时候,只要不出示护照,就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一旦出示护照,就会被抓起来。

但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了过去。大清王朝再怎么衰败,也有亿万中国子民在背后支持,即使岁月流逝,中国子民依然屹立不倒。经过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我们总算熬过了那段艰难困苦的岁月。新中国自解放后,人民群众在我党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取得了巨大的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更多的中国人决定出国留学,工作,旅游。中国强大的国力给国民带来了极大的安全感,而中国的护照在世界范围内的份量也愈加重要。

0 阅读:11

亚豪聊历史

简介:每天更新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