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70年,春华秋实。这短短的70年间,沧海桑田;70年间,岁月如歌。50、60、70、80、90、00后年夜饭的区别,如同历史的年轮,刻画出了新中国的成长与蜕变。

不信你瞧,改革开放之前,年夜饭上虽有一桌亲情,但却未必有满桌的美味。看看如今这满桌山珍海味,年年有余的大鱼大肉,你会发现,原来改革开放之前的年夜饭,是如此“大材小用”~
>>以时间为坐标,将年夜饭一网打尽
还有人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年夜饭么?那时,一家人凑在一起,围桌而坐,或打牌、或吃年糕,那是怎样的热闹和欢愉!
如今年夜饭再不同以往,家家户户开始追求高端大气上档次。年夜饭是怎样从油盐酱醋,变成了山珍海味、珠光宝气?咱们不妨从时间的坐标轴来探个究竟~
>>看一辈人做年夜饭,都有怎样的不同?
(一)50年代,年夜饭象征新中国的开始

在历史的长河中,年夜饭从来都不是单一的存在。足够长的时间跨度一对比,年夜饭的不同不仅仅是菜肴的变化,更是对时代精神的诠释。
50年代,年夜饭象征着新中国的刚刚开始。或许饭菜简单,但团聚喜庆才是王道。此时的年夜饭,一家人的团聚比什么山珍海味都珍贵!
(二)60年代,年夜饭体现了集体主义精神

和50年代年夜饭专注于个人团聚不同,60年代的年夜饭已渐渐融入了集体主义的精神。在此时期,百姓们开始互相照顾、互相关心。
在这个年代,人们的生活逐渐好起来了。菜肴也逐渐丰富:一席年夜饭,或糖醋排骨、番茄炒蛋,或年糕、八宝饭,虽不华丽,但自有一番乐趣。
(三)70年代,年夜饭简朴却格外开心

70年代是物资匮乏的年代,那时候的年夜饭上也许没有满桌的山珍海味,但却有满满的家常味。一碗饺子、包子,简单却温暖。
虽比不过后来的年夜饭丰富,但70年代的年夜饭却最珍贵。虽荤素不均,但有一家人的陪伴;虽粗茶淡饭,但有年年的团圆。
(四)80年代,年夜饭丰富多彩,春晚首次出现

来到八九十年代,年夜饭已然变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个时代的年夜饭也丰富多彩,鱼肉荤菜一应俱全。
更重要的是,这个时代是改革开放初期,春晚首次在此时播出!从此,春晚和年夜饭便成为了每家每户都要进行的固定节目。
(五)90年代,年夜饭最是让人怀念

之后到了90年代,年夜饭成了人们最怀念的时光。那个时候的年夜饭,家家户户不约而同地会做出 醋溜土豆丝、香煎带鱼。
到了年夜饭上,还会看见 白菜、年年有余的年年菜,豆腐、平安无事的平安豆腐,鸡、吉祥如意的吉祥鸡,饺子、发财万事等,这年夜饭上的愿望比现在还多!
(六)00年代,年夜饭以酒店聚餐为主流

到了2000年以后,年夜饭的形式开始逐渐转向酒店聚餐。这个时候的年夜饭与以前有了不小的变化,许多家庭已经开始选择在酒店包厢聚餐。
有人对此感到惋惜,认为年夜饭该在家里,才有家的感觉。但酒店年夜饭的优势也很明显, 菜品丰富、服务到位,更适合大家庭聚餐~

在餐桌上,年夜饭的变化最明显;在春节这个体系内,年夜饭的变化也不少。比如,以往的春节虽然物质匮乏,但大家对春节的期待感很强,而如今的春节物质丰富但人们却对春节的期待感越来越低。
难道是因为年夜饭的鸳鸯锅、火锅等太过平常?这赛过春晚的年夜饭,究竟还藏着怎样的秘密?快继续看下去~

