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部结节诊治指南(2022年版)》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肺癌发病与死亡分析报告(2023)》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肺病专业委员会.《中医药防治肺结节专家共识(2021)》
肺结节这三个字,现在听得越来越多了,走在农村的集市上,隔壁大爷刚体检完回来说自己“长了个结节”,堂嫂在村卫生室拿了片子也说肺上有“影子”。不少人一听吓得不轻,以为得了绝症,赶忙上医院,结果医生说:“先观察,定期复查。”

这就让人更糊涂了:到底肺结节是不是癌?
肺结节只是一个影像学发现,不是一个病名。打个比方,它就像是你家墙上的水渍,有可能只是昨晚下雨漏了点水,也可能是楼上水管破了,甚至也可能是白蚁开始蛀墙了——我们不能一看见水渍就说整栋楼要塌。
医学上把肺结节定义为:肺部小于等于3厘米的局限性实质性密度增高影。3厘米以上就不叫结节了,那是肿块。肺结节可以是良性的,比如炎症留下的疤,也可能是恶性的,比如早期肺癌。
问题就在于:它到底是哪一种?
这就像买彩票——虽然大多数是“安慰奖”,但总有人中了大奖。而肺结节的“大奖”,就是癌变。

很多人觉得得肺癌的人是不会有症状的,尤其早期。但身体的警报早就响了,只不过你没听懂。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很多隐藏的小毛病容易“浮出水面”。下面这4个睡觉时的表现,可能正是肺结节悄悄癌变的“前兆”:
一、晚上咳嗽频繁,尤其是干咳不止大多数人以为咳嗽就是感冒,喝点热水、多穿点衣服就好了。但如果你发现自己夜里咳得特别厉害,而且是干咳,没有痰,白天还不太明显,这就要警惕了。
临床上我遇到一个60多岁的老农,晚上咳得连觉都睡不好,白天却像没事人一样。一查,肺结节变大了,边缘毛糙,已经进入恶性可能比较高的阶段。

干咳是因为肺部某些区域已经受到瘤体刺激,刺激了咳嗽反射弧,但早期没有痰,容易被忽视。
二、夜间盗汗,尤其出汗不对称有些人说:“我睡觉出汗,是体虚。”这话对了一半。如果你是全身出汗,那可能是虚证;但如果你总是半边出汗,尤其是胸背部出汗明显,就要留心肺的异常了。
肺部肿瘤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炎性因子和代谢废物,这些物质会刺激植物神经系统紊乱,导致出汗异常。尤其是夜间,体温调节失衡,汗液分泌不受控制。
我曾诊过一个来自贵州山区的阿姨,她说自己每晚都“冒虚汗”,背心湿透,还以为是更年期。结果CT一查,右肺上叶的结节已经3.2厘米,边缘毛刺明显。

很多人以为胸闷是心脏的问题,其实肺部出事,同样会有这个表现。尤其是睡着后突然憋醒、喘不上气,或者一躺下就觉得呼吸费劲,这往往和肺部病变有关。
肺结节在靠近气管或支气管的位置时,会轻度压迫气道,在体位变化时更为明显。尤其是侧卧时,压迫感增强,从而引起气短感。
四、夜间频繁咳血丝或咽喉有铁锈味这一点最容易被忽略。有些人早上起来刷牙的时候,发现牙刷上有点红色,以为是牙龈出血。可仔细一看,颜色像铁锈,带点腥味,其实是肺部渗血。

早期肺癌或者恶性肺结节,可能侵犯血管,造成毛细血管破裂,咳出血丝。如果你在夜间咳嗽时有这种情况,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我曾遇到一位七十岁的东北大爷,他说自己“咳出点红,像吃了红枣吐出来”,结果检查显示,肺下叶的结节已经有癌变倾向。
肺结节是怎么一步步变“坏”的?肺结节的癌变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
最初可能是炎症后残留,慢慢转变为高密度结节,然后出现毛刺、分叶、胸膜牵拉等高危影像特症,最后演变为恶性肿瘤。
这个过程中有几个“拐点”:

结节直径超过8毫米
密度从磨玻璃变成实性
边缘出现毛刺或分叶
生长速度加快,半年内体积成倍增长
PET-CT代谢活跃(SUV值升高)
这些都是癌变的“预警灯”,一旦亮起,就不能再观望了。
为什么肺结节越来越多了?罪魁祸首有这几样!现在的体检报告,十个里面有三四个写着“肺结节”,很多人都在纳闷:以前怎么没听说这么多?
其实不是结节多了,而是检查手段先进了,特别是低剂量螺旋CT的普及,让很多以前看不清的小结节暴露了出来。

但除此之外,肺结节真正增多,也和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空气污染:北方冬天烧煤取暖、南方工业排放,PM2.5浓度高,对肺部刺激大。
吸烟:不光是自己抽,哪怕你不抽,长期吸“二手烟”也中招。
职业暴露:煤矿工人、装修工、电焊工等接触粉尘、石棉的机会多。
慢性肺炎、结核史:这些病灶常常留下“痕迹”,形成良性结节。
免疫力下降:老年人、糖尿病、长期疲劳的人更容易肺部“出事”。

虽然医生有一套复杂的影像评分系统,但我们普通人可以用一句口诀来记:
“大、实、糙、快、亮”五字诀:
大:结节直径越大,风险越高,特别是超过1厘米。
实:从磨玻璃变成实性结节,说明密度在增强。
糙:边缘毛刺、分叶、棘突,提示恶性可能。
快:生长迅速,几个月内体积翻倍。
亮:PET-CT检查代谢活跃,SUV值高。

1. 每年查一次低剂量胸部CT,尤其是50岁以上、有吸烟史的人群;
2. 戒烟,避免二手烟暴露,家里装空气净化器;
3. 多吃抗氧化的蔬果如胡萝卜、番茄、绿茶;
4. 保持作息规律,不熬夜,增强免疫力;
5. 学会中医“拍打肺经”,早晚用掌心从腋下到大拇指方向拍打10分钟,促进肺气流通;
6. 肺结节稳定者可服用中药调理,三个月为一个周期,定期复查;

7. 不迷信“抗癌网红药”,不随便补肺养肺,别让“补”变成“堵”;
写在最后的一点肺腑之言人这一生,最怕的不是得病,而是明明身体已经“报警”,却装作没听见。肺结节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对它“视而不见”。
夜里咳嗽、出汗、气短、咳血,这些症状就像是“夜猫子”敲门,不理它,它可能就闯进来了。请健康这件事,从来都是“早知道”比“后悔药”更靠谱。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