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兴衰记(12)——富争议的尤利安与最后的统一

盛唐魂 2021-02-25 13:23:28

尤利安(361~363年在位)教会史称“背教者”

尤利安是后世评价具有争议的罗马帝王之一。他是君士坦丁王朝第一位帝王君士坦提乌斯一世的孙子,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的堂弟。其父是君士坦丁大帝的异母兄弟。

君士坦丁大帝去世后,诸王子陷入王位争斗中,君士坦提乌斯二世掌权后,杀害尤利安家族大部族人,只剩下尤利安与异母兄长加卢斯逃得一劫,尤利安在被流放中长大。

尤利安早年接受严格的阿里乌派基督教教育,成人后结束流放生活,又学习了新柏拉图派哲学。

公元351年,君士坦斯被杀后,尤利安的兄长加卢斯被君士坦提乌斯二世任命为恺撒,354年因残暴统治的罪名被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处决。其后尤利安被任命为“西方的恺撒”(副帝),与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共治帝国,但其实是听命于君士坦提乌斯二世。

公元355至360年间,尤利安管理罗马帝国高卢地区,以一介书生出人意料地展现军事才能,成功平定战乱、收复殖民地,并在领地减轻税赋,治理经济。

公元360年,君士坦提乌斯二世东方战事不利,征调尤利安麾下高卢部队前往亚洲,而已经效忠尤利安的高卢军队拒绝接受命令,导致哗变,直接拥立尤利安为帝王。

鉴于兄长加卢斯的前车之鉴,尤利安深惧君士坦提乌斯二世会加害于己,犹豫后接受了军队的推举,与君士坦提乌斯二世正式决裂。

罗浮宫的尤利安帝王雕像

正当内战一触即发时,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却因病去世,遗命中承认了这位君士坦丁家族最后的男丁为王位继承人。

尤利安在位一年零八个月便战死沙场,但其作为却给后世留下深刻的教训。

尤利安继位伊始便宣布自己脱离基督教,改信多神教,一反君士坦丁大帝以来的宗教政策,重新扶持多神教,因而被教会史称为“背教者”。

史学家对尤利安“背教者”的称号存在争议,因为“背教”的含义是曾经信教,后来背叛,但没有史实证明其正式入过基督教。但从尤利安的成长经历中可以得知,他十八岁成年前,曾接受严格的基督教阿里乌派的教育,这期间他很有可能受洗入教,甚至有史料称他一出生即受洗。

尤利安的宗教政策不仅遭到基督徒的激烈反对,同时也不得多神教的人心,因为他所信奉的教派是多神教中一个小教派,以神秘、奢华的祭奠仪式著称。

君士坦丁大帝时期虽然扶植基督教,却也未曾迫害其它宗教,而他的继任者们却开始打破这种和平。当时不仅其他宗教,即使是基督教内部也是教派繁多,一派得势即宣布其它派为异端,并加以迫害。

尤利安即位后,宣布宗教信仰自由,称各教派享有同等地位,包括异教等多神信仰。但由于他本人信仰罗马传统的多神教,因此他大力扶植多神教,打击已经在罗马占主导地位的基督教。这就是史称的四世纪异教复兴运动。

尤利安的宗教政策导致各宗教各教派间的矛盾加剧,开始互相攻击,甚至仇杀。有史学家猜测,帝王的战死有可能是军队里怨恨他的基督徒所为。

尤利安对波斯的战事也为后世所争议。为收复失地,尤利安调集帝国各地区庞大的军队进行征讨,虽然战事顺利时曾打到敌方首都泰西封城下(即萨珊王朝的首都),缴获敌国大量战利品。后在战事失利撤回罗马的途中,罗马军与波斯追击的大军遭遇,虽然罗马军大胜,但帝王也因身中标枪,失血过多而亡。

尤利安没有后代,死前也未指定接班人,他在遗言中说明原因:“我的抉择可能考虑不够明智。要是无法获得军队的同意,我的推荐可能会危及他的性命。”

尤里安是罗马帝国最后一位多神教信仰的帝王。因他对希腊哲学的热爱,后世冠以他与马克‧奥勒留一样“哲学家帝王”的称号。

尤利安远征波斯路线

尤利安死后,军队推举他的近卫队长约维安为帝王。

约维安为尽快脱离战事,赶回君士坦丁堡寻求元老院的支持以确认王位,放弃了之前战役所取得的战果,与波斯订立停战和约,将罗马已经攻占的两河流域领土让予波斯,并放弃亚美尼亚地区的宗主权。

后世有评论说,波斯军在与罗马军交战中受到重创,无力再战,约维安不该放弃已经到手的战果。

约维安是基督徒,他在位期间,废除尤利安的宗教政策,恢复在前朝受到打压的基督教活动,也恢复被尤利安反对的三位一体教义为官方支持的正统教义,阿里乌教派从此在罗马帝国境内失去影响力。

公元364年,约维安继位八个月后,中毒死亡。

虽然被列为君士坦丁王朝的最后一任帝王,但约维安并未有君士坦丁家族血缘。

瓦伦提尼安王朝(364~394年)和狄奥多西王朝(379~395年)