<第一章>年夜饭从淡到浓,背后的故事不少
NO.1早期的年夜饭油盐酱醋,反倒是最朴素

改革开放前的年夜饭虽不够丰富,却非常朴素,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远不如现在丰富多彩。
油盐酱醋就是年夜饭上和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味道。正如许多长辈的回忆:那个年代的年夜饭, 面条的长短、饺子的皮薄馅实都能看出主人家的手艺,充满了生活气息。
NO.2改革开放后,年夜饭上菜名更讲究

而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夜饭的菜肴也日趋丰富,很多地方还会讲究年夜饭上的菜名。
比方说,年夜饭上来个 “红烧肉”,不仅是因为其颜色红,还寓意着红红火火;“清蒸鱼”寓意年年有余;“年年高”寓意步步高升;“百合蒸虾”寓意百事可解……
NO.3现在的年夜饭大丰收,菜名更夸张

如今的年夜饭上更是丰盛异常!很多家庭的年夜饭早就突破了传统的菜肴,点上大龙虾、松茸、鲍鱼、翡翠虾等高价菜肴的比比皆是~
不仅菜品丰富,菜名也很“夸张”。 什么“鲍汁鸡”、“龙虾大宴”、“镇店之宝海鲜”,听起来比电视节目中还热闹呐!
<第二章>年夜饭的异化与商业化现象并存
(一)年夜饭异化,已有不少人选择吃快餐

年夜饭也并非一成不变的,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的人越来越少了。更多家庭会选择在外面吃快餐, 如汉堡、炸鸡、披萨等快餐。
但快餐与年夜饭毕竟有着太多的不同: 快餐的营养价值低,食用方式快,但并没有家里的年夜饭更温暖、更有仪式感。
(二)年夜饭商业化,酒店年夜饭成为新时尚

在外面吃快餐的同时,酒店年夜饭也悄然兴起,一些家庭会选择在酒店聚餐。酒店年夜饭普遍是以套餐的方式。
这样的年夜饭就很奇怪了, 有的家庭花500元点一桌年夜饭,可能还不够自己做的;有的家庭为了体验年夜饭的仪式感,花5000元点一桌年夜饭,菜品还是做的更好吃。
<第三章>年夜饭的变与不变,跟着变动吧
(1)年夜饭的变:新型年夜饭出现在网络中

不过,年夜饭的变化不只在餐桌上,还出现在了网络中。各种年夜饭挑战赛、年夜饭PK赛等层出不穷。
“谁的年夜饭更丰盛”、“谁的年夜饭更创意”……这样的网络年夜饭挑战赛逐渐成为了年轻人的新年夜饭传统!
(2)年夜饭的不变:年夜饭上必须有这几道菜

不过不论岁月如何更迭,这些年夜饭小主打始终不变: 如红烧肉、香菇菜心、清蒸鱼、莲藕山药、奶奶做的腊八蒜等。
尤其是腊八蒜, 用醋泡的大蒜,寓意着封住一年的财,开春吃腊八蒜,能去邪,祈求旺一年的财运。
(3)年夜饭的美好:餐桌上、家人间的陪伴

当然,不管年夜饭如何变,年夜饭的美好和幸福感都是不变的。 团圆、陪伴、祝福,年夜饭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起点。
和奶奶一起包饺子、和爸爸一起切菜,和妈妈一起做年夜饭……餐桌对咱们来说不只是一个吃饭的地方,更是一个团圆和家庭的地方~

从50年代到00年代,年夜饭的变化如同这70年间的历史,饱含着太多的故事。年夜饭可以作为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的窗口,咱们从年夜饭看到了不同的年代、不同的人民。
如今年夜饭的山珍海味,时代的物质丰富已不再是新鲜事,一些年轻人对春节的期待都越来越低,那咱们该如何重塑节日文化?
虽说现在的年夜饭已经不再是平常人家的日常,但年夜饭的文化、情感、仪式感依旧在。年夜饭早已不单是吃吃喝喝,更是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农历年是时间的节点,年夜饭是岁月的坐标。年年有余的年夜饭上,咱们要满怀对未来的期待,一起见证中国的下一个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