瓦伦提尼安王朝

瓦伦提尼安王朝有四位皇帝:瓦伦提尼安一世、其弟瓦伦斯、瓦伦提尼安一世的两个儿子:格拉提安及瓦伦提尼安二世。

瓦伦提尼安一世(Valentinian 364年~375年在位 西帝)

瓦伦斯(Valens 364年~378年在位 东帝)

约维安死后,军队推举尤利安和约维安的部将瓦伦提尼安和其弟瓦伦斯继皇帝位。瓦伦提尼安治理西部帝国,瓦伦斯治理东部。

公元367年,瓦伦提尼安宣布其子格拉提安为共治帝。瓦伦提尼安在位期间一直专注于抗击外敌对罗马帝国的入侵。在高卢边境修建防御工事、击败阿拉曼人对高卢和日耳曼的入侵、派遣步兵主将塞维鲁挫败了几次盎格鲁人的海上侵略行动、派遣将领狄奥多西(狄奥多西一世之父)打败从不列颠北部入侵的皮克特人,将其赶回哈德良长城以北,恢复了不列颠的安宁。

374年,夸迪人入侵罗马帝国,瓦伦提尼安率军迎战,但因血管爆裂暴毙于军中。帝国西部由其子格拉提安统治。

东帝瓦伦斯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即位后立即发动针对波斯萨珊王朝的战争,但此时国内却发生叛乱,前朝皇帝尤利安的亲戚普罗科皮乌斯发动叛乱,局势曾一度相当糟糕,最后在埃及等地援军的帮助下,瓦伦斯扭转局势,平息了叛乱,与萨珊王朝的战争,最后也以波斯求和结束。

公元375年,西哥特人因受到匈奴人的入侵而大举迁入罗马帝国。

早在公元一世纪,被大汉王朝击败的匈奴人被迫西迁后,自史书中销声匿迹。公元三世纪,匈奴人于欧洲现身,开始大肆扩张。

被匈奴人打败的东哥特人开始驱赶西哥特人,而失去家园的西哥特人则派出使者拜见瓦伦斯皇帝,声称有20万哥特人希望移民巴尔干半岛。瓦伦斯接受了西哥特人的请求,期望能用哥特人来充实军队、并作为帝国的屏障。

但事态很快失去控制,大量的数以百万计的西哥特人源源不断涌入多瑙河流域,当地的罗马政权很快失去对他们的控制。公元377年,一场大规模的哥特人暴动发生了。

378年,在一系列战事失利后,瓦伦斯皇帝御驾亲征,在哈德良堡战役中,他所率领的罗马帝国精锐部队被西哥特人彻底击败。瓦伦斯受伤后困在一间茅草屋中,被赶来的哥特人一把火烧死。

巴尔干半岛位于亚得里亚海和黑海之间的陆地

格拉提安(Gratianus 375年~383年在位)

公元367年,8岁的格拉提安被其父瓦伦提尼安一世任命为奥古斯都,375年,瓦伦提尼安一世去世,17岁的格拉提安即位。

因有军队支持他年仅4岁的同父异母弟弟瓦伦提尼安二世,格拉提安便同意将帝位与弟弟共享,将意大利、北非和伊利里亚西部交给瓦伦提尼安二世统治,自己则统治高卢、西班牙和不列颠。

公元377年,帝国东部发生西哥特人暴乱,格拉提安在击败入侵高卢的阿勒曼尼人后,赶往东部支援,可惜为时已晚,帝国军在哈德良堡战役中失利,皇帝瓦伦斯战死。为平息西哥特人之乱,格拉提安册立狄奥多西一世为奥古斯都,治理帝国东部,并与西哥特人签订盟约,哥特人可以以同盟的身份在罗马定居并且加入罗马军队。

公元383年,格拉提安被不列颠的反叛将领马克西姆斯的手下杀害。

格拉提安在位时,在他的首席顾问米兰的主教安波罗修(Ambrosius)的影响下,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抑制基督教之外的宗教。如:拆毁元老院的胜利女神祭坛;强占异教祭司和维斯塔贞女的收入,并禁止遗赠地产给予他们;没收祭司学院的财产,取消异教祭司的特权和豁免权等等,为后来的“狄奥多西诏书”做了铺垫。

格拉提安死后,瓦伦提尼安二世曾与马克西姆斯有过一段时间的妥协。公元387年,马克西姆斯再次入侵意大利,瓦伦提尼安二世与他实际掌权的母亲被迫出逃至狄奥多西处。

狄奥多西以拥戴瓦伦提尼安二世复位为名,出师征讨马克西姆斯,击败并处死他,名义上恢复了瓦伦提尼安二世的皇位。此后,瓦伦提尼安二世被安置在远离意大利本土的高卢小镇维也纳,皇权被架空。

公元392年,瓦伦提尼安二世被发现吊死在宫中。

瓦伦提尼安二世死后,狄奥多西一世成为帝国唯一的皇帝,他也是罗马最后一任统一帝国的皇帝。

0 阅读:274